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時,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表所示,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錯誤的是
弱酸 | H2SO3 | HClO | H2CO3 |
Ka1 | 1.54×10-2 | 2.95×10-8 | 4.30×10-7 |
Ka2 | 1.02×10-7 |
| 5.61×10-11 |
A.氯水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HCO3- + H+ = H2O+CO2↑
B.NaAl(OH)4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Al(OH)4-+CO2 =Al(OH)3↓+ HCO3-
C.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 +H2O+CO2 = CO32- + 2HClO
D.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 CO32-+ H2O+ SO2 = SO32-+2HCO3-
C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電離常數(shù)可知酸性強弱順序是H2SO3>HSO3->H2CO3>HClO>HCO3-,則A.氯水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只有元素與碳酸氫鈉反應,即HCO3- + H+ = H2O+CO2↑,A正確;B.NaAl(OH)4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氫氧化鋁和碳酸氫鈉,即Al(OH)4-+CO2 =Al(OH)3↓+ HCO3-,B正確;C.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氫鈉,即ClO- +H2O+CO2 = HCO3- + HclO,C錯誤;D.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生成亞硫酸鈉和碳酸氫鈉,即2 CO32-+ H2O+ SO2 = SO32-+2HCO3-,D正確,答案選C。
考點:考查電離常數(shù)的應用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高一上學期期中練習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每空1分,共6分)
寫出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括號內(nèi)物質(zhì))所用的試劑,并寫出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
(1)NaOH溶液(Na2CO3) , 。
(2)NaCl溶液(MgCl2) , 。
(3)KCl溶液(CuSO4)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福建省第一學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
A.反應物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總能量時,該反應不能發(fā)生
B.稀的強酸與稀的強堿反應放出的熱量就是中和熱
C.由C(石墨)(s)→C(金剛石)(s);△H>0可行,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
D.在101kPa,25℃時,2g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kJ的熱量;氫氣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 O2(g)= 2H2O(1);△H=-285.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金屬鈦(Ti)性能優(yōu)越,被稱為繼鐵、鋁之后的“第三金屬”。工業(yè)上以金紅石為原料制取Ti的反應為
aTiO2 + bCl2+eCaTiCl4+eCO Ⅰ
TiCl4+2MgTi+2MgCl2 Ⅱ
關(guān)于反應Ⅰ、Ⅱ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①TiCl4在反應Ⅰ中是還原產(chǎn)物,在反應Ⅱ中是氧化劑;②C、Mg在兩個反應中均被還原;
③在反應Ⅰ、Ⅱ中Mg的還原性大于C,C的還原性大于TiCl4;
④a=1,b=e =2 ⑤每生成19.2 g Ti,反應Ⅰ、Ⅱ中共轉(zhuǎn)移4.8 mol e-。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可用來鑒別SO2和CO2氣體的試劑有
①澄清石灰水②氫硫酸③氯水④酸性高錳酸鉀⑤硝酸鋇溶液⑥紫色石蕊試液⑦品紅溶液
A.②③④⑤⑦ B.①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⑥⑦ D.②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衛(wèi)生部發(fā)出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chǎn)中添加過氧化鈣(CaO2)等食品添加劑。下列對過氧化鈣的敘述錯誤的是
A.CaO2具有氧化性,對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
B.CaO2和水反應時,每產(chǎn)生1 mol O2轉(zhuǎn)移電子2 mol
C.CaO2中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2∶1
D.CaO2和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aO2+2CO2 =2Ca 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遼寧省鞍山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A卷)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8分)下圖為長式周期表示意圖,請根據(jù)A~G元素所在位置回答下列問題。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C | D |
|
|
E |
|
|
|
|
|
|
|
|
|
|
|
|
| F |
|
|
|
|
|
|
|
|
|
| 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答題時需將代號A~G替換為相應的元素符號
(1)元素A與C可形成兩種分子C2A4與CA3,寫出C2A4的結(jié)構(gòu)式_______________。
(2)元素E與D能形成兩種化合物E2D2與E2D,寫出E2D2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
(3)元素A~G中,屬于過渡元素的是_________。
(4)元素B、F的非金屬性強弱關(guān)系為___________,設(shè)計實驗驗證此結(jié)論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遼寧省鞍山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A卷)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H2O2的電子式: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CO2的比例模型: D.原子核內(nèi)有20個中子的氯原子: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福州八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5種主族元素,其中A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元素B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3倍,D與A為同主族元素,元素C與E形成的化合物CE是廚房常用調(diào)味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C>D>B>A
B.A、D、E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增強
C.只含B元素的物質(zhì)一定是純凈物
D.化合物C2AB3的水溶液顯堿性,可用于洗去銅片表面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