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工業(yè)上一般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應合成甲醇:CO(g)+2H2(g)?CH3OH (g)
(1)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填字母序號,下同)CD.
A.生成CH3OH的速率與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C.混合氣體的相對平均分子質(zhì)量不變
D.CH3OH、CO、H2的濃度都不再發(fā)生變化
(2)下表所列數(shù)據(jù)是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
溫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①由表中數(shù)據(jù)判斷該反應的△H<0(填“>”、“=”或“<”);
②某溫度下,將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 (CO)=0.2mol•L-1,則H2的轉(zhuǎn)化率為53.3%,此時的溫度為250℃,若在此溫度下測得某時刻體系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如下:c (CO)=0.5mol•L-1,c (H2)=0.2mol•L-1,c (CH3OH)=0.1mol•L-1,則此時該反應向逆方向進行(填“向正方向進行”、“向逆方向進行”或“處于平衡狀態(tài)”).
(3)要提高CO的轉(zhuǎn)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F.
A.升溫         B.加入催化劑    C.增加CO的濃度
D.加入H2       E.加入惰性氣體   F.分離出甲醇.

分析 (1)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同種物質(zhì)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組分的濃度、含量保持不變,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變,判斷平衡的物理量應隨反應進行發(fā)生變化,該物理量由變化到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
(2)①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隨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減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②某溫度下,將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 (CO)=0.2mol•L-1,則:
               CO(g)+2H2(g)?CH3OH (g)
起始濃度(mol/L):1      3         0
變化濃度(mol/L):0.8    1.6       0.8
平衡濃度(mol/L):0.2    1.4       0.8
轉(zhuǎn)化率=$\frac{濃度變化量}{起始濃度}$×100%,根據(jù)K=$\frac{c(C{H}_{3}OH)}{c(CO)×{c}^{2}({H}_{2})}$計算平衡常數(shù),進而確定溫度;
計算此時濃度商Qc,若Qc=K,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Qc<K,反應向正反應進行,若Qc>K,反應向逆反應進行;
(3)A.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B.加入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
C.增加CO的濃度,CO的轉(zhuǎn)化率降低;
D.加入H2平衡正向移動;
E.恒溫恒容下,加入惰性氣體,各組分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
F.分離出甲醇,平衡正向移動.

解答 解:(1)A.生成CH3OH的速率與消耗CO的速率相等,均表示正反應速率,反應始終按該比例關(guān)系進行,故A錯誤;
B.混合氣體總質(zhì)量不變,容器容積不變,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故B錯誤;
C.混合氣體總質(zhì)量不變,隨反應進行混合氣體物質(zhì)的量變化,則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變化,若平均相對平均分子質(zhì)量不變,說明到達平衡,故C正確;
D.CH3OH、CO、H2的濃度都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到達平衡,故D正確,
故選:CD;
(2)①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隨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減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則△H<0,故答案為:<;
②某溫度下,將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 (CO)=0.2mol•L-1,則:
                CO(g)+2H2(g)?CH3OH (g)
起始濃度(mol/L):1        3        0
變化濃度(mol/L):0.8      1.6      0.8
平衡濃度(mol/L):0.2      1.4      0.8
氫氣轉(zhuǎn)化率=$\frac{1.6mol/L}{3mol/L}$×100%=53.3%;
平衡常數(shù)K=$\frac{c(C{H}_{3}OH)}{c(CO)×{c}^{2}({H}_{2})}$=$\frac{0.8}{0.2×1.{4}^{2}}$=2.041,故溫度為250℃;
濃度商Qc=$\frac{0.1}{0.5×0.{2}^{2}}$=5>K=2.041,反應向逆反應進行,
故答案為:53.3%;250℃;向逆方向進行;
(3)A.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減小,故A錯誤;
B.加入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不變,故B錯誤;
C.增加CO的濃度,CO的轉(zhuǎn)化率降低,故C錯誤;
D.加入H2平衡正向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增大,故D正確;
E.若恒溫恒容下,加入惰性氣體,各組分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不變,故E錯誤;
F.分離出甲醇,平衡正向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增大,故F正確,
故選:DF.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及影響因素、平衡狀態(tài)判斷、平衡常數(shù)應用等,注意理解根據(jù)濃度商與平衡常數(shù)相對大小判斷反應進行方向,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電化學在生產(chǎn)生活中廣泛應用
(1)將兩個石墨電極插入KOH溶液中,向兩極分別通入CH4和O2,構(gòu)成甲烷燃料電池,通入CH4的一極,其電極反應式是:CH4+10OH--8e-═CO32-+7H2O,通入O2的一極,其電極反應是O2+2H2O+4e-=4OH-
(2)M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用M單質(zhì)作陽極,石墨作陰極,NaHCO3溶液作電解液進行電解,生成難溶物R,R受熱分解生成化合物Q.寫出陽極生成R的電極反應式:Al+3HCO3--3e-=Al(OH)3↓+CO2↑;由R生成Q的化學方程式:2Al(OH)3 $\frac{\underline{\;\;△\;\;}}{\;}$Al2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實驗室用苯甲醛制備苯甲醇和苯甲酸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已知反應原理:
苯甲醛易被空氣氧化;苯甲醇的沸點為205.3?C;苯甲酸的熔點為121.7?C,沸點為249?C,溶解度0.34g(常溫);乙醚的沸點34.8?C,難溶于水.

