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Q、X、W、Y、Z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號的元素,處于前四周期,其中X、W同周期,Q、W同主族:
①Q(mào)、W同主族,電負性Q>W(wǎng),W原子序數(shù)較大,X、Y原子的價層電子構型為nS
1,處于ⅠA族,X的電負性較大,則X的原子序數(shù)較小,由于X、W同周期,可知Q處于第二周期,X、W處于第三周期,Y處于第四周期,故X為Na、Y為K;
②X、Y、Z可與W形成XW、YW、ZW化合物,則W表現(xiàn)-1價,YW中陽離子與陰離子電子層結構相同,則W為Cl、故Q為F元素,化合物ZW中Z表現(xiàn)+1價,ZW中陽離子的最外層3d軌道無單電子,則Z
+離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故Z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29,則Z為Cu,
(1)Q為F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9,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
,
故答案為:
;
(2)NaCl、KCl都屬于離子晶體,Na
+離子半徑小于K
+離子半徑,NaCl的晶格能大于KCl晶格能,故NaCl的熔點較高,
故答案為:熔點NaCl>KCl,原因是:Na
+離子半徑小于K
+離子半徑,NaCl的晶格能大于KCl晶格能;
(3)Z為Cu元素,核外電子排布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
104s
1;灼燒化合物CuCl
2火焰發(fā)出綠色的光,燃燒時,銅離子中的基態(tài)電子獲得能量,從內(nèi)層軌道躍遷到外層另一軌道,躍遷到新軌道的電子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狀態(tài),它隨即會跳回到原軌道,并向外界釋放能量(光能)而發(fā)光,
故答案為:3d
104s
1;燃燒時,銅離子中的基態(tài)電子獲得能量,從內(nèi)層軌道躍遷到外層另一軌道,躍遷到新軌道的電子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狀態(tài),它隨即會跳回到原軌道,并向外界釋放能量(光能)而發(fā)光;
(4)由CuCl的晶胞結構可知,與Cl
-離子周圍最近的陽離子有4個,構成四面體結構;CuCl晶胞中Cu原子數(shù)目為4,Cl原子數(shù)目為4個,則晶胞的質(zhì)量為
4×99.5g?mol-1 |
6.02×1023mol-1 |
,晶體的密度為a g?cm
-3,則晶胞的體積=
4×99.5g?mol-1 | 6.02×1023mol-1 |
|
ag?cm-3 |
=
4×99.5g?mol-1 |
ag?cm-3×6.02×1023mol-1 |
,
故答案為:4;
4×99.5g?mol-1 |
ag?cm-3×6.02×1023mol-1 |
;
(5)Q的氣態(tài)氫化物為HF,由于HF分子之間通過氫鍵結合成(HF)
n,溫度越高氫鍵破壞程度越大,HF聚合程度越小,測量的摩爾質(zhì)量越接近HF,故不同溫度下測量HF的摩爾質(zhì)量不同,
故答案為:由于HF分子之間通過氫鍵結合成(HF)
n,溫度越高氫鍵破壞程度越大,HF聚合程度越小,測量的摩爾質(zhì)量越接近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