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次數(shù) | 待測液體積(mL) | 標準NaOH溶液讀數(shù)記錄(mL) | |
滴定前讀數(shù) | 滴定后讀數(shù) | ||
第一次 | 20.00 | 0.40 | 20.40 |
第二次 | 20.00 | 4.00 | 24.00 |
第三次 | 20.00 | 2.00 | 24.10 |
化學式 | AgCl | AgBr | AgI | Ag2S | Ag2CrO4 |
顏色 | 白色 | 淺黃色 | 黃色 | 黑色 | 紅色 |
Ksp | 2.0×10-10 | 5.4×10-13 | 8.3×10-17 | 2.0×10-48 | 2.0×10-12 |
分析 I.(1)根據(jù)溶液中顏色變化判斷終點;
(2)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由酸性變中性;
(3)先判斷數(shù)據(jù)的合理性,求出標準NaOH溶液體積,然后依據(jù)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求出即可;
II.(1)氯氣與碘化鉀反應生成氯化鉀和單質(zhì)碘;碘遇淀粉會變藍色;
(2)Na2S2O3溶液顯堿性;
(3)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分析不當操作對V(標準)的影響,以此判斷濃度的誤差;
III.(1)滴定實驗是利用沉淀變色指示反應沉淀完全,在氯化銀剛好沉淀完成,再滴加硝酸銀溶液,與指示劑作用生成不同現(xiàn)象來進行判斷;測定水體中氯化物的含量,必須使氯離子完全生成白色沉淀,指示沉淀反應完全的試劑溶解性一定小于氯化銀,所以本題應在Ag+和Cl-生成AgCl沉淀后,再生成不同顏色沉淀指示沉淀終點.則指示劑的溶解度應比AgCl大來分析判斷;
(2)當兩種沉淀共存時,溶液是AgCl和AgBr的飽和溶液,溶液中$\frac{c(B{r}^{-})}{c(C{l}^{-})}$=$\frac{Ksp(AgBr)}{Ksp(AgCl)}$,依此計算.
解答 解:I.(1)根據(jù)溶液中顏色變化判斷終點,所以眼睛應觀察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故答案為:B;
(2)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由酸性變中性,再加一滴NaOH溶液顯堿性,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則達到終點的現(xiàn)象為:溶液從無色變?yōu)闇\紅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變色;
故答案為:溶液從無色變?yōu)闇\紅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變色;
(3)舍去誤差較大的數(shù)即第三組數(shù)據(jù),得出V(標準)=20.00mL,
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frac{0.2000mol/L×0.02L}{0.02L}$=0.2000mol/L,
故答案為:0.2000;
II.(1)氯氣與碘化鉀反應生成氯化鉀和單質(zhì)碘,其反應的方程式為:Cl2+KI=I2+2KCl;碘遇淀粉會變藍色,可以用淀粉作指示劑;
故答案為:Cl2+KI=I2+2KCl;淀粉;
(2)Na2S2O3溶液顯堿性,所以要用堿式滴定管盛放;故答案為:堿式滴定管;
(3)A. 配制標準Na2S2O3溶液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則標準溶液的濃度減小,滴定時,消耗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偏大,所以測定結(jié)果偏大,故A正確;
B.錐形瓶水洗后直接裝待測水樣,對測定結(jié)果無影響,故B錯誤;
C 裝標準Na2S2O3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沒有潤洗,則標準溶液的濃度減小,滴定時,消耗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偏大,所以測定結(jié)果偏大,故C正確;
D 滴定到達終點時,俯視讀出滴定管讀數(shù),讀數(shù)偏小,則消耗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偏小,所以測定結(jié)果偏小,故D錯誤;
E 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消失,消耗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偏大,所以測定結(jié)果偏大,故E正確;
故答案為:ABE;
III.(1)本題的指示劑的作用是指示出氯離子恰好沉淀完全,即讓氯離子先沉淀,沉淀完全后,再滴入硝酸銀溶液會生成一種顏色不同的沉淀來指示沉淀終點;
A.氯化銀、溴化銀、碘化銀的組成都是1:1,依據(jù)Ksp可以直接比較溶解性大小為氯化銀>溴化銀>碘化銀;隨Ksp的減小,應先出現(xiàn)碘化銀沉淀、再出現(xiàn)溴化銀,最后才沉淀氯化銀;所以不符合滴定實驗的目的和作用,不能測定氯化物的含量,故A錯誤;