試回答:
(1)混合苯甲醛、氫氧化鉀和水應選用的儀器是A(填字母序號).
A.帶膠塞的錐形瓶    B.玻璃棒和玻璃片  C.燒杯   D.容量瓶
(2)操作I的名稱是萃取、分液,乙醚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
(3)操作II的名稱是蒸餾.
(4)在使用如圖2所示儀器的操作中,燒瓶內(nèi)溫度計中的水銀球的位置應在b(選填圖示字母序號)處,該操作中,除圖中兩儀器外,還需使用的儀器有酒精燈、帶附件的鐵架臺、橡膠塞、石棉網(wǎng)、各種玻璃導管、橡膠管及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錐形瓶等,分離產(chǎn)品的適宜溫度是205.3℃.
(5)操作III的名稱是過濾,產(chǎn)品甲是苯甲醇,產(chǎn)品乙是苯甲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高鐵酸鹽在能源、環(huán)保等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濕法、干法制備高鐵酸鹽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濕法強堿性介質(zhì)中,F(xiàn)e(NO33與NaClO反應生成紫紅色高鐵酸鹽溶液
干法Fe2O3、KNO3、KOH混合加熱共熔生成紫紅色高鐵酸鹽和KNO2等產(chǎn)物
(1)工業(yè)上用濕法制備高鐵酸鉀(K2FeO4)的流程如圖1所示:
①實驗室制備Cl2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鹽酸)$\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②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l2=NaCl+NaClO+H2O.
③濕法制備高鐵酸鹽的離子方程式為3ClO-+10OH-+2Fe3+=2FeO42-+3Cl-+5H2O.
(2)高鐵酸鉀是一種理想的水處理劑,其處理水的原理為高鐵酸鉀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產(chǎn)生的Fe(OH)3膠體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懸浮物質(zhì)形成沉淀,從而凈化水.
(3)干法制備K2FeO4的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
(4)高鐵電池是可充電電池,其反應為3Zn+2K2FeO4+8H2O$?_{充電}^{放電}$3Zn(OH)2+2Fe(OH)3+4KOH.其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FeO42-+4H2O+3e-=Fe(OH)3+5OH-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Zn(OH)2+2e-=Zn+2OH-
如圖2為該電池和常用的高能堿性電池的放電曲線,由此可得出的高鐵電池的優(yōu)點有放電時間長,工作電壓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塑化劑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主要應用于PVC等合成材料中作軟化劑.反應原理為:
+2CH3CH2CH2CH2OH→+H2O
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在三頸瓶中放入14.8g鄰苯二甲酸酐、25mL正丁醇、4滴濃硫酸,開動攪拌器b(反應裝置如圖).
步驟2:緩緩加熱至鄰苯二甲酸酐固體消失,升溫至沸騰.
步驟3:等酯化到一定程度時,升溫至150℃
步驟4:冷卻,將三頸瓶中的液體倒入分漏斗中,用飽和食鹽水和5%碳酸鈉洗滌.
步驟5:減壓蒸餾,收集200~210℃2666Pa餾分,即得DBP產(chǎn)品
(1)濃硫酸的作用催化劑、脫水劑,攪拌器的作用使反應物充分混合.
(2)反應過程中正丁醇過量的目的是增大正丁醇的含量,可促使反應正向移動,增大鄰苯二甲酸酐的轉(zhuǎn)化率.
(3)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分水器,試分析它的作用:及時分離出酯化反應生成的水,促使反應正向移動.步驟3中確定有大量酯生成的依據(jù)分水其中有大量水生成.
(4)碳酸鈉溶液洗滌的目的是用碳酸鈉除去酯中的醇和酸.用減壓蒸餾的目的是可以防止有機物脫水碳化,提高產(chǎn)物的純度.
(5)寫出正丁醇在135℃生成醚的反應方程式2CH3CH2CH2CH2OH$→_{135℃}^{濃硫酸}$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寫出DBP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水解的方程式+2NaOH$\stackrel{△}{→}$+2CH3CH2CH2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用 l-丁醇、溴化鈉和過量較濃H2SO4混合物為原料,在實驗室制備 1-溴丁烷,并檢驗反應的部分副產(chǎn)物.現(xiàn)設(shè)計如下裝置,其中夾持儀器、加熱儀器及冷卻水管沒有畫出.
請根據(jù)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已知:NaBr+H2SO4$\frac{\underline{\;\;△\;\;}}{\;}$NaHSO4+HBr)

