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0.1mol某醛與足量的銀氨溶液反應,產生銀的質量為21.6g,則該醛肯定為二元醛
B.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羥基,但是電離常數(shù)不同,這主要是基團之間相互影響造成的
C.分子中最多19個碳原子共平面、最多6個原子共直線
D.分子式為C10H20O2的有機物A,它能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條件下能轉化成C,則有機物A的可能結構有4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 )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條件下通入Cl2,使乙烯轉化成液態(tài)二氯乙烷 而與乙烷分離。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分液、干燥、蒸餾;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氣體通過盛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洗氣瓶;
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加入鋁粉能放出氫氣的溶液中,下列各組離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 NO CO Na+ B.Na+ Ba2+ Mg2+ HCO
C.NO K+ AlO OH- D.NO Mg2+ K+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等物質的量的Ba(OH)2與明礬[KAl(SO4)2·12H2O]加入足量水中:
3Ba2++6OH-+2Al3++3SO===3BaSO4↓+2Al(OH)3↓
B.Fe(OH)3溶于氫碘酸:Fe(OH)3+3H+===Fe3++3H2O
C.HO中投入Na2O2固體:2HO+2Na2O2===4OH-+4Na++18O2↑
D.CuCl2溶液中加入H2S溶液:Cu2++S2-===Cu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乙烯酮(CH2=C=O)在一定條件下能與含活潑氫的化合物發(fā)生加成反應,反應可表示。乙烯酮在一定條件下可與下列試劑加成,其產物不正確的是
A.與CH3OH加成生成CH3CH2COOH B.與H2O加成生成CH3COOH
C.與CH3COOH加成生成CH3——O——CH3 D.與HCl加成生成CH3CO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的分子式為C3H4O2,下圖是A~H間相互轉化的關系圖,其中F中含有一個七元環(huán);H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提示:羥基與雙鍵碳原子相連的醇不存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連有2個或多個羥基的多元醇不存在)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p>
(1)A中含有的官能團有(寫名稱)_________ ▲_________。
(2)請寫出下列有機物的結構簡式:C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3)請指出下列反應的反應類型:A→B_______▲_____;C→E______▲_____。
(4)請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A→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第①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兩種微粒含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這兩種微?赡苁
①兩種不同的原子;②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③一種原子和一種分子;④一種原子和一種離子;⑤兩種不同分子;⑥一種分子和一種離子;⑦兩種不同陽離子;⑧兩種不同陰離子;⑨一種陰離子和一種陽離子
A.①③⑤⑥⑦⑧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⑦ D.全部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實驗室中可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氯酸鉀、次氯酸鈉和探究氯水的性質。
圖中: ①為氯氣發(fā)生裝置;②的試管里盛有15mL 30% KOH 溶液.并置于熱水浴中; ③的試管里盛有15mL 8 % NaOH 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 ④的試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試液; ⑤為尾氣吸收裝置。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篬來源:Zxxk.Com]
⑴制取氯氣時,在燒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通過______(填寫儀器名稱)向燒瓶中加入適量的濃鹽酸。實驗時為了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可在①與②之間安裝盛有_________(填寫下列編號字母)的凈化裝置。
A.堿石灰 B.飽和食鹽水 C.濃硫酸 D.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⑵比較制取氯酸鉀和次氯酸鈉的條件.二者的差異是 。反應完畢經冷卻后,②的試管中有大量晶體析出。右圖中符合該晶體溶解度曲線的是_______(填寫編號字母);從②的試管中分離出該晶體的方法是 (填寫實驗操作名稱)。
(3)本實驗中制取次氯酸鈉的離子方程式是: 。
(4)實驗中可觀察到④的試管里溶液的顏色發(fā)生了如下變化,請?zhí)顚懴卤碇械目瞻祝?/p>
實驗現(xiàn)象 | 原因 |
溶液最初從紫色逐漸變?yōu)?u> 色 |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使石蕊變色 |
隨后溶液逐漸變?yōu)闊o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然后溶液從無色逐漸變?yōu)?u> 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礦石中金的含量很低,金的性質又相當穩(wěn)定,只能用濕法冶金——氰化法提煉,即采用稀的NaCN溶液處理已粉碎的礦石,把少量的金浸入溶液中,然后用金屬鋅作還原劑將金從溶液中置換析出。其反應原理為
①4Au+8NaCN+O2+2H2O4Na[Au(CN)2]+4NaOH;
②2Na[Au(CN)2]+Zn2Au+Na2[Zn(CN)4]。
以下有關氰化法提煉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Na[Au(CN)2]不溶于水
B.化合物Na[Au(CN) 2]中金元素的化合價為+1
C.金元素在地殼中能以化合態(tài)的形式存在
D.在提煉過程中含金元素的物質始終作氧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