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T、X、Y、Z為短周期主族元素,T的單質(zhì)能與冷水劇烈反應,所得強堿性溶液中含有兩種電子數(shù)相同的陰、陽離子,則T為Na;X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三倍,X已知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則X為O元素;Y在第三周期元素中,Y的簡單離子半徑最小,則Y為Al;Na、O、Z組成的36電子的化合物A是家用消毒劑的主要成分,則Z為Cl、A為NaClO,據(jù)此進行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主族元素,T的單質(zhì)能與冷水劇烈反應,所得強堿性溶液中含有兩種電子數(shù)相同的陰、陽離子,T為Na;X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三倍,X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則X為O元素;在第三周期元素中,Y的簡單離子半徑最小,則Y為Al;T、X、Z組成的36電子的化合物A是家用消毒劑的主要成分,可推知Z為Cl,A為NaClO,
(1)Z為Cl元素,處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
故答案為:三;ⅦA;
(2)元素Na與O按原子個數(shù)比1:1形成的化合物B為Na2O2,過氧化鈉中含有的化學鍵為離子鍵和共價鍵,
故答案為:離子鍵、共價鍵;
(3)T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NaOH,Y與Z形成的化合物為AlCl3,將氫氧化鈉逐滴加入氯化鋁溶液中先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離子反應方程式為:Al3++3OH-═Al(OH)3↓,氫氧化鈉過量,繼續(xù)與氫氧化鋁反應生成偏鋁酸鈉,此過程中的現(xiàn)象是:開始產(chǎn)生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消失,
故答案為:開始產(chǎn)生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消失;
(4)1mol NaClO與足量Na2SO3在溶液中發(fā)生反應時,轉(zhuǎn)移2mol電子,亞硫酸根被氧化為硫酸根,令Cl元素在還原產(chǎn)物中的化合價為a,根據(jù)電子轉(zhuǎn)移守恒,1mol×(1-a)=2mol,解得a=-1,故還原產(chǎn)物為氯離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32-+ClO-═SO42-+Cl-,
故答案為:SO32-+ClO-═SO42-+Cl-.
點評 本題考查結(jié)構(gòu)性質(zhì)位置關(guān)系應用,明確元素種類是關(guān)鍵,題目難度適中,涉及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等,側(cè)重對基礎(chǔ)知識的鞏固,注意對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掌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圖1 所示裝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 |
B. | 用圖2 所示裝置蒸干NH4HCO3飽和溶液制備NH4HCO3晶體 | |
C. | 用圖3 所示裝置制取少量純凈的CO2氣體 | |
D. | 用圖4 所示裝置分離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層的有機層和水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W | X | Y |
Z |
A. | Z、X、Y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依次增強 | |
B. | 四種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最多有6種 | |
C. | 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rZ>rY>rX>rW | |
D. | 四種元素中,X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最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 | |
B. | 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 | |
C. | 升高溫度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 | |
D. | 催化劑能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分子的總數(shù),從而成千上萬倍地增大反應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8 g乙烯與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數(shù)目為0.2NA | |
B. | 等物質(zhì)的量的氫氧根離子(OH-)與羥基(-OH)所含電子數(shù)相等 | |
C. | 常溫常壓下28 g CO與22.4 L O2所含分子數(shù)相等 | |
D. | 16 g CH4與18 g NH4+所含質(zhì)子數(shù)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H2(g)+O2(g)═2H2O(l);△H1 2H2(g)+O2(g)═2H2O(g);△H2 | |
B. | S(g)+O2(g)═2SO2(g);△H1 S(s)+O2(g)═2SO2(g);△H2 | |
C. | C(s)+$\frac{1}{2}$O2(g)═CO(g);△H1 C(s)+O2(g)═CO2(g);△H2 | |
D. | H2(g)+Cl2(g)═2HCl(g);△H1 $\frac{1}{2}$H2(g)+$\frac{1}{2}$Cl2(g)═HCl(g);△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