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有Al2(SO4)3和Mg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W)與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原溶液中SO42-與Cl-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A.1:1 B.3:2 C.2:3 D.2:1

B

【解析】

試題分析:由圖可知加入0.4mLNaOH,沉淀達最大量,沉淀為氫氧化鎂、氫氧化鋁,假設(shè)NaOH的物質(zhì)的量是0.4 mol,根據(jù)氫氧根守恒可知2n[Mg(OH)2]+3n[Al(OH)3]=n(OH-)=0.4mol,加入0.5mLNaOH(假設(shè)NaOH的物質(zhì)的量是0.5mol),時,沉淀由最大值減小為最小值,故0.1molNaOH溶解氫氧化鋁沉淀,根據(jù)反應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n[Al(OH)3]=0.1mol,所以2n[Mg(OH)2]+3×0.1mol=0.4mol,故n[Mg(OH)2]=0.05mol,根據(jù)化學式MgCl2可知溶液中n(Cl-)=2n[Mg(OH)2]=2×0.05mol=0.1mol,根據(jù)化學式Al2(SO4)3可知溶液中n(SO42-)=n[Al(OH)3]=×0.1mol=0.15mol,所以原溶液中SO42-與Cl-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0.15mol :0.1mol =3:2。

考點:考查鎂鋁混合物反應的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6)實驗室要配制0.1mol/L的稀硫酸980mL,回答下列問題:

(1)需要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 ______ mL

(2)配制時,必須使用的儀器有 ______ (填代號) 還缺少的儀器是 ______、______ 。

①燒杯 ②10 mL量筒 ③20 mL量筒 ④托盤天平(帶砝碼) ⑤玻璃棒

(3)配制時,該實驗兩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別是______、 ______ 。

(4)配制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不影響”)

①用量筒量取98%的硫酸時俯視。( )

②如果加水超過了刻度線,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線。( )

③容量瓶沒有干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個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2molA和1molB發(fā)生反應2A(g)+ B(g) 3C(g)+D(g),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為W mol/L。維持容器體積和溫度不變,按下列四種配比作為起始物質(zhì),達到平衡后,C的濃度仍為W mol/L,該配比是

A.3molC+1molB B.1molA+0.5molB+1.5molC+0.5molD

C.4molA+2molB D.3molC+1molD+2molA+1mol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是極弱的電解質(zhì),它能微弱電離生成H+,所以嚴格地說純水呈微酸性

B.純水中c(OH-)×c(H+)=Kw,Kw是一常數(shù),不隨任何條件改變而改變

C.25℃時純水中c(OH-)×c(H+)=10-14,稀酸和稀堿中Kw=c(OH-)×c(H+)≠10-14

D.H2OH++OH-是吸熱過程,所以溫度升高,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KW隨之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山東省聊城市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2分)取質(zhì)量為4.6g的純凈的金屬鈉平均分成兩等份,做如下實驗:

(1)第一塊直接投入適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后得到了氣體A和200mL溶液(甲);

(2)另一塊在干燥氧氣中受熱后轉(zhuǎn)化成3.5g固體(經(jīng)檢驗固體中不含金屬鈉的單質(zhì)),再將所得固體全部投入適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后得到氣體B和200mL溶液(乙)。求:

①同溫同壓下,氣體A和氣體B的密度之比為 ;

②溶液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

③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甲 乙(填 “>”、“=”、“<”、“無法確定”);

④3.5g固體所含成分是 。

A.只含Na2O B.只含Na2O2

C.既含Na2O又含Na2O2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山東省聊城市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一小塊銀白色鈉置于空氣中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表面迅速變暗→“出汗”→變成白色固體(粉末),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不正確

A.表面迅速變暗是因為鈉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鈉

B.“出汗”是因為生成的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變成了碳酸鈉粉末

D.該過程的所有化學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山東省聊城市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鈉塊可用小刀切割,說明鈉質(zhì)地柔軟

B.鋁制餐具不能長期存放酸性食物,但可長期存放堿性食物

C.金屬鈉著火時,用細沙覆蓋滅火

D.KAl(SO4)2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為:KAl(SO4)2==K++Al3++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遼寧省大連市高一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適量的鐵粉放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應后,溶液中的Fe3+與Fe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相等,則已反應的Fe3+和未反應的Fe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A.2:3 B.3:2 C.1:2 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湖南省等三校高一12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20分)三氧化二鐵和氧化亞銅都是紅色粉末,常用作顏料,F(xiàn)有一紅色粉末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種或兩種,設(shè)計合理的實驗探究樣品中Fe2O3、Cu2O的存在。

查閱資料知:Cu2O是一種堿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氣中加熱生成CuO。

請完成以下實驗探究過程:

提出假設(shè)

假設(shè)1:紅色粉末是Fe2O3;

假設(shè)2:紅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

假設(shè)3:紅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設(shè)計實驗方案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試劑.

(1)若假設(shè)1成立,則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 KSCN 試劑后溶液不變紅色,則證明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鐵.你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___________。簡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體粉末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 試劑時溶液不變紅色,則證明原固體粉末是_______________。

寫出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經(jīng)實驗分析,確定紅色粉末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欲用加熱法測定Cu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取a g固體粉末在空氣中充分加熱,待質(zhì)量不再變化時,稱其質(zhì)量為bg(b>a),則混合物中Cu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