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實驗設計能夠成功的是

A. 檢驗亞硫酸鈉試樣是否變質:

B.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C. 證明酸性條件下H2O2氧化性比I2強:

D. 鑒定鹽A的成分是FeBr3

【答案】B

【解析】

A.應先加鹽酸,排除亞硫酸根離子的干擾;B.乙酸乙酯不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C.稀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可氧化NaI;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可氧化亞鐵離子。

A.若變質生成硫酸鈉,應先加鹽酸,排除亞硫酸根離子的干擾,再加氯化鋇檢驗硫酸鈉的存在,錯誤;B.乙酸乙酯不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純凈的乙酸乙酯,正確;C.稀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可氧化NaI,應加稀硫酸酸化,錯誤;FeBr3溶液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可能反應前就是FeBr2或FeBr2和FeBr3的混合液,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由CO2制備甲醇的過程可能涉及的反應如下:

反應Ⅰ:CO2(g)+3H2(g)CH3OH(g)+H2O(g) △H1=-49.58kJ·mol-1

反應Ⅱ:CO2(g)+H2(g)CO(g)+H2O(g) △H2

反應Ⅲ:CO(g)+2H2(g)CH3OH(g) △H3=-90.77kJ·mol-1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Ⅱ的△H2=______________。

(2)反應Ⅲ能夠自發(fā)進行的條件是__ (填“較低溫度”、“ 較高溫度”或“任何溫度”)

(3)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對于反應Ⅰ,下列說法中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

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C.CO2、H2、CH3OH、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1:1

D.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變化

(4)對于反應Ⅰ,不同溫度對CO2的轉化率及催化劑的效率影響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

A.其他條件不變,若不使用催化劑,則250℃時CO2的平衡轉化率可能位于M1

B.溫度低于250℃時,隨溫度升高甲醇的產率增大

C.M點時平衡常數比N點時平衡常數大

D.實際反應應盡可能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以提高CO2的轉化率

(5)若在1L密閉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發(fā)生反應Ⅰ,250℃時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若要進一步提高甲醇積分數?刹扇〉拇胧┯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PAs等元素的化合物在生產和研究中有許多重要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

1意大利羅馬大學的[FuNvio Cacace等人獲得了極具理論研究意義的N4分子,該分子的空間構型與P4類似,其中氮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為__________N-N鍵的鍵角為__________。

2基態(tài)砷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圖為__________,砷與同周期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__________

3位原對孤對電的吸引力越弱,配體越容易與過渡金屬形成配合物。PH3NH3的結構相似,過渡金屬更容易形成配合物的是__________("PH3NH3)。

4SCl3+PCl3是等電子體,SCl3+的空間構型是__________。S-Cl鍵鍵長__________P-Cl鍵鍵長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5砷化為第三代導體,以其為材料制造的燈泡壽命長,耗能少。已知立方砷化晶胞的結構如圖所示,砷化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若該晶體的密度為ρgcm-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則a、b的距離為__________pm(用含ρNA的代數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鹽酸與氨水反應:H++OH-=H2O

B. 銅粉與稀硝酸的反應:3Cu+8H++2NO3-=3Cu2++2NO↑+4H2O

C. Cl2與H2O的反應:Cl2+H2O2H++Cl-+ClO-

D. 碳酸鈣溶液與足量稀鹽酸的反應:CO32-+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探究硝酸的性質,根據圖示判斷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 試管內壁上的“黃霜”的成分是硫

B. 該實驗既說明了濃硝酸具有氧化性,又說明了濃硝酸具有揮發(fā)性

C. 燒杯內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尾氣,防止尾氣污染環(huán)境

D. 試管中濃硝酸可以用濃鹽酸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由反應SiO2+2C Si+2CO↑,可得出C的非金屬性強于Si

B. 由分子組成的物質中一定存在共價鍵

C. 對于平衡2HI(g)I2(g)+H2(g),壓縮容器體積,平衡不移動,氣體的顏色不變

D. 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水的離子積增大、pH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立方烷(C8H8)外觀為有光澤的晶體。其八個碳原子對稱地排列在立方體的八個角上。以下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 立方烷在空氣中可燃,燃燒有黑煙產生

B. 立方烷一氯代物1種、二氯代物有3種、三氯代物也有3種

C. 立方烷是棱晶烷()的同系物,也是環(huán)辛四烯的同分異構體

D. 八硝基立方烷完全分解可能只產生二氧化碳和氮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H2SO3HSO3-+H+ Kal;HSO3-SO32-+H+ Ka2。25℃時,向某濃度的H2SO3溶液中逐滴滴加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SO3、HSO3-、SO32-三種微粒的物質的量分數(δ)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曲線3表示的微粒是SO32-

B. 25℃時,Kal/ Ka2=1000

C. 溶液的pH=1.2時,溶液中有c(Na+)+c(H+)=c(OH-)+c(H2SO3)

D. 溶渡的Ph=4.2時,溶液中有c(Na+)+c(H+)=c(OH-)+2c(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下列各圖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 已知1molCO燃燒放出的熱為283kJ,2H2(g)+O2(g)=2H2O(g);ΔH= - 483.6kJ/mol則圖甲表示CO和H2O(g)生成CO2和H2的能量變化

B. 常溫下0.2 mol·L-1 HA溶液和0.1mol·L-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的pH=3,則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為:c(A-)> c(Na+)>c(H+)>c(OH-

C. 常溫下,X2(g)和H2反應生成HX的平衡常數如表乙所示,僅依據K的變化,就可以說明在相同條件下,平衡時X2(從F2到I2)的轉化率逐漸減小,且HX的還原性逐漸減弱

D. 圖丙中曲線表示常溫下向弱酸HA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釋過程中,的變化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