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條件下,通過下列反應可以制備特種陶瓷的原料MgO: MgSO4(s)+ CO(g) MgO(s)+CO2(g)+SO2(g) ΔH>0 該反應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后,若僅改變圖中橫坐標x的值,重新達到平衡后,縱坐標y隨x變化趨勢合理的是

選項

X

Y

A

溫度

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

B

CO的物質(zhì)的量

CO2與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

C

SO2的濃度

平衡常數(shù)K

D

MgSO4的質(zhì)量(忽略體積)

CO的轉(zhuǎn)化率

 

 

A

【解析】

試題分析:A若升高溫度,則化學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即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氣體物質(zhì)的質(zhì)量增多,由于容器是容積不變,所以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增大。正確。B. CO的物質(zhì)的量增大,c(CO)增大,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c(CO2)增大,但是平衡移動消耗量遠小于加入量,所以CO2與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減小。錯誤。C. 平衡常數(shù)K只與溫度有關,而與物質(zhì)的濃度無關,所以錯誤。D. 由于MgSO4是固體。固體的質(zhì)量改變不會化學平衡,所以CO的轉(zhuǎn)化率不變。錯誤。

考點:考查化學平衡常數(shù)、化學平衡移動及物質(zhì)的密度、物質(zhì)的量的關系的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淮安市協(xié)作體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密閉燒瓶中注入NO2,在25℃時建立下列平衡:2NO2N2O4(正反應為放熱反應),若把燒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況:①顏色,②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③質(zhì)量,④壓強,⑤密度。其中不變的是

A.②④ B.③④ C.③⑤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無錫江陰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裝置的名稱:A池為 ,B池為 。

(2)鋅極為 極,電極反應式為 ;銅極為 極,電極反應式為 ;石墨棒C1為 極,電極反應式為 ;石墨棒C2附近發(fā)生的實驗現(xiàn)象為 ,反應結束后,B池溶液的pH值 。(增大、減小、不變,忽略氣體溶于水) 。

(3)當C2極析出224 mL氣體(標準狀況下),鋅的質(zhì)量 (增加或減少)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高二下學期4月階段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磷是地殼中含量較為豐富的非金屬元素,主要以難溶于水的磷酸鹽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單質(zhì)和化合物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著重要的應用。

(1)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獲得。相關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①2Ca3(PO4)2(s)+10C(s)6CaO(s)+P4(s)+10CO(g)ΔH1=+3 359.26 kJ·mol-1

②CaO(s)+SiO2(s)CaSiO3(s) ΔH2=-89.61 kJ·mol-1

2Ca3(PO4)2(s)+6SiO2(s)+10C(s)6CaSiO3(s)+P4(s)+10CO(g)ΔH3則ΔH3= kJ·mol-1。

(2)白磷中毒后可用CuSO4溶液解毒,解毒原理可用下列化學方程式表示: 11P4+60CuSO4 +96H2O20Cu3P +24H3PO4+60H2SO4 6 mol 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質(zhì)的量是 。

(3)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過H3PO4與NaOH溶液反應獲得,含磷各物種的分布分數(shù)(平衡時某物種的濃度占各物種濃度之和的分數(shù))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為獲得盡可能純的NaH2PO4,pH應控制在 ; pH=8時,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種濃度大小關系為 。

②Na2HPO4溶液顯堿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則顯酸性,其原因是 (寫離子方程式)。

(4)磷的化合物三氯氧磷()與季戊四醇()以物質(zhì)的量之比2∶1反應時,可獲得一種新型阻燃劑中間體X,并釋放出一種酸性氣體。季戊四醇與X的核磁共振氫譜如下圖所示。

①酸性氣體是 (填化學式)

②X的結構簡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高二下學期4月階段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條件下存在反應:A(g)+B(g)C(g)+D(g) ΔH<0,F(xiàn)有三個相同的2 L恒容絕熱(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密閉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A和1 mol B,在Ⅱ中充入1 mol C和1 mol D,在Ⅲ中充入2 mol A和2 mol B,500℃條件下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容器Ⅰ、Ⅱ中正反應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相同

C.容器Ⅰ中A的物質(zhì)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Ⅰ中A的轉(zhuǎn)化率與容器Ⅱ中C的轉(zhuǎn)化率之和小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高二下學期4月階段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NH4Cl(s)=NH3(g)+HCl(g)室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說明該反應的ΔH<0

