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塊鎂鋁合金溶于鹽酸后,再加入過量NaOH溶液,所得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離子是()
A. | AlO2﹣、OH﹣、Na+、Cl﹣ | B. | Na+、OH﹣、Al3+、Cl﹣ | |
C. | AlO2﹣、OH﹣、Mg2+、Cl﹣ | D. | Na+、Mg2+、Al3+、Cl﹣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乙醇和甘油、苯酚的共同點是( )
A.分子結構中都含有羥基
B.都能和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
C.都能與FeCl3溶液反應顯紫色
D.都屬于酚類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溫度下將2 mol A和2 mol B兩種氣體混合于2 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2C(g)+2D(g),2 min 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了0.8 mol D。則用B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的實驗數(shù)據(jù)是在不同溫度和壓強下,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的變化情況。達到平衡時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體積分數(shù))[入料V(N2)∶V(H2)=1∶3]
(1)比較200℃和300℃時的數(shù)據(jù),可判斷升高溫度,平衡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動,正反應方向為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根據(jù)平衡移動原理,合成氨適宜的條件是________。
A.高溫高壓 B.高溫低壓 C.低溫高壓 D.低溫低壓
(3)計算500℃,30 MPa時N2的轉化率________。
(4)實際工業(yè)生產(chǎn)合成氨時,考慮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還采取了一些措施。請寫出其中的一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5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5~6滴后,再進行下列實驗,其中可證明FeCl3和KI的反應是可逆反應的實驗(含現(xiàn)象)是( )
A.滴加AgNO3溶液,觀察有黃色沉淀產(chǎn)生
B.加CCl4振蕩后,下層液體為淺紫色
C.加入CCl4振蕩,下層液體為淺紫色;取上層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D.加入CCl4振蕩后,下層液體為淺紫色;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項操作中,不發(fā)生“先產(chǎn)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現(xiàn)象的是()
①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
④向硅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鹽酸.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①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鋅和鋁都是活潑金屬,其氫氧化物既能溶于強酸,又能溶于強堿.但是氫氧化鋁不溶于氨水,而氫氧化鋅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回答下列問題:
(1)單質鋁溶于氫氧化鈉溶液后,溶液中鋁元素的存在形式為(用化學式表示).
(2)寫出鋅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下列各組中的兩種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實驗方法即可鑒別的是.
①硫酸鋁和氫氧化鈉 ②硫酸鋁和氨水③硫酸鋅和氫氧化鈉④硫酸鋅和氨水
(4)寫出可溶性鋁鹽與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試解釋在實驗室不適宜用可溶性鋅鹽與氨水反應制備氫氧化鋅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溫度下,下列敘述不是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的是
(1)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2)單位時間內amol A生成,同時生成3amol B;(3)A、B、C的濃度不再變化;(4)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5)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6)單位時間消耗amol A,同時生成3amol B;(7)A 、B、C的分子數(shù)目比為1:3:2。
A (2)(4)(5). B.(2)(7) C. (1)(3)(4) D.(5)(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