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鈉過氧化氫加合物(xNa2SO4·yH2O2·zH2O)的組成可通過下列實驗測定:
①準確稱取1.77g樣品,配制成100.00 mL溶液A。
②準確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過濾、洗滌、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體0.582 5 g。
③準確量取25.00 mL溶液A,加適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MnO4溶液25.00 mL。回答下列問題:
(1)①不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會導致實驗結果的誤差。分析下列操作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偏小的是(請?zhí)钚蛱枺?u> :
A、在溶解過程中有少量液體濺出燒杯外
B、定容時仰視儀器上的刻度線
C、定容后,將容量瓶振蕩搖勻后,靜置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線
(2) ③中配好的KMnO4溶液置于 (“酸式”或“堿式”)滴定管,判斷滴定終點的實驗現(xiàn)象是
(3)通過計算確定樣品的組成 (寫出簡單計算過程)。
【知識點】化學實驗 計算 A3 J1 J5
【答案解析】
(1)AB(2)酸式;加最后一滴溶液,溶液由無色變成紫紅色,半分鐘不褪色
(3)(6分)硫酸鈉—過氧化氫加合物的化學式為2Na2SO4•H2O2•2H2O
解析:(1)在溶解過程中有少量液體濺出燒杯外會造成溶質量減少,A正確;定容時仰視儀器上的刻度線會使所配溶液體積偏大,濃度偏小,B正確;定容后,將容量瓶振蕩搖勻后,靜置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線,使原先所配溶液被稀釋,濃度偏小,C正確。
(2)KMnO4溶液有強氧化性,會腐蝕堿式滴定管的乳膠管,因此應該裝在酸式滴定管中,終點現(xiàn)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顏色由無色變?yōu)樽霞t色,而且半分鐘內不再變化。
⑶n(BaSO4)=0.5825g÷233g/mol=0.0025mol=n(Na2SO4),
根據2MnO4-+5H2O2+6H+=2Mn2++8H2O+5O2↑知n(H2O2)=2.5×0.02mol•L-1×0.025L/=1.25×10-3mol,m(Na2SO4)=142g•mol-1×2.50×10-3mol=0.355g,m(H2O2)=34g•mol-1×1.25×10-3mol=0.0425g,n(H2O)=(1.7700g×25/100-0.355g-0.0425g)÷18g•mol-1=2.50×10-3mol,x:y:z=n(Na2SO4):n(H2O2):n(H2O)=2:1:2,因此樣品的組成為2Na2SO4•H2O2•2H2O
【思路點撥】求樣品的組成即求個成分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氨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是氮肥工業(yè)、有機合成工業(yè)以及制造硝酸、銨鹽和純堿等的原料。
(1)以氨為燃料可以設計制造氨燃料電池,因產物無污染,在很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若電極材料均為惰性電極,KOH溶液作電解質溶液,則該電池負極電極反應式為 。
(2)在一定溫度下,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N2+3H22NH3。該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
A.3v(H2)正=2v(NH3)逆
B.單位時間生成m mol N2的同時消耗3m mol H2
C.容器內的總壓強不再隨時間而變化
D.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隨時間變化
E.a molN≡N鍵斷裂的同時,有6amolN—H鍵斷裂
F.N2、H2、NH3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3∶2
(3)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模擬工業(yè)合成氨的反應。在容積固定為2L的密閉容器內充入1molN2和3molH2,加入合適催化劑(體積可以忽略不計)后在一定溫度壓強下開始反應,并用壓力計監(jiān)測容器內壓強的變化如下:
反應時間/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壓強/MPa | 16.80 | 14.78 | 13.86 | 13.27 | 12.85 | 12.60 | 12.60 |
則從反應開始到25min時,以N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 ;該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K= ;
(4)以CO2與NH3為原料合成尿素[化學式為CO(NH2)2]的主要反應如下,已知:
①2NH3(g)+CO2(g) == NH2CO2 NH4(s) △H= —l59.5 kJ·mol-1
②NH2CO2NH4(s) CO(NH2)2(s)+H2O(g) △H=+116.5 kJ·mol-1
③H2O(1) == H2O(g) △H=+44.0kJ·mol-1
寫出CO2與NH3合成尿素和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
對于上述反應②在密閉容器中將過量NH2CO2NH4固體于300K下分解,平衡時P[H2O(g)]為a Pa,若反應溫度不變,將體系的體積增加50%,則P[H2O(g)]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用含a的式子表示)。(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工廠用CaSO4、NH3、H2O、CO2制備(NH4)2SO4,其工藝流程如下:
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
A.向甲中通適量CO2有利于(NH4)2SO4生成
B.生成1 mol(NH4)2SO4至少消耗2 mol NH3
C.CO2可被循環(huán)利用
D.直接蒸干濾液能得到純凈的(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實驗器材(規(guī)格和數(shù)量不限)能夠完成相應實驗的一項是
選項 | 實驗器材(省略夾持裝置) | 相應實驗 |
A | 三腳架、泥三角、坩堝、坩堝鉗 | 煅燒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
B | 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100 mL容量瓶 | 用濃鹽酸配制100mL 0.1 mol·L-1的稀鹽酸溶液 |
C | 燒杯、玻璃棒、分液漏斗 | 用飽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
D | 燒杯、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 | 用H2SO4標準液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同學欲分別完成“鈉與氯氣反應”的實驗.
