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元素X、Y、Z、E、M、N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核外電子總數之比為3:4,M元素與 Y元素能形成化合物MY2和化合物MY3,化合物MY2中兩種元素質量分數相同;N-、Z+、X+的半徑逐漸減;化合物XN在常溫下為氣體,E、Z、N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能反應,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Z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電子式
 

(2)兩個體積相等的恒容容器,甲容器通入1mol MY2和1mol Y2單質,乙容器通入1mol MY3和0.5mol Y2單質,發(fā)生反應:2MY2 (g)+Y2(g)?2MY3(g)△H<0,甲、乙起始反應溫度相同,兩容器均和外界無熱量交換,平衡時,甲中MY2的轉化率為a,乙中MY3的分解率為b,則
①a、b的關系為a+b
 
1(填“<”、“>”或“=”).
②該條件下容器甲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填序號)
 

A.v(Y2)=2v(MY3)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C.c(MY2)=c(MY3)      
D.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
E.容器內溫度不變              
F.MY2和Y2的質量比不變
(3)2.7克單質E與100ml 2mol/L 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充分反應,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2mol/L XN的溶液V mL,當溶液中產生3.9克沉淀時,求此時V的值
 
考點:位置結構性質的相互關系應用
專題:
分析:元素X、Y、Z、E、M、N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核外電子總數之比為3:4,可推知Y為O元素;M元素與Y元素能形成化合物MY2和化合物MY3,化合物MY2中兩種元素質量分數相同,則M為S元素;N-、Z+、X+的半徑逐漸減小,可知X、Z處于ⅠA族,N處于ⅦA族,結合原子序數可知,Z為Na、N為Cl,化合物XN在常溫下為氣體,則X為H元素;E、Z、N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能反應,應是氫氧化鋁與強酸、強堿反應,故E為Al,
(1)Z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NaOH,由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構成;
(2)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H<0,
①恒溫恒容下,甲容器通入1mol SO2和1mol O2單質,乙容器通入1molSO 3和0.5mol O2單質,二者得到相同的平衡狀態(tài),平衡時,甲中SO2的轉化率與乙中SO3的分解率之和為1,但甲、乙起始反應溫度相同,兩容器均和外界無熱量交換,甲中為溫度升高,乙中溫度降低,乙中所到達的平衡可以等效為在甲平衡的基礎上降低溫度,三氧化硫的分解率比與甲中等溫度到達平衡的分解率低,據此判斷;
②當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含量不再發(fā)生變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變,注意選擇的物理量應由變化到不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
(3)2.7克Al的物質的量為0.1mol,100ml 2mol/L NaOH溶液中n(NaOH)=0.1L×2mol/L=0.2mol,二者發(fā)生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0.1molAl完全反應消耗0.1molNaOH,故剩余0.1molNaOH,生成0.1molNaAlO2,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2mol/L HCl的溶液,當溶液中產生3.9克沉淀為氫氧化鋁的質量,若溶液中Al元素全部轉化為氫氧化鋁,則氫氧化鋁的質量=0.1mol×78g/mol=7.8g>3.9g,故Al元素沒有全部沉淀,有兩種情況:一是鹽酸不足,只有部分偏鋁酸鈉轉化氫氧化鋁沉淀,二是鹽酸過量,偏鋁酸鈉完全轉化為氫氧化鋁沉淀后,部分氫氧化鋁溶解,結合方程式計算.
解答: 解:Ⅰ.元素X、Y、Z、E、M、N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核外電子總數之比為3:4,可推知Y為O元素;M元素與Y元素能形成化合物MY2和化合物MY3,化合物MY2中兩種元素質量分數相同,則M為S元素;N-、Z+、X+的半徑逐漸減小,可知X、Z處于ⅠA族,N處于ⅦA族,結合原子序數可知,Z為Na、N為Cl,化合物XN在常溫下為氣體,則X為H元素;E、Z、N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能反應,應是氫氧化鋁與強酸、強堿反應,故E為Al,
(1)Z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NaOH,由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構成,其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
