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已知A(g)+B(g)?C(g)+D(g)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和溫度的關(guān)系如下:
溫度/℃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數(shù)1.71.11.00.60.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frac{c(C)•c(D)}{c(A)•c(B)}$;△H<0(選填“>”、“<”或“=”).
(2)830℃時,向一個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測得反應初始至6S內(nèi)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2mol•L-1•S-1,則6S時c(A)=0.028 mol•L-1;C的物質(zhì)的量為0.06mol.
(3)在與(2)相同的溫度、容器及A、B配比下反應經(jīn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此時A的轉(zhuǎn)化率為80%;保持溫度、容器不變,再向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此時A的轉(zhuǎn)化率為80%;如果這時向該密閉容器中再充入1mol氬氣,則平衡時A的轉(zhuǎn)化率不變(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4)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的依據(jù)為ce(填正確選項的字母).
a.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
c.c(A)不隨時間改變
d.單位時間里生成C和D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e.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amolA的同時,消耗amolB
(5)1200℃時反應C(g)+D(g)?A(g)+B(g)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2.5.

分析 (1)平衡常數(shù)是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之積比上反應物濃度冪之積;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小,所以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2)根據(jù)△c=v△t計算△c(A),A的起始濃度-△c(A)=6s時c(A);
根據(jù)△n=△cV計算△n(A),再根據(jù)方程式計算C的物質(zhì)的量;
(3)設平衡時A的濃度變化量為x,利用三段式表示平衡時各組分的平衡濃度,代入平衡常數(shù)列方程計算x的值,再根據(jù)轉(zhuǎn)化率定義計算;保持溫度、容器不變,再向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相當于給原平衡體系加壓,所以此時A的轉(zhuǎn)化率不變;體積不變,充入1mol氬氣,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的濃度不變,變化不移動,A的轉(zhuǎn)化率不變;
(4)根據(jù)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zhì)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fā)生變化,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
(5)同一反應在相同溫度下,正、逆反應方向的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

解答 解:(1)已知A(g)+B(g)?C(g)+D(g)反應,平衡常數(shù)K=$\frac{c(C)•c(D)}{c(A)•c(B)}$;由表可知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小,所以△H<0,故答案為:K=$\frac{c(C)•c(D)}{c(A)•c(B)}$;<;
(2)反應初始6s內(nèi)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2mol•L-1•s-1,則6s內(nèi)△c(A)=0.002mol•L-1•s-1×6s=0.012mol/L,A的起始濃度為$\frac{0.2mol}{5L}$=0.04mol/L,故6s時時c(A)=0.04mol/L-0.012mol/L=0.028mol/L,
故6s內(nèi)△n(A)=0.012mol/L×5L=0.06mol,由方程式可知n(C)=△n(A)=0.06mol,故答案為:0.028;0.06;
(3)設平衡時A的濃度變化量為x,則:
                         A(g)+B(g)?C(g)+D(g)
開始(mol/L):0.04      0.16         0           0
變化(mol/L):x            x            x           x
平衡(mol/L):0.04-x  0.16-x       x           x
故$\frac{{x}^{2}}{(0.04-x)(0.16-x)}$=1,解得x=0.032
所以平衡時A的轉(zhuǎn)化率為$\frac{0.032mol/L}{0.04mol/L}$×100%=80%,
保持溫度、容器不變,再向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相當于給原平衡體系加壓,所以此時A的轉(zhuǎn)化率不變,仍為80%,
體積不變,充入1mol氬氣,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的濃度不變,變化不移動,A的轉(zhuǎn)化率不變?yōu)?0%,
故答案為:80%;80%;不變;
(4)a.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壓強始終不變,故壓強不隨時間改變,不能說明到達平衡,故a錯誤,
b.混合氣體的總質(zhì)量不變,容器的容積不變,故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故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不能說明到達平衡,故b錯誤,
c.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不發(fā)生變化,故c(A)不隨時間改變,說明到達平衡,故c正確,
d.單位時間里生成C和D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都表示正反應速率,反應始終按1:1生成C、D的物質(zhì)的量,不能說明到達平衡,故d錯誤,
e.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amolA等效于生成amolB的同時消耗amolB,達平衡狀態(tài),故e正確;
故答案為:ce;
(5)同一反應在相同溫度下,正、逆反應方向的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故1200℃時反應C(g)+D(g)?A(g)+B(g)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frac{1}{0.4}$=2.5,
故答案為:2.5.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平衡常數(shù)計算、化學反應速率、平衡狀態(tài)判斷,難度中等,注意化學平衡狀態(tài)判斷,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是金屬鎂和鹵素反應的能量變化圖(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298K時的穩(wěn)定狀態(tài)).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
A.Mg與F2反應放熱最多
B.MgF2(s)+Br2(l)═MgBr2(s)+F2(g)吸熱
C.MgBr2與Cl2反應放熱
D.化合物的熱穩(wěn)定順序:MgI2>MgBr2>MgCl2>Mg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少量雜質(zhì),能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并借助于分液漏斗除去雜質(zhì)的是( 。
A.苯中含有少量甲苯B.乙醇中含有少量乙酸
C.溴苯中含有少量苯D.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鐵、鋅、鎳、鉻及其合金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用途越來越廣泛.
(1)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Ⅶ族,基態(tài)鐵原子有26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
(2)鎳可與CO形成配合物Ni(CO)n,CO分子中σ鍵與π鍵的個數(shù)比為1:2;該配合物中原子Ni的價層電子總數(shù)為18,則n=4,該配合物的熔點是170℃,則Ni(CO)n 屬于分子
(3)在鉻的摧化作用下,乙醇可被空氣氧化為乙醛(CH3CHO),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是
sp2和sp3,乙醛分子中H-C=O的鍵角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醇分子中的H-C-O的鍵角.乙醇和乙醛均極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乙醛、乙醇均能與水形成分子間氫鍵.
