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1.12 L CCl4含有C—Cl鍵數(shù)目為0.2NA

B.標準狀況下,2.24 L氯氣中含有的Cl數(shù)目一定為0.2NA

C.常溫常壓下,4.4 g CO2與N2O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0.3NA

D.80 mL 10 mol·L-1鹽酸與足量MnO2加熱反應,產(chǎn)生Cl2分子數(shù)小于0.2NA


答案 CD

解析 A項,CCl4在標準狀況下為液體;B項,在Cl2中不一定全是Cl;C項,CO2和N2O均為三原子分子;D項,鹽酸變稀之后反應停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反應過程(1)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A2 (g)+B2(g)===C(g) ΔH1=-Q kJ·mol-1

B.反應過程(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g)===A2(g)+B2(g) ΔH2=+Q1 kJ·mol-1

C.QQ1的關系:QQ1

D.ΔH2>Δ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用石墨作陽極、鈦網(wǎng)作陰極、熔融的CaF2-CaO作電解質,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獲得金屬鈣,并以鈣為還原劑還原二氧化鈦制備金屬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由TiO2制得1 mol金屬Ti,理論上外電路通過2 mol電子

B.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2O2-4e===CO2

C.在制備金屬鈦前后,整套裝置中CaO的總量減少

D.若用鉛蓄電池作該裝置的供電電源,“+”接線柱應連接Pb電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源、環(huán)境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研究它們的綜合利用有重要意義。

(1)氧化—還原法消除氮氧化物的轉化如下:

①反應Ⅰ為:NO+O3=NO2+O2,生成11.2 L O2(標準狀況)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     mol。

②反應Ⅱ中,當n(NO2)∶n[CO(NH2)2]=3∶2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硝化法是一種古老的生產(chǎn)硫酸的方法,同時實現(xiàn)了氮氧化物的循環(huán)轉化,主要反應為:NO2(g)+SO2(g)SO3(g)+NO(g)  △H=-41.8 kJ·mol-1已知:2SO2(g)+O2(g)2SO3(g)  △H=-196.6 kJ·mol-1,寫出NO和O2反應生成NO2的熱化學方程式                         。

某化學興趣小組構想將NO轉化為HNO3,裝置如下圖一,電極為多孔惰性材料。則負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

(4)將燃煤廢氣中的CO2轉化為二甲醚的反應原理為:2CO2(g)+6H2(g)CH3OCH3(g)+3H2O(g);

①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

②已知在某壓強下,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不同投料比時,CO2的轉化率如右圖二所示。該反應的ΔH________(填“>”、“<”或“=”)0。

(5)合成氣CO和H2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如下反應:CO(g) +2H2(g)CH3OH(g)  △H<0。在容積均為VL的I、Ⅱ、Ⅲ三個相同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amol CO和2a mol H2,三個容器的反應溫度分別為T1、T2、T3且恒定不變,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實驗測得反應均進行到t min時CO的體積分數(shù)如圖三所示,此時I、Ⅱ、Ⅲ三個容器中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若三個容器內(nèi)的反應都達到化學平衡時,CO轉化率最大的反應溫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2 g金剛石中含有的碳碳單鍵數(shù)為0.4NA

B.4.4 g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為0.4NA

C.常溫時11.2 L乙烯在氧氣中完全燃燒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6.0NA

D.常溫下0.1 mol·L-1硝酸銨溶液中,NH和H總數(shù)一定大于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 000 K時反應C(s)+2H2(g)CH4(g)的K=8.28×107 (mol·L-1)-1,當各氣體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H2 0.7 mol·L-1、CH4 0.2 mol·L-1時,上述反應(  )

A.正向移動        B.逆向移動         C.達到平衡         D.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可逆反應aA(g)+bB(g)cC(g)的正、逆反應速率可用各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的變化來表示。下列各關系式中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a(chǎn)v正(A)=bv正(B)                         B.bv正(A)=av逆(B)

C.a(chǎn)v正(C)=cv正(A)                         D.a(chǎn)v正(A)=bv逆(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由乙烯合成有機物F(二乙酸乙二酯),采用下列合成路線:

(1)已知有機物的名稱為乙二酸二甲酯。請寫出F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

(2)在上述反應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有________(填反應代號)。

(3)A、D、E、F中能引入C中官能團的物質有__________(填反應物代號),其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原理或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用干燥pH試紙測定某新制氯水的pH

     B.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如圖裝置能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用25 mL堿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KMnO4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