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溫度下將3mol CO2和2mol H2混合于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CO2(g)+H2(g)?CO(g)+H2O(g)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2)已知在7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0.6,則該溫度下反應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數(shù)K2=
 
,反應
1
2
CO2(g)+
1
2
H2(g)?
1
2
CO(g)+
1
2
H2O(g)的平衡常數(shù)K3=
 

(3)已知在1 0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4為1.0,則該反應為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4)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c(CO2)=c(CO)
C.生成a mol CO2的同時消耗a mol H2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5)在1 000℃下,某時刻CO2的物質的量為2.0mol,則此時v(正)
 
v(逆)(填“>”、“=”或“<”).
考點: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進行計算,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
專題:
分析:(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c(CO)×c(H2O)
c(CO2)×c(H2)
;
(2)反應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數(shù)K2=
c(CO2)×c(H2)
c(CO)c(H2O)
;
反應
1
2
CO2(g)+
1
2
H2(g)?
1
2
CO(g)+
1
2
H2O(g)的平衡常數(shù)K3=
K1
;
(3)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4)當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同一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含量不變;
(5)根據(jù)濃度商與平衡常數(shù)判斷反應方向,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計算反應的二氧化碳的量,再結合轉化率計算二氧化碳的轉化率
解答: 解:(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c(CO)×c(H2O)
c(CO2)×c(H2)
,故答案為:K=
c(CO)×c(H2O)
c(CO2)×c(H2)
;
(2)反應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數(shù)K2=
c(CO2)×c(H2)
c(CO)c(H2O)
;
K2=
1
K1
=
1
0.6
=1.67;反應
1
2
CO2(g)+
1
2
H2(g)?
1
2
CO(g)+
1
2
H2O(g)的平衡常數(shù)K3=
K1
=0.77,故答案為:1.67;0.77;
(3)在1 0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4為1.0,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說明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故答案為:吸熱;
(4)A.該反應前后氣體的計量數(shù)之和不變,則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容器中壓強始終不變,則不能根據(jù)壓強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錯誤;
B.c(CO2)=c(CO),該反應可能達到平衡狀態(tài),也可能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與反應物濃度及轉化率有關,所以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錯誤;
C.生成a mol CO2的同時消耗a mol H2,說明同一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
D.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物質的量不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始終不變,不能據(jù)此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錯誤;
故選C;
(5)CO2(g)+H2(g)═CO(g)+H2O(g)
起始1.5 1 0 0
反應0.5 0.5 0.5 0.5
平衡1 0.5 0.5 0.5
濃度商=
(0.5)2
1×0.5
=0.5<1,則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v(正)>v(逆),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明確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及其含義是解本題關鍵,會利用三段式法進行解答,會根據(jù)濃度商與平衡常數(shù)之間的關系式確定反應方向,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0.1mol某烴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水各0.6mol,則該烴的分子式為
 

(2)若該烴不能使溴水或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和液溴發(fā)生取代反應,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種,則此烴結構簡式為
 

(3)若該烴能使溴水褪色,且能在催化劑作用下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2.2-二甲基丁烷,則此烴結構簡式為
 
,用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表明金屬甲比金屬乙活動性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甲失的電子比乙多
B、將甲和乙用導線相連接,一同放入CuSO4溶液中,乙的表面有紅色的銅析出
C、同價態(tài)陽離子,甲比乙氧化性強
D、將甲、乙組成原電池時,甲為正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溫度下,反應N2(g)+3H2(g)?2NH3(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
A、N2,H2和NH3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
B、c(N2):c(H2):c(NH3)=1:3:2
C、N2與H2的物質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質的量2倍
D、單位時間里每增加1molN2,同時增加3mol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個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2SO2(g)+O2(g)?2SO3(g),已知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SO2、SO3、O2的濃度分別為0.2mol/L、0.2mol/L、0.1mol/L,當該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數(shù)據(jù)可能的是( 。
A、c(SO2)=0.4mol/L
B、c(SO2)=c(SO3)=0.15mol/L
C、c(SO2)=0.25mol/L
D、c(SO3)=0.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問題
(1)在
 
1
1
H、
 
2
1
H、
 
3
1
H、
 
23
12
Mg、
 
24
12
Mg和
 
65
29
Cu中共有
 
種元素,
 
種核素,
 
種原子,中子數(shù)最多的是
 

(2)已知陰離子aXm-和陽離子bYn+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則a、b、m、n之間的關系為a=
 

(3)在25℃、101kPa下,1g乙醇(C2H5OH)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29.7kJ,則表示乙醇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還原成Co2+,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減弱.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應3Cl2+6FeI2=2FeCl3+4FeI3
B、每1 mol 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Co2+時轉移2 mol e-
C、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試紙變藍
D、I2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可以將Co2+氧化成Co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無處不在,它滲透到我們的“衣、食、住、行”之中.
(1)下列對于“塑料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最恰當?shù)氖?div id="oceysoi" class='quizPutTag' contenteditable='true'> 

A.將廢棄物焚燒
B.將廢棄物填埋于土壤中
C.將廢棄物傾倒在海洋中
D.將廢棄物加工成防水材料或汽油,變廢為寶.
(2)維生素C可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有還原性,其結構如圖所示.關于維生素C的敘述錯誤的是
 

A.維生素C是有機物
B.在維生素C溶液中滴入石蕊試液顯藍色
C.新鮮蔬菜比煮熟的維生素C含量多
D.維生素C在溶液中或受熱時容易被氧化
(3)有關水在人體中的作用,正確的說法是
 

A.水是一種很好的溶劑      
B.水在人體內沒有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
C.飲用水越純凈越好        
D.沒有污染的水就是純凈水
(4)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已成為人類共同的呼聲.
①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物質是
 
;
②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易導致酸雨的形成,形成這類酸雨的氣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容器都在進行A→B的反應,甲容器內每分鐘減少4mol A,乙容器內每分鐘減少2mol A,則甲容器內的反應速率與乙容器內的反應速率相比( 。
A、甲快B、甲慢
C、相等D、無法判斷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