(4)立方NiO晶體結(jié)構(gòu)類似于NaCl,則Ni2+填入O2-構(gòu)成的正八面體空隙(填“正四面體”、“正八面體”、“立方體”或“壓扁八面體”).其晶胞邊長為ɑ pm,列式表示NiO晶體的密度為$\frac{300}{{N}_{A}•{a}^{3}}×1{0}^{30}$g/cm3(不必計算出結(jié)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C(s)+H2O(g)═CO(g)+H2(g)的△H>0,△S>0
B.鉛酸蓄電池放電時,負極質(zhì)量減少,正極質(zhì)量增加
C.向Na2S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后,溶液中c(Na+)/c(S2- )減少
D.向平衡體系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中,加少量濃硫酸,乙酸轉(zhuǎn)化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鐵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應用廣泛,研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應用意義重大.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高爐煉鐵過程中會發(fā)生如下反應:
FeO(s)+CO(g)═Fe(s)+CO2(g)△H1
Fe2O3(s)+$\frac{1}{3}$CO(g)═$\frac{2}{3}$Fe3O4(s)+$\frac{1}{3}$CO2(g)△H2
Fe3O4(s)+4CO(g)═3Fe(s)+4CO2(g)△H3
Fe2O3(s)+3CO(g)═2Fe(s)+3CO2(g)△H4
則△H4的表達式為△H2+$\frac{2}{3}$△H3(用含△H1、△H2、△H3的代數(shù)式表示).
(2)上述反應在高爐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各階段主要成分與溫度的關(guān)系如下:
溫度250℃600℃1000℃2000℃
主要成分Fe2O3Fe3O4FeOFe
1600℃時固體物質(zhì)的主要成分為FeO和Fe,該溫度下若測得固體混合物中.
m(Fe):m(O)=35:2,則FeO被CO還原為Fe的百分率為80%(設其它固體雜質(zhì)中不含F(xiàn)e、O元素).
(3)鐵等金屬可用作CO與氫氣反應的催化劑.已知某種催化劑可用來催化反應CO(g)+3H2(g)?CH4(g)+H2O(g)△H<0.在T℃,106Pa時將l mol CO和3mol H2加入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實驗測得CO的體積分數(shù)x(CO)如表:
t/min01020304050
x(CO)0.250.230.2140.2020.1930.193
①能判斷CO(g)+3H2(g)?CH4(g)+H2O(g)達到平衡的是bd(填序號).
a.容器內(nèi)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c.v(CO)=3v(H2)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發(fā)生變化
②達到平衡時CO的轉(zhuǎn)化率為37.1%;
③圖表示該反應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guān)系.圖中溫度T1、T2、T3由高到低的順序是T3>T2>T1,理由是正反應放熱,在相同壓強下,溫度降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某;瘜W實驗興趣小組在“探究物質(zhì)的氧化性”的系列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蕩后溶液呈黃色.
(1)提出問題:Fe3+、Br2誰的氧化性更強?
(2)猜想
①甲同學認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實驗現(xiàn)象不是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含Br2(填化學式或離子符號,下同)所致.
②乙同學認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實驗現(xiàn)象是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含F(xiàn)e3+所致.
(3)設計實驗并驗證
丙同學為驗證乙同學的觀點,選用下列某些試劑設計出兩種方案進行實驗,并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證明了乙同學的觀點確實是正確的.供選用的試劑:
A.酚酞試液        B.四氯化碳        C.無水酒精  D.硫氰化鉀溶液
請寫出丙同學的一種方案,選用的試劑及實驗現(xiàn)象填在下表空格中.(試劑填序號)
選用試劑實驗現(xiàn)象
方案①d或b②溶液變成血紅色或下層的四氯化碳溶液依然無色
(4)應用與拓展
①在少量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4Br-+3Cl2═2Fe3++2Br2+6Cl-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標準狀況),溶液中有$\frac{1}{3}$的Br-被氧化成單質(zhì)Br2,則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2.有A、B兩種烴,它們的組成相同,都約含85.7%的碳,烴A對氫氣的相對密度是28;烴B式量比空氣的平均式量稍小,且實驗式與A相同,烴A、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根據(jù)以上實驗事實回答問題.
(1)推斷A、B兩烴的化學式.AC4H8;BC2H4
(2)A、B中A(填“A或B”)存在同分異構(gòu)體,寫出與其同類別物質(zhì)的同分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2
(3)寫出B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反應類型:加成反應
(4)寫出實驗室制取B的化學方程式:CH3CH2OH$→_{170℃}^{濃硫酸}$CH2=C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德國人發(fā)明了合成氨反應,其原理為:N2(g)+3H2(g)?2NH3(g);已知298K時,△H=-92.4kJ•mol-1,在500℃,20Mpa時,將氮氣和氫氣通入到體積為2升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過程中各種物質(zhì)的量變化如右圖所示.
(1)10分鐘內(nèi)用氨氣表示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NH3)=0.005mol/(Lmin)
(2)在10-20分鐘內(nèi)氨氣濃度變化的原因可能是AB(填空題)
A.加了催化劑 B.縮小容器體積
C.降低溫度 D.增加NH3物質(zhì)的量
(3)N2(g)+3H2(g)?2NH3(g);該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C(填字母)
A.3v(H2)=2v(NH3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隨時間變化
C.容器內(nèi)的壓強不再隨時間而變化
D N2、H2、NH3的分子數(shù)比為1:3:2
E.單位時間生成nmolN2,同時生成3nmolH2
F amol 氮氮三鍵斷裂的同時,有6amol氮氫鍵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