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條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c()=0.1 mol·L-1的溶液中:、Al3+、Cl-、

B.有大量NO存在的強酸性溶液中:、Ba2+、Fe3+、Cl-

C.由水電離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H3COO-、I-

D.能使pH試紙變紅的溶液中:ClO-、S2-、Na+、K+

 

B

【解析】A項中和Al3+發(fā)生雙水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錯誤;C項的溶液顯酸性或堿性,Al3+與OH-不能大量共存,CH3COO-與H+不能大量共存,錯誤;S2-與Cl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D項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選做題練習1(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聚酰胺—66常用于生產(chǎn)帳篷、漁網(wǎng)、降落傘及彈力絲襪等織物,可利用下列路線合成:

 

(1)能與銀氨溶液反應的B的同分異構體的結(jié)構簡式為                 ,

(2)D的結(jié)構簡式為            ,①的反應類型為             ,

(3)為檢驗D中的官能團,所用試劑包括NaOH水溶液及           ,

(4)由F和G生成H的反應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A.濃鹽酸與鐵屑反應:2Fe+6H+=2Fe3++3H2↑

B.鈉與CuSO4溶液反應: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與稀H2SO4反應:CO32-+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離子大量共存與推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分子或離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是

A.銀氨溶液: Na+、K+、NO3-、NH3·H2O

B.空氣: C2H2、CO2、SO2、NO

C.氫氧化鐵膠體: H+、K+、S2-、Br-

D.高錳酸鉀溶液: H+、Na+、SO42-、葡萄糖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離子共存(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溶解Al2O3的溶液:Na+、K+、、

B.0.1 mol·L-1Ca(ClO)2溶液:K+、Na+、I-、Cl-

C.能使甲基橙顯紅色的溶液:K+、Fe2+、Cl-、

D.加入KSCN顯紅色的溶液:Na+、Mg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碳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質(zhì)(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生鐵中含碳和硫等元素;瘜W興趣小組對某生鐵樣品進行了探究。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Ⅰ.生鐵中碳和硫元素的定性檢驗

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填接口字母代號)可以實現(xiàn)碳和硫元素的檢驗。

 

(1)儀器X的名稱是   ;裝置③⑤中試劑相同,裝置④中盛放的試劑是   。(2)寫出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如果撤除裝置③④⑤,能否確認生鐵樣品中碳元素的存在?    ,理由是                    。Ⅱ.生鐵中碳、硫質(zhì)量分數(shù)的測定

(4)甲同學認為,以上裝置可以粗略測定樣品中碳的含量。稱取樣品w1 g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得裝置⑥中生成的沉淀為w2 g,該樣品中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用含w1、w2的式子表示)。(5)乙同學認為,待一定量樣品充分反應后,向裝置④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根據(jù)沉淀質(zhì)量可以計算樣品中硫的質(zhì)量分數(shù),此方案測得的結(jié)果   (填“偏大”或“偏小”);若要提高硫元素含量的測定精度,在不改變實驗原理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的一種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蓋斯定律及其應用(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在焙燒爐中發(fā)生反應:

①Fe2O3(s)+3C(s) ===2Fe(s)+3CO(g) ΔH=-492.7 kJ·mol-1

②3CO(g)+Fe2O3(s) ===2Fe(s)+3CO2(g) ΔH=+25.2 kJ·mol-1

則2Fe2O3(s)+3C(s) ===4Fe(s)+3CO2(g) ΔH= kJ·mol-1。

(2)天然氣(以甲烷計)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用途廣泛。甲烷蒸汽轉(zhuǎn)化法制H2的主要轉(zhuǎn)化反應如下:

CH4(g)+H2O(g) ===CO(g)+3H2(g) ΔH=+206.2 kJ·mol-1

CH4(g)+2H2O(g) ===CO2(g)+4H2(g) ΔH=+165.0 kJ·mol-1

上述反應所得原料氣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劑中毒,必須除去。工業(yè)上常采用催化劑存在下CO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易除去的CO2,同時又可制得等體積的氫氣的方法。此反應稱為一氧化碳變換反應,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鹽類水解的概念與離子濃度大小比較(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化合物WX能抑制水的電離;衔颵2Z能促進水的電離,則Y元素是

A. Na  B. F  C. Li D.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甲烷、乙烯及其同系物、苯及其同系物(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符合下列條件的烴的一氯代物共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①分子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之比為21:2;②含一個苯環(huán);③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于150。

A.2種        B.3種C.4種    D.5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