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KClO3+C+SKCl+CO2 ↑+SO2↑,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若反應中C和S的質量比為3:4,則n(KClO3):n(CO2)為1:1
B.若反應中C和S的質量比為3:16,則n(KClO3):n(CO2)為2:1
C.SO2通人NaHCO3溶液產生CO2,可證明非金屬性S強于C
D.KClO3與SO2在強酸性溶液中反應制得ClO2,可證明SO2的還原性強于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研究有機物一般經過以下幾個基本步驟:分離、提純→確定實驗式→確定分子式→確定結構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機物的方法錯誤的是
A.蒸餾可用于分離提純液態(tài)有機混合物
B.燃燒法是研究確定有機物成分的一種有效方法
C.核磁共振氫譜通常用于分析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
D.對有機物分子紅外光譜圖的研究有助于確定有機物分子中的基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Y元素形成的單質,常溫下丙和己均為氣體。已知反應:甲+乙丁+己,甲+丙戊+己;常溫下0.01 mol·L-1丁溶液的pH為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2周期ⅥA族
B.元素X、Y、Z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r(Z)>r(Y)>r(X)
C.1 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6.02×1023
D.1.0 L0.1 mol·L-1戊溶液中陰離子的總物質的量小于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實驗室制備氯氣并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夾持設備已略)。
(1)裝置A是氯氣的發(fā)生裝置,請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同時裝置B也是安全瓶,監(jiān)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fā)生堵塞,請寫出發(fā)生堵塞時B中的現(xiàn)象: 。
(3)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為此C中I、II、III處依次放入物質的組合應是 (填字母編號)。
編號 | I | II | III |
a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堿石灰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b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無水硫酸銅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c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濃硫酸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d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無水氯化鈣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4)設計裝置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反應一段時間后,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該現(xiàn)象 (填“能”或“不能”)說明溴單質的氧化性強于碘,原因是 。
(5)裝置F的作用是 ,其燒杯中的溶液不能選用下列中的 (填字母編號)。
a.飽和NaOH溶液 b.飽和Ca(OH)2溶液
c.飽和Na2SO3溶液 d.飽和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粗苯甲酸的分離提純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溶解粗苯甲酸的過程中,除了要加熱外,還要盡量多加蒸餾水以充分溶解苯甲酸
B.過濾過程中,應緩慢操作以減少過濾過程中苯甲酸的損失
C.過濾后,由于過濾過程中溫度的降低,濾紙上會析出少量晶體,可加適量熱水沖洗。
D.因為苯甲酸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所以冷卻結晶時溫度越低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二甲苯苯環(huán)上的一溴代物有6種同分異構體,這些一溴代物與生成它的對應二甲苯的熔點分別是:
一溴代二甲苯的熔點 | 234 ℃ | 206 ℃ | 213.8 ℃ | 204 ℃ | 214.5 ℃ | 205 ℃ |
對應的二甲苯的熔點 | 13 ℃ | -54 ℃ | -27 ℃ | -54 ℃ | -27 ℃ | -54 ℃ |
由上述數(shù)據可推斷,熔點為-54 ℃的二甲苯的名稱是( )
A.鄰二甲苯 B.間二甲苯 C.對二甲苯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兩種氣態(tài)烴組成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質的量隨混合烴的總物質的量的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對混合烴的判斷正確的是( )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一定無乙烷;⑤可能有乙烷;⑥可能有丙炔。
A.②③⑤ B.⑤⑥ C.①②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