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時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濃NaOH溶液清洗

B.分離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常用分液法

C.將氯化鋁溶液加熱蒸發(fā),最后可得到氯化鋁晶體

D.酸堿中和滴定時,錐形瓶需用待測液潤洗后,再加入待測液


【答案】B

【解析】A項中手上沾了苯酚,應用乙醇洗滌,不能用腐蝕性很強的濃NaOH溶液清洗;B項中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離;C項中將氯化鋁溶液蒸干,得到的是Al(OH)3;D項中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會使測量值偏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Q、R是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Y兩元素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之和均為0;Q與X同主族;Z、R分別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五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寫元素符號):                   

(2) X與Y形成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化合物的結構式:             

(3) 由以上某些元素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轉化關系

               

其中C是溶于水顯酸性的氣體;D是淡黃色固體。

寫出C的結構式              ;D的電子式                 

①如果A、B均由三種元素組成,B為兩性不溶物,則A的化學式為       

由A轉化為B的離子方程式                                    

②如果A由三種元素組成,B由四種元素組成,則A是        ,B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一定量的鋅與100mL 18.5mol/L濃硫酸充分反應后,鋅完全溶解,同時生成氣體A 33.6L(標準狀況).將反應后的溶液稀釋至1L,測得溶液的c(H+)=0.1mol·L-1,則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氣體A為SO2和H2的混合物

B.氣體A中SO2和H2的體積比為4:1

C.反應中共消耗Zn 97.5g

D.反應中共轉移3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滴定實驗時,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直接盛待測液

B.用100 mL量筒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Na2CO3溶液

C.用鉑絲蘸取少量某溶液進行焰色反應,若火焰呈黃色,則原溶液含有鈉鹽

D.某溶液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溶液含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所示的實驗方法、裝置或操作中正確的是   ( 。

A.干燥SO2                  B.實驗室制取并收集O2

C.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D.吸收氨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實驗原理或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焰色反應實驗中,鉑絲在蘸取待測溶液前,應先用稀硫酸洗凈并灼燒

B.做“鈉與水的反應”實驗時,應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燒杯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然后將綠豆大小用濾紙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屬鈉投入小燒杯中,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C.紙層析中,濾紙作為固定相,展開劑作為流動相

D.室溫下,含有CoCl2的干燥變色硅膠呈藍色,在潮濕的空氣中變粉紅色,放在干燥的空氣中又恢復為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討論甲、乙、丙、丁四種儀器裝置的有關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裝置:可用來證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強

B.乙裝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順利流下

C.丙裝置:用圖示的方法不能檢查此裝置的氣密性

D.丁裝置:先從①口進氣集滿二氧化碳,再從②口進氣,可收集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微粒含配位鍵的是(  )

①N2H5;②CH4;③OH;④NH4;⑤Fe(CO)3;⑥Fe(SCN)3;⑦H3O;⑧Ag(NH3)2OH

A.①②④⑦⑧      B.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⑥⑦⑧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