I.甲同學的方案為:取一塊綠豆大的金屬鈉(切去氧化層),用濾紙吸凈煤油,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微熱.待鈉熔成球狀時,將盛有氯氣的集氣瓶迅速倒扣在鈉的上方(裝置如圖I).該方案的不足之處有 鈉預先在空氣中加熱,會生成氧化物,影響鈉在氯氣中燃燒;實驗過程中會產生少量污染 (至少答出兩點).
II.乙同學所采用的裝置如圖Ⅱ,回答下列問題:
(1)按圖Ⅱ組裝儀器、添加藥品,實驗開始后,先將濃鹽酸擠入試管,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MnO4-+10Cl-+16H+=2Mn2++5Cl2↑+8H2O;待裝置中出現(xiàn) 現(xiàn)象后,點燃酒精燈.
(2)點燃酒精燈后,玻璃管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鈉熔化并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有白煙(至少答出兩點)
(3)乙同學欲將虛框內裝置改為圖Ⅲ所示裝置,并測量多余氣體的體積.
①若圖Ⅲ所示量氣裝置由干燥管、乳膠管和50mL滴定管組裝而成,此處所用滴定管是
堿式(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
②為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圖Ⅲ裝置中的液體可用 飽和NaCl溶液;收集完氣體并冷卻至室溫后讀數(shù),讀數(shù)前應進行的操作是 .
③如果開始讀數(shù)時操作正確,最后讀數(shù)時俯視右邊滴定管液面,會導致所測氣體的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達到相應的實驗目的,下列實驗的設計或操作最合理的是( )
A.為比較Cl與S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相同條件下,測定相同濃度的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
B.為觀察Mg條在CO2氣體中的燃燒,在一個集氣瓶中收集滿CO2氣體,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條用坩堝鉗夾持點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氣瓶底部。
C.為比較HA和HB兩種弱酸的Ka大小,可用pH計測定同溫同濃度的NaA溶液和NaB 溶液的pH值
D.為測定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放置空氣中是否部分轉化為Na2CO3,用甲基橙作指示劑,用標準鹽酸溶液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學習小組設計如圖實驗裝置(夾持裝置略去)制備Cl2,并探究氯氣的相關性質.
(1)若A裝置中固體藥品為MnO2,其化學方程式為
若A裝置中固體藥品為KClO3,則反應中每生成1molCl2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mol.
(2)裝置B的作用:
(3)裝置C的作用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l處是濕潤的有色布條,則Ⅱ、Ⅲ處應加入的物質分別是 .
(4)設計裝置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的非金屬性。但有同學認為該設計不夠嚴密,他的理由可能 。
(5)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裝置F的作用 。
(6)甲同學提出,裝置F中的試劑可改用過量的Na2SO3溶液,乙同學認真思考后認為此法不可行.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乙認為不可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條件下,充分燃燒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熱量為Q kJ(Q>0),經測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2需消耗 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鹽,則此條件下反應C4H10(g)+
O2(g)===4CO2(g)+5H2O(g)的ΔH為( )
A.8Q kJ·mol-1 B.16Q kJ·mol-1 C.-8Q kJ·mol-1 D.-16Q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變化中屬于原電池反應的是( )
A.在空氣中金屬鋁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護層
B.鍍鋅鐵表面有劃損時,也能阻止鐵被氧化
C.紅熱的鐵絲與冷水接觸,表面形成藍黑色保護層
D.濃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屬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