下列表示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其中表示的元素屬于第三周期的元素的是
A.1s22s1 B.1s22s22p5 C.1s22s22p63s2 D.1s22s22p63s23p64s1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將pH=3的鹽酸a L分別與下列三種溶液混合后,混合液均呈中性
①b L 1×10-3mol·L-1的氨水、赾 L cOH-)=1×10-3mol·L-1的氨水、踕 L cOH-)=1×10-3mol·L-1的BaOH)2溶液,其中a、b、c、d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b>a=d>c B.a=b>c>d
C.a=b>d>c D.c>a=d>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環(huán)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無色溶液中:K+、Fe2+、SO、CO
B.存在較多Fe3+的溶液中:Na+、Cl-、SO、H+
C.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水·c(OH-)水=10-24的溶液中:NH、Cl-、CO、F-
D.能使pH試紙變紅的溶液中:K+、S2-、CO、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X、Y不同周期,Y與Z同主族,Z2-與Ar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上四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W>Z>Y>X
B.Z、W的陰離子的還原性:Z>W
C.X分別與Y、Z形成的簡單氣態(tài)化合物的熱穩(wěn)性:Y<Z
D.Z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H—H鍵能為436kJ·mol-1,N—H鍵能為391kJ·mol-1,根據(jù)化學(xué)方程式:N2+3H22NH3,1mol N2與足量H2反應(yīng)放出的熱量為92.4kJ·mol-1,那么N≡N鍵的鍵能是( )
A.431kJ·mol-1 B.945.6kJ·mol-1 C.649kJ·mol-1 D.89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有以下四種氣體:①6.72 L CH4、3.01×1023個HCl分子 ③13.6 g H2S ④0.2 mol NH3。
(1)物質(zhì)的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______。
(2)體積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實驗室用下列方法測定某水樣中O2的含量。
(1)實驗原理
用如圖所示裝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2在堿性條件下將Mn2+氧化成MnO(OH)2,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用I-將生成的MnO(OH)2還原為Mn2+,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MnO(OH)2+2I-+4H+===Mn2++I2+3H2O。然后用Na2S2O3標(biāo)準(zhǔn)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I2+2Na2S2O3===2NaI+Na2S4O6。
(2)實驗步驟
①打開止水夾a和b,從A處向裝置內(nèi)鼓入過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②用注射器抽取某水樣20.00 mL從A處注入錐形瓶;
③再分別從A處注入含m mol NaOH溶液及過量的MnSO4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關(guān)閉a、b,將錐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蕩;
⑤打開止水夾a、b,分別從A處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
⑥重復(fù)④的操作;
⑦取下錐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_______作指示劑;
⑧用0.005 mol·L-1 Na2S2O3滴定至終點。
(3)數(shù)據(jù)分析
①若滴定過程中消耗的Na2S2O3標(biāo)準(zhǔn)溶液體積為3.90 mL,則此水樣中氧(O2)的含量為________(單位:mg·L-1)。
②若未用Na2S2O3標(biāo)準(zhǔn)溶液潤洗滴定管,則測得水樣中O2的含量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③實驗要求加入適量的H2SO4使溶液接近中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