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堿金屬的兩種碳酸鹽和堿土金屬(MgCa等二價金屬)的一種不溶性碳酸鹽組成的混合物。取7.560 g該混合物與過量鹽酸完全反應,放出CO2體積為1.344 L(標準狀況)。另取等質(zhì)量的原混合物加水攪拌,可濾出不溶性鹽1.420 g。取過濾后濾液的體積,向其中緩慢滴加濃度為0.2500 mol/L的鹽酸,并同時記錄放出的CO2的體積(標準狀況)和消耗鹽酸的體積,得到如圖所示的曲線。通過計算,確定這兩種堿金屬碳酸鹽的化學式。

 

答案:
解析:

(1)按圖分析,堿金屬碳酸鹽中:

    n(CO)=0.2500×0.012×10=0.03(mol),

    n(HCO)=×0.03=0.02(mol)。

    由濾出的1.420 g不溶物(堿土金屬難溶鹽)可計算出兩種堿金屬碳酸鹽的質(zhì)量為:

    7.561.42=6.14(g)。

(2)設堿金屬的兩種碳酸鹽中堿金屬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xy,則:

    (2x+60)×0.03+(y+61)×0.02=6.14

    (2y+60)×0.03+(x+61)×0.02=6.14。

    經(jīng)整理,得:2x+y=156x+3y=156。

    顯然,x=y,解之,x=y=39。此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鉀元素的數(shù)據(jù),不可能是其他堿金屬(Li、Na、RbCs、Fr)。

(3)所以兩種堿金屬的碳酸鹽,一種為K2CO3(0.03 mol),另一種為KHCO3(0.02 mol)

 


提示:

7.560 g混合物與足量鹽酸反應后放出1.344 L CO2,可知總的混合物中碳酸鹽的物質(zhì)的量為:n=1.344/22.4=0.06(mol)

    由圖分析知,開始加鹽酸時并未放出CO2,至加到12 mL鹽酸后才逸出CO2,可見加入12 mL鹽酸之前反應為:H++CO=HCO

    其后,由加12 mL32 mL(共20 mL)鹽酸均有放出,反應為:HCO+H+=↑+

    據(jù)此,由前12 mL耗酸量可求出堿金屬碳酸鹽的物質(zhì)的量,由總CO物質(zhì)的量之差求得HCO的堿金屬酸式鹽的物質(zhì)的量。此后由題給數(shù)據(jù)求出堿金屬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最后得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物理教研室 題型:022

今有堿金屬的兩種碳酸鹽和第ⅡA族金屬的一種不溶性碳酸鹽組成的混合物,取其7.560g與過量鹽酸完全反應,放出CO2體積為1.344L(標況),另取等質(zhì)量的原混合物,加水攪拌可濾出不溶性鹽1.420g

(1)取過濾后液體體積的1/10,向其中緩慢滴加濃度為0.2500mol·L-1的鹽酸,并同時記錄放出的CO2體積(標準狀況)和消耗鹽酸的體積,得到如圖的曲線,確定這兩種堿金屬碳酸鹽的化學式.

(2)將濾出的不溶性碳酸鹽(1.420g)投入到濃度為2.500mol·L-1的鹽酸中,當完全反應時耗去鹽酸16.00mL.試計算確定原不溶性碳酸鹽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物理教研室 題型:022

今有堿金屬的兩種碳酸鹽和堿土金屬(Mg、Ca等二價金屬)的一種不溶性碳酸鹽組成的混合物。取7.560 g該混合物與過量鹽酸完全反應,放出CO2體積為1.344 L(標準狀況)。另取等質(zhì)量的原混合物加水攪拌,可濾出不溶性鹽1.420 g。取過濾后濾液的1/10體積,向其中緩慢滴加濃度為0.2500 mol/L的鹽酸,并同時記錄放出的CO2的體積(標準狀況)和消耗鹽酸的體積,得到如圖所示的曲線。通過計算,確定這兩種堿金屬碳酸鹽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物理教研室 題型:038

今有堿金屬的兩種碳酸鹽和堿土金屬(Mg、Ca等二價金屬)的一種不溶性碳酸鹽組成的混合物。取7.560 g該混合物與過量鹽酸完全反應,放出CO2體積為1.344 L(標準狀況)。另取等質(zhì)量的原混合物加水攪拌,可濾出不溶性鹽1.420 g。取過濾后濾液的體積,向其中緩慢滴加濃度為0.2500 mol/L的鹽酸,并同時記錄放出的CO2的體積(標準狀況)和消耗鹽酸的體積,得到如圖所示的曲線。通過計算,確定這兩種堿金屬碳酸鹽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今有堿金屬的兩種碳酸鹽組成的混合物6.14g,加水溶解后,取所得溶液的十分之一,向其中緩慢滴加一定濃度的鹽酸,并同時記錄放出CO2的體積(標準狀況)和消耗鹽酸的體積,得到右圖所示的曲線。試計算:

(1)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所滴加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3)確定這兩種堿金屬碳酸鹽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