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裝置應用于實驗室制氯氣并回收氯化錳的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用裝置甲制取氯氣

B.用裝置乙除去氯氣中的少量氯化氫

C.用裝置丙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錳溶液

D.用裝置丁蒸干氯化錳溶液制MnCl2·4H2O


C [解析] 用MnO2和濃鹽酸制取氯氣時需要加熱,A項錯誤;裝置乙中進氣管不對,并且Cl2和含有的氯化氫氣體與水作用生成鹽酸,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氣體,達不到除去氯氣中氯化氫的目的, B項錯誤;二氧化錳難溶于水,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錳溶液,C項正確;MnCl2·4H2O中含有結晶水,在加熱時易失去結晶水,應采用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的方法制取該晶體,不能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制取,D項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事實能用電化學理論解釋的是(    )

A.輪船水線以下的船殼上裝一定數(shù)量的鋅塊

B.鋁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C.純鋅與稀硫酸反應時,滴入少量濃H2SO4溶液后速率加快

D.鍍鋅鐵不如鍍錫鐵耐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命題背景:在2008年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中,某興趣小組在“探究鹵素單質的氧化性”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蕩后溶液呈黃色。

為此提出問題:Fe3、Br2誰的氧化性更強?

(1)猜想

①澳大利亞代表團同學認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實驗現(xiàn)象不是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含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所致。

②美國代表團同學認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實驗現(xiàn)象是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則溶液呈黃色是含________所致。

(2)設計實驗并驗證

為驗證美國代表團同學的觀點,選用下列某些試劑設計出兩種方案進行實驗,并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證明了美國代表團同學的觀點確實是正確的。

可以選用的試劑:a.酚酞試液;b.CCl4;c.無水酒精;d.KSCN溶液。

請你在下表中寫出選用的試劑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試劑填序號)

選用試劑

實驗現(xiàn)象

方案1

方案2

(3)結論

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亞鐵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黃色所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標準狀況下,2.24L CCl4中含有C—Cl鍵的數(shù)目為0. 4NA

B.0.2molPCl5分子中,鍵數(shù)目為NA

C.28g聚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2NA

D.0.1mol椅式環(huán)已烷所含C—C數(shù)目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除稀有氣體外的非金屬元素都能生成不同價態(tài)的含氧酸   

B.若ⅡA某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m,則同周期ⅢA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一定為m+11

C.在BrCH=CHBr分子中,C—Br鍵采用的成鍵軌道是sp—p     

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1、電子總數(shù)為38的化合物,可能是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乙酸異戊酯是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實驗室制備乙酸異戊酯的反應、裝置示意圖和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步驟:

在A中加入4.4 g異戊醇、6.0 g乙酸、數(shù)滴濃硫酸和2~3片碎瓷片。開始緩慢加熱A,回流50 min。反應液冷至室溫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水、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和水洗滌;分出的產(chǎn)物加入少量無水MgSO4固體,靜置片刻,過濾除去MgSO4固體,進行蒸餾純化,收集140~143 ℃餾分,得乙酸異戊酯3.9 g。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洗滌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滌、分液操作中,應充分振蕩,然后靜置,待分層后________(填標號)。

a.直接將乙酸異戊酯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將乙酸異戊酯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異戊酯從下口放出

d.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異戊酯從上口倒出

(4)本實驗中加入過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中加入少量無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

(6)在蒸餾操作中,儀器選擇及安裝都正確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            b.

   c.            d.

(7)本實驗的產(chǎn)率是________(填標號)。

a.30%   b.40%  c.60%  d.90%

(8)在進行蒸餾操作時,若從130 ℃便開始收集餾分,會使實驗的產(chǎn)率偏____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除雜操作可行的是(  )

A.通過濃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B.通過灼熱的CuO除去H2中的CO

C.通過灼熱的鎂粉除去N2中的O2

D.通過水除去CO中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堿性環(huán)境中穩(wěn)定。

Ⅰ.制備Na2S2O3·5H2O

反應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實驗步驟:

①稱取15 g Na2SO3加入圓底燒瓶中,再加入80 mL蒸餾水。另取5 g研細的硫粉,用3 mL乙醇潤濕,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裝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略去),水浴加熱,微沸60 min。

③趁熱過濾,將濾液水浴加熱濃縮,冷卻析出Na2S2O3·5H2O,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產(chǎn)品。

回答問題:

(1)硫粉在反應前用乙醇潤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產(chǎn)品中除了有未反應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無機雜質是______________。檢驗是否存在該雜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實驗一般控制在堿性環(huán)境下進行,否則產(chǎn)品發(fā)黃,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測定產(chǎn)品純度

準確稱取W g產(chǎn)品,用適量蒸餾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劑,用0.100 0 mol·L-1碘的標準溶液滴定。

反應原理為2S2O+I2===S4O+2I

(5)滴定至終點時,溶液顏色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起始和終點的液面位置如圖,則消耗碘的標準溶液體積為__________mL。產(chǎn)品的純度為(設Na2S2O3·5H2O相對分子質量為M)______________。

Ⅲ.Na2S2O3的應用

(7)Na2S2O3還原性較強,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常用作脫氯劑,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T℃時,將a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設該溶液的密度為ρ g/cm3,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W,其中含NH4+的物質的量為bmol。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B.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O.5w

C.溶液中      

D.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