B.依據(jù)A分析可知碘化銀優(yōu)先于氯化銀析出,不能測定氯化物的含量,故B錯誤;
C.硫化銀的Ksp很小,Ksp=[Ag+]2[S2-]=2.0×10-48,計算得到需要的銀離子濃度[S2-]=$\root{3}{\frac{2.0×1{0}^{-48}}{4}}$;Ksp(AgCl)=[Ag+][Cl-]=1.8×10-10,[Cl-]=$\sqrt{1.8×1{0}^{-10}}$,通過計算得出硫化銀也比氯化銀先沉淀,故C錯誤;
D.鉻酸銀的陽、陰離子個數(shù)比為2:1,可以計算相同濃度的銀離子沉淀氯離子、鉻酸根離子需要的濃度,依據(jù)Ksp計算得到,Ksp(AgCl)=[Ag+][Cl-]=1.8×10-10,Ksp(Ag2CrO4)=[Ag+]2[CrO42-]=2.0×10-12,[Cl-]=$\sqrt{1.8×1{0}^{-10}}$,[CrO42-]=$\root{3}{\frac{2×1{0}^{-12}}{4}}$;所以同濃度的銀離子需要的氯離子濃度小于鉻酸根離子濃度,說明鉻酸銀溶解度大于氯化銀;加入K2CrO4,做指示劑可以正確的測定氯化物的含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2)當兩種沉淀共存時,溶液中Ag+離子濃度相同,根據(jù)溶度積常數(shù)計算,c(Br-)=$\frac{Ksp(AgBr)}{c(A{g}^{+})}$,c(Cl-)=$\frac{Ksp(AgCl)}{c(A{g}^{+})}$,
則$\frac{c(B{r}^{-})}{c(C{l}^{-})}$=$\frac{Ksp(AgBr)}{Ksp(AgCl)}$=$\frac{5.4×1{0}^{-13}}{2.0×1{0}^{-10}}$=2.7×10-3;
故答案為:2.7×10-3.
點評 本題考查了酸堿中和滴定、氧化還原反應滴定、誤差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計算判斷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中和滴定原理和誤差分析的方法以及對Ksp的理解和應用.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 | 32 g 18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是2×6.02×1023 | |
B. | 1 mol N2和CO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總數(shù)是2×6.02×1023 | |
C. | 2.3 g Na與O2完全反應生成3.6 g產(chǎn)物時失電子數(shù)是0.1×6.02×1023 | |
D. | 1.0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銨根離子數(shù)是0.1×6.02×10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溫度高于25℃ | |
B. | 圖中a點溶液呈堿性 | |
C. | 該溫度下,0.01 mol•L-1的HCl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為10-12 mol•L-1 | |
D. | 該溫度下,等體積濃度均為0.01 mol•L-1的HCl溶液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的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混合后的溶液 | 加入的酸 | 酸的濃度/(mol•L-1) | 混合后溶液的pH |
、 | HA | 0.10 | 8.7 |
② | HB | 0.12 | 2 |
A. | HA是強酸,HB是弱酸 | |
B. | 升高溫度,溶液②中$\frac{c({B}^{-})}{c(N{a}^{+})}$增大 | |
C. | 溶液①中離子濃度的關(guān)系:c(A-)>c(Na+)>c(OH-)>c(H+) | |
D. | 溶液②中離子濃度的關(guān)系:c(Na+)+c(H+)+c(B-)=0.12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滴定次數(shù) | 鹽酸體積(mL) | NaOH溶液體積讀數(shù)(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00 | 18.10 |
2 | 20.00 | 0.00 | 16.30 |
3 | 20.00 | 0.00 | 16.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1NA | |
B. | 標準狀況下,6.72L NO2與水充分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4NA | |
C. | 28 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2n NA | |
D. | 常溫常壓下,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0.4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