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用惰性電極電解下列電解質溶液的電極反應式及電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g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到目前為止,由化學能轉變?yōu)闊崮芑螂娔苋匀皇侨祟愂褂米钪饕哪茉础?/p>
(1)化學反應中放出的熱能(焓變,ΔH)與反應物和生成物在反應過程中斷鍵和形成新鍵過程中吸收和放出能量的大小有關。
已知:H2(g)+Cl2(g)====2HCl(g) ΔH=-185 kJ·mol-1,斷裂1 mol H—H鍵吸收的能量為436 kJ,斷裂1 mol Cl—Cl鍵吸收的能量為247 kJ,則形成1 mol H—Cl鍵放出的能量為_________。
(2)燃料燃燒將其所含的化學能轉變?yōu)槲覀兯枰臒崮堋R阎?/p>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②C(s,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
③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標準狀況下22.4 L氫氣和甲烷的混合氣體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反應放出588.05 kJ的熱量,原混合氣體中氫氣的質量是__________。根據以上三個熱化學方程式,計算C(s,石墨)+2H2(g)====CH4(g)的反應熱ΔH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
(1)H2(g)+O2(g)===H2O(g) ΔH1=a kJ·mol-1
(2)2H2(g)+O2(g)===2H2O(g) ΔH2=b kJ·mol-1
(3)H2(g)+O2(g)===H2O(l) ΔH3=c kJ·mol-1
(4)2H2(g)+O2(g)===2H2O(l) ΔH4=d kJ·mol-1
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如圖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1硫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硫酸溫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另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
③將NaOH溶液倒入小燒杯中,設法使之混合均勻,測出混合液最高溫度。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數(shù)值為57.3 kJ·mo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______(從下列選出)。
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是______(從下列選出)。
A.用溫度計小心攪拌
B.揭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
C.輕輕地振蕩燒杯
D.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
(4)實驗數(shù)據如下表:
①請?zhí)顚懴卤碇械目瞻祝?/p>
溫度 實驗次數(shù) | 起始溫度t1℃ | 終止溫 度t2/℃ | 溫度差平均值(t2-t1) /℃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5 |
2 | 27.0 | 27.4 | 27.2 | 32.3 |
3 | 25.9 | 25.9 | 25.9 | 29.2 |
4 | 26.4 | 26.2 | 26.3 | 29.8 |
②近似認為0.55 mol·L-1 NaOH溶液和0.25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1·℃-1。則中和熱Δ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③上述實驗數(shù)值結果與57.3 kJ·mol-1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____________。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H2SO4溶液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用電解原理說明的問題是( )
①電解是把電能轉變成化學能、陔娊馐腔瘜W能轉變成電能、垭娊赓|溶液導電是化學變化,金屬導電是物理變化、懿荒茏园l(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通過電解的原理可以實現(xiàn)、萑魏稳芤罕浑娊鈺r,必須導致氧化還原反應的發(fā)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從該圖中,我們獲取的相關信息中錯誤的是( )
A.該元素的名稱是鈉
B.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11
C.該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22.99%
D.該元素的元素符號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成功合成了118號超重元素,并觀察到其存在了不到1毫秒時間。該元素符號為:Uuo,質量數(shù)為293,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元素原子核外含有118個電子,核內有175個中子
B.該元素屬于第7周期
C.該元素一定是一種金屬元素
D.該元素位于0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施羅克等人發(fā)現(xiàn),金屬鉬的卡賓化合物可以作為非常有效的烯烴復分解催化劑。工業(yè)上冶煉鉬的化學原理為
①2MoS2+7O2====2MoO3+4SO2;
②MoO3+2NH3·H2O====(NH4)2MoO4+H2O;
③(NH4)2MoO4+2HCl====H2MoO4↓+2NH4Cl;
④H2MoO4MoO3+H2O;
⑤用還原劑將MoO3還原成金屬鉬。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①和⑤都屬于置換反應
B.進行②③④步反應的目的是提純MoO3
C.在反應①中Mo和S均被氧化
D.利用H2、CO和鋁分別還原等量的MoO3,消耗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不是由加成反應引起的是 ( )
A.苯中加溴水振蕩,溴水層褪色
B.烯烴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褪色
C.乙烯在一定條件下生成乙烷
D.苯轉化為環(huán)己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