(1)關(guān)閉K1和K2,接通豎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給A加熱30分鐘,制備1-溴丁烷.豎直冷凝管的作用 是冷凝回流,使冷水從a(填a或b)處流入.
(2)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主要化學方程式:NaBr+H2SO4═HBr+NaHSO4、HBr+CH3CH2OH$\stackrel{△}{→}$CH3CH2Br+H2O
(3)理論上,上述反應的生成物還可能有:丁醚、1-丁烯、溴化氫、硫酸氫鈉、水等.熄滅A處酒 精燈,在豎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開K1,利用余熱繼續(xù)反應直至冷卻,通過C、D裝置檢驗
部分副產(chǎn)物,C、D中應盛放的試劑分別是硝酸銀、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
觀察到D瓶中的現(xiàn)象是溶液褪色
(4)相關(guān)有機物的數(shù)據(jù)如下:
物質(zhì)熔點/℃沸點/℃
1-丁醇-89.5117.3
1-溴丁烷-112.4101.6
丁醚-95.3142.4
1-丁烯-185.3-6.5
為了進一步精制1-溴丁烷,繼續(xù)進行了如下實驗:待燒瓶冷卻后,拔去豎直的冷凝管,塞上帶溫度計的橡皮塞,關(guān)閉K1,打開K2,接通冷凝管的冷凝水,迅速升高溫度至101.6℃,收集所得餾分就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高爐煉鐵中發(fā)生的基本反應如下:FeO(s)+CO(g)?Fe(s)+CO2(g)已知1100℃,K=0.263
(1)1100℃時,若平衡向右進行,高爐內(nèi)CO2和CO的體積比值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1100℃時,測得高爐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這種情況下該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否(填“是”或“否”),此時化學反應速率是V大于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濃度商Qc=$\frac{0.025}{0.1}$=0.25<K=0.263,說明不是平衡狀態(tài),且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立德粉是一種白色顏料,可通過反應:ZnSO4(aq)+BaS(aq)═ZnS↓+BaSO4↓制得.用含鋅廢料制取立德粉的實驗流程如圖:

(1)配制30%BaS溶液,現(xiàn)有量筒、燒杯及玻璃棒,還缺少的實驗儀器有托盤天平.
(2)加入鋅粉被還原的離子有Fe3+、Cu2+
(3)在弱酸性條件下,KMnO4除Mn2+時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是2MnO4-+3Mn2++2H2O=5MnO2↓+4H+
(4)若所得ZnSO4酸性較強,可采取的簡單措施是加少量的鋅粉,攪拌直到溶解.
(5)兩種溶液合成立德粉,還需要經(jīng)過陳化、過濾、洗滌、干燥、焙燒、磨粉得成品.
(6)若最后發(fā)現(xiàn)立德粉成品白度不夠,其可能原因是Cu2+、Mn2+及Fe3+沒有除盡.
(7)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從廢電池鋅片 (主要成分為Zn、Fe、C)出發(fā),先制備純凈的硫酸鋅溶液,再合成立德粉.請補充完整由廢鋅片制備ZnSO4溶液的實驗步驟[如表列出了幾種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開始沉淀的pH按金屬離子濃度為1.0mol•L-1計算)].
開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
Fe3+1.13.2
Fe2+5.88.8
Zn2+5.98.9
實驗中可選用的試劑:30% H2O2、3.0mol•L-1 H2SO4、1.0mol•L-1 NaOH.
實驗步驟依次為:
①用稍過量3.0 mol•L-1 H2SO4溶解廢鋅皮;
②加入適量30% H2O2,使其充分反應;
③1.0 mol•L-1 NaOH,調(diào)節(jié)溶液pH約為5(或3.2≤pH<5.9),使Fe3+沉淀完全;
④過濾得濾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NA
B.2g H2中含有的氫原子數(shù)為2NA
C.常溫常壓下,11.2L N2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 A
D.1L 0.1 mol/L NaNO3溶液中含有的鈉離子數(shù)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