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氣,對減輕溫室效應、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
已知:
反應I:CO2(g)+CH4(g)?2CO(g)+2H2(g)△H1
反應II:CO2(g)+H2(g)?CO(g)+2H2O(g)△H2=+41KJ•mol-1
反應III:CH4(g)+H2O(g)+?CO(g)+3H2(g)△H3=+206KJ•mol-1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I的△H1=+247•mol-1,反應III在高溫(填“低溫”、“高溫”或“任何溫度”)自發(fā)進行.
(2)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CO2用于CH4各2mol,在一定條件下僅發(fā)生反應I,測得CO2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溫度的關系如,1所示.
①年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D(選填編號).
A.V(H2)=V(CO2)  B.CO與H2的物質的量之比保持不變  C.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變  D.容器內壓強不變
②據圖1可知,T1、T2、T3由打到小的順序為T1>T2>T3
③在壓強為400KPa、T2℃的條件下,該反應6min時達到平衡點X,則用H2表示該反應的速率為0.2mol•L-1•min-1.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為12.96.
④如圖2,畫出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保持T2℃,從通入CO2和CH4開始,隨壓強不斷增大(壓縮容器體積,各物質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CH4的物質的量變化的曲線示意圖.
⑤下列措施中能夠提高該反應體系中CO2捕獲量的是AC.(不考慮溶解吸收)
A.向該反應體系中加入K2CO3溶液
B.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
C.從反應體系中分離出H2和CO
D.向該反應體系中加入NH4Cl溶液

分析 (1)反應II和反應III加和可以得到反應Ⅰ,根據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的焓變;根據反應自發(fā)進行的判據△H-T△S<0來回答;
(2)①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不變,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發(fā)生變化分析;
②根據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來回答判斷;
③根據三行式借助v=$\frac{△c}{△t}$來計算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常數;
④從通入CO2和CH4開始,隨壓強不斷增大,CH4的物質的量逐漸增大,但是達到化學平衡以后,甲烷的物質的量逐漸減。
⑤根據條件的變化硅二氧化碳的量的影響來回答.

解答 解:(1)應II和反應III嘉禾可以得到反應Ⅰ,根據蓋斯定律,反應CO2(g)+CH4(g)?2CO(g)+2H2(g)△H1=41KJ•mol-1+206KJ•mol-1=+247•mol-1
,反應III的焓變△H>0,△S>0,要使得△H-T△S<0,則需要在高溫下進行反應,故答案為:+247•mol-1;高溫;
(2)①AV(H2)=V(CO2),說明正逆反應速率是相等的,達到了平衡,故A正確;
B.CO與H2的物質的量之比保持不變,不能說明達到了平衡,故B錯誤;
C.容器內氣體的密度等于質量和體積的比值,質量和體系的體積始終不變,所以密度始終是定值,即密度不變不一定平衡,故C錯誤錯;
D.反應是前后氣體的體積變化的反應,所以當容器內壓強不變,達到了平衡,故D正確,故選AD.
②反應CO2(g)+CH4(g)?2CO(g)+2H2(g)△H1=+247•mol-1是吸熱反應,溫度越高,平衡正向移動,二氧化碳的轉化率越大,根據圖示,壓強恒定,溫度大小順序是:T1>T2>T3,故答案為:T1>T2>T3
③在壓強為400KPa、T2℃的條件下,該反應6min時,
         CO2(g)+CH4(g)?2CO(g)+2H2(g)
初始濃度:1        1        0        0
變化濃度:0.6      0.6      1.2      1.2
平衡濃度:0.4        0.4     1.2      1.2
用H2表示該反應的速率為$\frac{1.2mol/L}{6min}$=0.2mol•L-1•min-1,反應的平衡常數K=$\frac{1.{2}^{2}×1.{2}^{2}}{0.4×0.4}$=12.96,故答案為:0.2mol•L-1•min-1;12.96;
④從通入CO2和CH4開始,隨壓強不斷增大,CH4的物質的量逐漸增大,但是達到化學平衡以后,甲烷的物質的量逐漸減小,即如圖所示:,故答案為:;
⑤A.向該反應體系中加入K2CO3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反應,符合題意,故正確;
B.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會使得平衡逆向移動,不符合題意,故錯誤;
C.從反應體系中分離出H2和CO,可以促使更多二氧化碳參與反應被消耗,故正確;
D.向該反應體系中加入NH4Cl溶液,不會引起二氧化碳量的變化,故錯誤.
故選AC.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學生化學反應焓變的計算、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計算以及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等知識,屬于綜合知識的和考察,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室溫下,下列溶液的離子濃度關系式正確的是( 。
A.pH=a的氨水溶液,稀釋10倍后,其pH=b,則a=b+1
B.pH=10的Na2CO3溶液:c(Na+)>c(CO32-)>c(HCO3-)>c(OH-)>c(H+
C.pH=2的H2C2O4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frac{1}{2}$c(C2O42-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種溶液的c(Na+):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變化過程,屬于放熱過程的是( 。
①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谒釅A中和反應、蹪釮2SO4稀釋 ④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軭2在Cl2中燃燒 ⑥NH4Cl晶體與Ba(OH)2•8H2O混合攪拌.
A.②③④⑥B.①②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X、Y代表兩種非金屬元素,下列能說明非金屬性X比Y強的是( 。
A.還原性X-強于Y2-
B.X的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含氧酸的酸性強
C.X的單質X2能將Y的陰離子Y2-氧化,并發(fā)生置換反應
D.X的氫化物比Y的氫化物沸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下列6種固態(tài)物質:①P4 ②SiO2 ③NH4Cl ④NaF ⑤CO2(干冰)⑥金剛石,回答下列問題:
(1)熔化時不需要破壞化學鍵的化合物是⑤(填序號,下同)
(2)熔化時需要破壞共價鍵的單質是⑥
(3)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物質中的離子鍵最強的是( 。
A.KClB.CaCl2C.MgOD.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變化中,原物質分子內共價鍵被破壞,同時有離子鍵生成的是( 。
A.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B.氯化氫溶于水
C.氯化氫與氨反應D.鋅與稀硫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氯氣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查閱資料得知,漂白粉與硫酸反應可制取氯氣,化學方程式為:Ca(ClO)2+CaCl2+2H2SO4 $\frac{\underline{\;\;△\;\;}}{\;}$2CaSO4+2Cl2↑+2H2O
他們利用該反應設計如圖所示制取氯氣并驗證其性質的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A部分的裝置是b (填標號).

(2)裝置B中產生的現象為淀粉KI溶液變藍.
(3)請設計實驗驗證裝置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取樣,加HCl,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試樣中Na2SO3已被氧化.
(4)寫出D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5)該實驗存在明顯的缺陷,請你提出改進的方法實驗缺少尾氣處理裝置,應在D后增加一個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
(6)若將上述裝置改為制取SO2并分別驗證SO2的漂白性、氧化性和還原性等性質.
B中品紅溶液褪色,則說明產生的氣體為SO2; C中Na2S溶液出現淡黃色沉淀;D中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溶液褪色,說明SO2有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已知檸檬酸僅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其分子量不超過200,其中含氧元素58.3%.通過計算并寫出檸檬酸的分子式C6H8O7
(2)已知某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9H10O3且具有下列性質:
①該物質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無色無味氣體.
②16.6g該物質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可生成氫氣2.24L(已折算成標準狀況).該有機物的結構可能6種,請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