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A. 溶液與的反應:
B. 過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偏鋁酸鈉溶液中:
C. 用氧化酸性溶液中的
D. 用稀硝酸洗滌試管內(nèi)壁的銀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0.1 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Na2A、NaHA兩溶液中,離子種類不相同
B.在溶質(zhì)物質(zhì)的量相等的Na2A、NaHA兩溶液中,陰離子總數(shù)相等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所示為800 ℃ 時A、B、C三種氣體在密閉容器中反應時濃度的變化,只分析圖形不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
A.A是反應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為0.1 mol·L-1·min-1
C.達平衡后,若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反應的方程式為:2A(g) 2B(g) +C(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小組為了研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原理】2KMnO4 + 5H 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 8H2O
【實驗內(nèi)容及記錄】
實驗編號 | 溫度/℃ | 試管中所加試劑及其用量/ mL | 溶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 min | |||
0.6 mol/L | H2O | 0.2 mol/L KMnO4溶液 | 3 mol/L | |||
1 | 20 | 3.0 | 2.0 | 3.0 | 2.0 | 4.0 |
2 | 20 | 3.0 | m | 2.5 | n | 4.8 |
3 | 20 | 3.0 | 3.0 | 2.0 | 2.0 | t1 |
4 | 30 | 3.0 | 2.0 | 3.0 | 2.0 | t2 |
(1)已知:實驗1、2、3的目的是探究KMnO4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則實驗2中m= ,
n= 。如果研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需利用實驗4和 。
(2)通過查閱已有的實驗資料發(fā)現(xiàn),該實驗過程中n(Mn2+)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右圖所示。為進行實驗探究,該小組同學通過討論提出假設:Mn2+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
①請你填寫表中空白幫助該小組同學完成實驗方案。
實驗編號 | 溫度/℃ | 試管中所加試劑及其用量/mL | 再向試管中加入少量固體 | 溶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 min | |||
0.6 mol/L | H2O | 0.2 mol/L KMnO4溶液 | 3 mol/L | ||||
5 | 20 | 3.0 | 2.0 | 3.0 | 2.0 |
| t3 |
②能說明該小組同學提出的假設成立的實驗事實是 。
(3)有人將酸性KMnO4 溶液和H 2C2O4 溶液的反應設計成原電池,則該原電池的正極反應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產(chǎn)自來水的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是常用的絮凝劑,它在水中最終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學式)。
(2)天然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稱為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3)過濾池利用了實驗室過濾原理,在實驗室過濾操作所用到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
(4)“投藥消毒”中的“藥”指漂白粉,請寫出制取漂白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5)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若A點表示25℃時水的電離達平衡時的離子濃度,B點表示100℃時水的電離達平衡時的離子濃度。
①100℃時1的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________,Kw(25℃)__________Kw(100℃)(填“>”“<”或“=”)。
②25℃時,向含100ml水的燒杯中逐漸加入一定量的冰醋酸,下列敘述正確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A. 溶液中一直存在:
B. 加入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逐漸減小,醋酸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
C. 加入過程中,溶液中所有離子濃度逐漸增大
D. 加完冰醋酸后,若升高燒杯溫度,溶液pH值降低
E. 用已知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燒杯中的醋酸溶液,測定其濃度,最好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控制適合的條件,將反應2Fe3++2I-2Fe2++I2設計成如右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
B.反應開始時,甲中石墨電極上的Fe3+被還原
C.電流計讀數(shù)為零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
D.電流計讀數(shù)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體,乙中的石墨電極為負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⑴反應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數(shù)為K1;
反應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數(shù)為K2;在不同溫度時K1、K2的值如下表:
700℃ | 900℃ | |
K1 | 1.47 | 2.15 |
K2 | 2.38 | 1.67 |
①反應CO2(g) + H2(g)CO(g) + H2O(g) △H,平衡常數(shù)為K,則△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計算可知,反應CO2(g) + H2(g)CO(g) + H2O(g)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能判斷CO2(g) + H2(g)CO(g) + H2O(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 (填序號)。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正(H2)= v逆(H2O) D.c(CO)= c(CO2)
⑵一定溫度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鐵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發(fā)生反應Fe(s)+CO2(g)FeO(s)+CO(g) △H > 0,CO2的濃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
① 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若鐵粉足量,CO2的起始濃度為2.0 mol·L-1,則平衡時CO2的濃度為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時增大的是______(填序號)。
A.升高溫度 B.增大壓強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5的鋅與稀硝酸反應,若硝酸被還原的產(chǎn)物為N2O,反應結(jié)束后鋅沒有剩余,則該反應中被還原的硝酸與未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