B.鍍鋅鐵制品鍍層破損后,鐵制品比受損前更容易生銹,而鍍錫鐵則相反

C.對于N2(g)+3H2(g)2NH3(g),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壓縮氣體體積使壓強增大,正反應和逆反應速率以及H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均增大

D.100℃時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為5.5×10-13,說明水的電離是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8分) A、B、C、D、E、F是周期表中的前20號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A元素是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其原子的原子核內(nèi)可能沒有中子。B的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相等;C元素原子最外層p能級比s能級多1個電子;D原子p軌道上成對電子數(shù)等于未成對電子數(shù);E的常見化合價為+3;F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shù)和為4;G+的M層電子全充滿。用化學式或化學符號回答下列問題:

(1) G的基態(tài)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周期表中屬于________區(qū)。

(2) B與F形成的一種非極性分子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一種具有強還原性的氧化物分子的VSEPR模型為___________。

(3) BD2在高溫高壓下所形成的晶胞如下圖所示。該晶體的類型屬于______(選填“分子”、“原子”、“離子”或“金屬”)晶體。

(4) 設C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為甲,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乙,甲與乙反應的產(chǎn)物為丙。常溫下,有以下3種溶液:①pH=11的甲的水溶液、趐H=3的乙的水溶液 

③pH=3的丙溶液,3種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

(5) 丁、戊分別是E、F兩種元素最高價含氧酸的鈉鹽,丁、戊溶液能發(fā)生反應。當丁、戊溶液以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4混合后,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________。

(6) A和C形成的某種氯化物CA2Cl可作殺菌劑,其原理為CA2Cl遇水反應生成一種具有強氧化性的含氧酸,寫出CA2Cl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7) 往G的硫酸鹽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可生成一種配合物X,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

A.X中所含化學鍵有離子鍵、極性鍵和配位鍵

B.X中G2+給出孤對電子,NH3提供空軌道

C.組成X的元素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D.SO與PO互為等電子體,空間構型均為正四面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南京市高三9月學情調(diào)研卷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實驗化學]苯亞甲基苯乙酮俗稱查爾酮,淡黃色梭狀晶體,熔點58℃,沸點208℃(3.3kp),易溶于醚、氯仿和苯,微溶于醇。制備原理如下:

(1)制備過程中。需在攪拌下滴加苯甲酸,并控制滴加速度使反應溫度維持在25~30℃,說明該反應是(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如溫度過高時,則可采用 措施。

(2)產(chǎn)品結晶前,可以加入幾粒成品的查爾酮,其作用是。

(3)結晶完全后,需抽濾收集產(chǎn)物!闉V裝置所包含的儀器除減壓系統(tǒng)外還有、(填儀器名稱)。

(4)獲得的深色粗產(chǎn)品加入活性炭,用95%乙醇重結晶即得查爾酮晶體,可通過法來判斷原料是否反應完全以及反應的轉(zhuǎn)化率和選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東肇慶中學高三8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6分)氨水是一種的常用的化學試劑。

(1)以濃氨水和生石灰為原料,用如下裝置為發(fā)生裝置,可制取少量氨氣。已知:NH3·H2O+CaO=Ca(OH)2+NH3↑。

①生石灰應該裝在____(填A或B)。

②試從電離平衡角度分析該實驗中氨氣逸出的原因:

③現(xiàn)要用試管和必要實驗用品收集一試管氨氣,請在C處補充相應收集裝置。

(2)化學興趣小組用氨水與硝酸銀溶液配制好銀氨溶液后,進行乙醛的銀鏡反應實驗,但部分同學實驗時間長,且效果不明顯。影響乙醛銀鏡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請你完成如下猜想:

①猜想:因素一:銀氨溶液的pH大;

因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你設計實驗驗證上述影響因素一,完成下表中內(nèi)容。

提供試劑:乙醛、2%稀氨水、 0.25mol/L NaOH溶液、鹽酸 、 2% AgNO3溶液

實驗用品:燒杯(裝有熱水)、試管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及結論(步驟1只填現(xiàn)象)

1

在A、B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各入1mL 2%的AgNO3溶液,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稀氨水,至最初產(chǎn)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時制得pH均約為8的銀氨溶液。

 

2

 

 

(3)吸取20.00ml 上述氨水于錐形瓶,滴加3滴甲基橙指示劑,用0.0050mol/L標準硫酸滴定,滴定至出現(xiàn)紅色為終點,重復3次實驗,平均消耗標準硫酸20.04 ml,計算上述氨水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