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
I.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存在轉(zhuǎn)化關系:
(1)若甲、乙均為空氣主要成分,甲所含元素的簡單陰離子的結(jié)構示意圖為 。
(2)若乙是生活常見金屬單質(zhì),丙→丁的離子方程式為 。
(3)若丙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則丙的化學式為 (任寫1種)。
II.一定溫度下,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投入0.5 mol PCl5(g),存在平衡:PCl5(g)PCl3(g)+ Cl2(g)。反應過程中測得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
時間 | n(PCl5)/mol | n(PCl3)/mol | n(Cl2)/mol |
0 | 0.5 | 0 | 0 |
t1 | 0.45 | ||
t2 | 0.1 | ||
t3 | 0.4 |
(4)t1時刻,測得反應吸收的熱量為a kJ。PCl3(g)與Cl2(g)反應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5)t2時:v正 v逆(填“>”、“<”或“=”)。
(6)相同溫度下,改為往容器中投入0.2 mol PCl5(g)、0.2 mol PCl3(g)、0.1 mol Cl2(g),到達平
衡前,PCl5的物質(zhì)的量將 (填“增大”、“減小”、“不變”)。
(15分)
(1) 2分
(2)2Fe3++ Fe = 3Fe3+ 3分
(3)Al(OH)3、NaHCO3等合理答案 2分
(4)PCl3(g)+ Cl2(g) PCl5(g) △H = -20akJ/mol 3分
(5)= 2分
(6)增大
【解析】
試題分析:(1)若甲、乙是空氣的主要成分,則為氮氣和氧氣,甲是氮氣與氧氣反應生成NO,NO再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丁是二氧化氮,則甲中N元素的陰離子是N3-,核外電子數(shù)是10,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是7,則離子結(jié)構示意圖為;
(2)若乙是生活常見金屬單質(zhì),根據(jù)該流程圖可判斷該金屬為變價金屬,所以乙為Fe,則甲是氯氣,丙是氯化鐵,丁是氯化亞鐵,氯化鐵與Fe反應生成氯化亞鐵,離子方程式是2Fe3++ Fe = 3Fe3+;
(3)丙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則兩性物質(zhì)中氫氧化鋁具備此性質(zhì),則甲是氯化鋁,乙是氫氧化鈉,丙是氫氧化鋁,丁是偏鋁酸鈉;其次還有碳酸氫鈉也具有此性質(zhì),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氫氧化鈉,丙是碳酸氫鈉,丁是碳酸鈉,所以丙的化學式可以是Al(OH)3、NaHCO3等;
(4)t1時刻,消耗PCl5的物質(zhì)的量是0.5-0.45=0.05mol,則消耗1molPCl5時反應吸收的熱量是akJ/0.05=20akJ,PCl3(g)與Cl2(g)反應與PCl5的分解反應是互逆的,則反應熱互為相反數(shù),所以PCl3(g)與Cl2(g)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PCl3(g)+ Cl2(g) PCl5(g) △H = -20akJ/mol;
(5)t2時,PCl3的物質(zhì)的量是0.1mol,則PCl5的物質(zhì)的量是0.5-0.1=0.4mol,與t3時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說明t2時刻為平衡狀態(tài),所以v正= v逆;
(6)根據(jù)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PCl5的平衡濃度是0.4molmol/L、PCl3(g)與Cl2(g)的平衡濃度是0.1mol/L,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0.12/0.4=0.025,相同溫度下,改為往容器中投入0.2 mol PCl5(g)、0.2 mol PCl3(g)、0.1 mol Cl2(g),則Qc=0.1×0.2/0.2=0.1>K,所以反應逆向進行,PCl5的物質(zhì)的量將增大。
考點:考查物質(zhì)推斷,反應速率的計算,平衡常數(shù)的應用,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考點分析: 考點1: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移動 考點2:無機框圖推斷 試題屬性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六校高三3月聯(lián)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溶液中含有下列8種離子中的5種(忽略水的電離及離子的水解):K+、Cu2+、Al3+、Fe2+、Cl-、CO32-、NO3-、SO42-,且5種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為了進一步探究該水溶液的組成,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用鉑絲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無紫色火焰。
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鹽酸,有無色氣體生成,該無色氣體遇空氣變成紅棕色。
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據(jù)上述實驗,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A.無法確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u2+離子
B.原溶液中不含K+、Al3+、CO32-等離子
C.根據(jù)步驟②只能確定溶液中一定存在NO3-離子
D.步驟③所得到的白色沉淀共有2種鋇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懷化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纖維和用于光纜通信的光導纖維都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B.乙醇、過氧化氫、次氯酸鈉等消毒液均可以將病毒氧化而達到消毒的目的
C.垃圾焚燒法已成為許多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垃圾焚燒產(chǎn)生的熱能發(fā)電或供熱,能較充分地利用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質(zhì)能
D.為了防止中秋月餅等富脂食品氧化變質(zhì),延長食品保質(zhì)期,在包裝袋中常放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學期摸底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下列實驗裝置和方法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圖1所示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用圖2所示裝置和方法制取氨氣
C.用圖3所示裝置和方法進行石油分餾
D.用圖4裝置和方法分離乙醇與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學期摸底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
B.用廢舊皮革生產(chǎn)藥用膠囊可以提高原子利用率
C.為防止電池中的重金屬等污染土壤和水體,應積極開發(fā)廢電池的綜合利用技術
D.提倡人們購物時不用塑料袋,是為了防止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3月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四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其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其電子層數(sh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Z | W | ||
X | Y |
A.X位于元索周期表中第3 周期、ⅢA族
B.原子半徑:X > Z > W
C.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W > Y
D.Y的最高價氧化物可以和W的最簡單氫化物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3月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 5分)X、Y為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主族序數(shù)是周期序數(shù)的兩倍,Y的原子序數(shù)比X大l.
I.若X.Y是組成蛋白質(zhì)的基礎元素。
(1)X和Y的氣態(tài)氫化物中熱穩(wěn)定性較強的是 (填寫化學式)。
(2)蛋白質(zhì)和葡萄糖都是人體需要的有機物,檢測葡萄糖存在的實驗操作與現(xiàn)象是 。
(3)已知298K時,X和XO的標準燃燒熱分別為該溫度下X轉(zhuǎn)化為X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Ⅱ.若火山口附近常存在黃色的X單質(zhì)。
(4)X2—的結(jié)構示意圖為 。
(5)工業(yè)上常用含X元素的礦石制取H2XO4,某工廠利用100噸含X 40%的礦石為原料,制得98%H2XO4溶液100噸,則H2XO4的產(chǎn)率為 。
(6)工業(yè)中常用Y2與石灰漿反應制取漂白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解釋下列過程的方程式正確的是
A.氯化鈉溶于水發(fā)生電離,電離方程式為:NaClNa+ + Cl
B.用過量氨水吸收煙道氣中的SO2:SO2+2NH3H2O===SO32+2NH4++H2O
C.工業(yè)冶煉金屬鋁:AlCl3(熔融)Al + Cl2↑
D.向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的NaOH和Na2CO3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稀鹽酸:OH+CO32+2H+===H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年級3月適應性訓練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依據(jù)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 mol H2(g)與1 mol O2(g)所具有的總能量比2 mol H2O(g) 所具有的總能量低
B.氫氣的燃燒熱為△H = -241.8 kJ·mol-1
C.液態(tài)水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O(l) == 2H2(g) + O2(g) △H = +571.6 kJ·mol-1
D.H2O(g)生成H2O(l)時,斷鍵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鍵放出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