(2)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H<0,
①恒溫恒容下,甲容器通入1mol SO2和1mol O2單質,乙容器通入1molSO 3和0.5mol O2單質,二者得到相同的平衡狀態(tài),平衡時,甲中SO2的轉化率與乙中SO3的分解率之和為1,但甲、乙起始反應溫度相同,兩容器均和外界無熱量交換,甲中為溫度升高,乙中溫度降低,乙中所到達的平衡可以等效為在甲平衡的基礎上降低溫度,三氧化硫的分解率比與甲中等溫度到達平衡的分解率低,若平衡時,甲中MY2的轉化率為a,乙中MY3的分解率為b,則:a+b<1,
故答案為:<;
②A.v(Y2)=2v(MY3),速率之比不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反應為到達平衡,故A錯誤;
B.恒容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故B錯誤;
C.平衡時二氧化硫與三氧化硫的濃度與轉化率有關,平衡時二者濃度不一定相等,故C錯誤;
D.隨反應進行總物質的量減小,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說明到達平衡,故D正確;
E.絕熱條件下,甲容器內溫度升高,容器內溫度不變,說明到達平衡,故E正確;
F.SO2和O2的起始物質的量之比不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二者質量比隨反應進行發(fā)生變化,故二者質量比不變,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F正確,
故答案為:DEF;
(3)2.7克Al的物質的量為0.1mol,100ml 2mol/L NaOH溶液中n(NaOH)=0.1L×2mol/L=0.2mol,二者發(fā)生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0.1molAl完全反應消耗0.1molNaOH,故剩余0.1molNaOH,生成0.1molNaAlO2,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2mol/L HCl的溶液,當溶液中產生3.9克沉淀為氫氧化鋁的質量,若溶液中Al元素全部轉化為氫氧化鋁,則氫氧化鋁的質量=0.1mol×78g/mol=7.8g>3.9g,故Al元素沒有全部沉淀,有兩種情況:一是鹽酸不足,只有部分偏鋁酸鈉轉化氫氧化鋁沉淀,二是鹽酸過量,偏鋁酸鈉完全轉化為氫氧化鋁沉淀后,部分氫氧化鋁溶解,
3.9g氫氧化鋁的物質的量=
3.9g
78g/mol
=0.05mol,
①鹽酸不足,只有部分偏鋁酸鈉轉化氫氧化鋁沉淀,則:
    NaOH+HCl=NaCl+H2O
0.1mol  0.1mol
NaAlO2+HCl+H2O=Al(OH)3↓+NaCl,
      0.05mol   0.05mol
故HCl總物質的量=0.1mol+0.05mol=0.15mol,消耗鹽酸的體積=
0.15mol
2mol/L
=0.075L=75mL;
②鹽酸過量,偏鋁酸鈉完全轉化為氫氧化鋁沉淀后,部分氫氧化鋁溶解,則:
NaOH+HCl=NaCl+H2O
0.1mol  0.1mol
NaAlO2+HCl+H2O=Al(OH)3↓+NaCl,
0.1mol 0.1mol  0.1mol
       Al(OH)3+3HCl=AlCl3+3H2O
(0.1-0.05)mol  3×(0.1-0.05)mol
故HCl總物質的量=0.1mol+0.1mol+3×(0.1-0.05)mol=0.35mol,消耗鹽酸的體積=
0.35mol
2mol/L
=0.175L=175mL,
故答案為:75mL或175mL;
點評:本題綜合較強,涉及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化學平衡、化學方程式計算,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10.00mL0.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NaOH溶液,溶液PH值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HA是弱酸
B、c點時,V=10.00ml
C、b點表示的溶液中:2c(Na+)=c(A-)+c(HA)
D、b、c、d點表示的溶液中c(Na+)+c(H+)=c(A-)+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與預期實驗目的或所得實驗結論一致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目的或結論
A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氣體,出現黑色沉淀H2S的酸性比H2SO4
B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攪拌一段時間后過濾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C蔗糖溶液中加入幾滴稀硫酸,水浴加熱幾分鐘,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水浴加熱,未出現紅色沉淀蔗糖未水解
DC2H5OH與濃硫酸170℃共熱,制得的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檢驗制得氣體是否為乙烯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面的反應路線及所給信息填空:

(1)A的結構簡式是
 
,名稱是
 

(2)①的反應類型
 
    ②的反應類型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是分子,C、D是離子,固體甲由C、D離子構成,A、C含有10個電子,B、D含有18個電子,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

(1)A的分子式是
 
,B的分子式是
 
,甲的化學式是
 
;
(2)C的離子符號是
 
,D離子的電子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R、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單質為密度最小的氣體,Y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和R同主族,可組成共價化合物RY2,Z 能與冷水劇烈反應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X在W中燃燒,產物溶于水得到一種強酸.請回答下列問題:
(1)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Z、R、W三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
 
.(填化學式)
(2)X、Y、Z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價鍵又含有離子鍵的有
 
、
 
.(填化學式)
(3)X和Y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極性共價鍵又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是
 
(填化學式).此化合物可將堿性工業(yè)廢水中的CN-氧化為碳酸鹽和氨,相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Y、Z、R三種元素組成的鹽,R的質量分數為40.5%,其水溶液與W單質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短周期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B、D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2,二者可形成DB2、DB3兩種分子,DB2具有漂白性.回答下列問題:
 AB
C D
(1)A的氫化物的電子式是
 

(2)請寫出能證明C、D非金屬性強弱的化學方程式
 

(3)硒(Se)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與元素B、D同一主族,該族第2~5周期元素單質分別與H2反應生成1mol氣態(tài)氫化物對應的熱量變化如下,其中能表示生成1mol硒化氫所對應的熱量變化是
 
(選填字母編號).
a.吸收99.7kJb.吸收29.7kJc.放出20.6kJd.放出241.8
(4)DB2通過下列工藝流程可制化工業(yè)原料H2DB4和清潔能源H2

已知:
化學式Ag2SO4AgBr
溶解度(g)0.7968.4×10-6
①為檢驗分離器的分離效果,取分離后的H2DB4溶液于試管,向其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至充分反應,若觀察到
 
,證明分離效果較好.
②在原電池中,負極發(fā)生的反應式為
 

③在電解過程中,電解槽陰極附近溶液pH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④將該工藝流程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該生產工藝的優(yōu)點有
 
(答一點即可);缺點有
 
(答一點即可).
(5)溴及其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醫(yī)藥、農藥、纖維、塑料阻燃劑等,回答下列問題:海水提溴過程中,向濃縮的海水中通入
 
,將其中的Br-氧化,再用空氣吹出溴;然后用碳酸鈉溶液吸收溴,溴歧化為Br-和BrO
 
-
3
,其離子方程式為
 

(6)CuBr2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uBr2(s)═2CuBr(s)+Br2(g)△H=+105.4kJ/mol
在密閉容器中將過量CuBr2于487K下加熱分解,平衡時p(Br2)為4.66×103 Pa.
①如反應體系的體積不變,提高反應溫度,則p(Br2)將會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②如反應溫度不變,將反應體系的體積增加一倍,則p(Br2)的變化范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三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數,而B的核電荷數比A大1,C原子的電子總數比B原子的電子總數多4; 1molA的單質跟足量鹽酸反應,可置換出標準狀況下22.4L的H2,這時A轉變?yōu)榕c氖原子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試請回答:
(1)用電子式表示A和C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為
 
;
(2)B離子的電子式是
 
,與B的離子具有相同電子數的分子中,有一種分子可與鹽酸化合生成鹽,該分子的電子式是
 

(3)周期表中與C上下相鄰的同族元素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中,沸點最高的是
 
,(填氫化物化學式),原因是
 
;
(4)寫出B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丙烯酰胺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的中間體.它的球棍模型如圖所示:(圖中球與球之間連線表示單鍵或雙鍵,不同顏色球表示不同原子:C、H、O、N)
(1)丙烯酰胺的結構簡式為
 
,該分子一定條件下能顯堿性,請寫出能使其體現該性質的官能團的名稱
 

(2)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種合成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寫出由丙烯酰 胺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化學方程式
 

(3)工業(yè)上生產丙烯酰胺的方法之一是(反應均在一定條件下進行):
CH≡CH
CH2=CHCN
丙烯酰胺
反應I和反應II都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應,反應I所需另一反應物的分子式為
 
,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