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鑒別實驗中,所選試劑不合理的是(  )
A.用水鑒別乙醇和苯
B.用碳酸氫鈉溶液鑒別乙酸和乙醇
C.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鑒別葡萄糖和蔗糖
D.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鑒別裂解氣和焦爐氣

分析 A.乙醇易溶于水,而苯與水互不相溶;
B.乙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C.葡萄糖為還原性糖;
D.裂解氣和焦爐氣都含有不飽和烴.

解答 解:A.乙醇易溶于水,而苯與水互不相溶,溶液分層,可鑒別,故A不選;
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可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乙醇不反應,可鑒別,故B不選;
C.葡萄糖為還原性糖,可與氫氧化銅濁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蔗糖不反應,不能鑒別,故C不選;
D.裂解氣和焦爐氣都含有不飽和烴,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能鑒別,故D選.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鑒別,為高頻考點和常見題型,側重于學生的分析、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的異同,為解答該類題目的關鍵,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_{1}^{2}$H和${\;}_{8}^{18}$O所組成的11g水中所含中子數(shù)為6NA
B.H2O和D2O互稱為同素異形體,且兩者的化學性質相似
C.${\;}_{8}^{18}$O2和${\;}_{8}^{16}$O3互稱為同位素
D.金剛石和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兩者之間的轉化屬于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Ⅰ.常溫下,某水溶液中只存在下列四種離子:Na+、A-、H+、OH-,據(jù)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由0.2mol/L的HA溶液與0.2mol/L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液的pH>7,則混合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Na+)>c(A-)>c(OH-)>c(H+).
(2)若HA為弱酸,現(xiàn)有兩組溶液
A組:由0.4mol/L的HA溶液與0.2mol/L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液的pH<7;
B組:0.1mol/L的HA溶液
①A組溶液pH<7的原因:等濃度時弱酸HA電離大于A-離子水解.
②兩組溶液中c(A-)的大小,A組>B組(填“>”“<”或“=”);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A組>B組(填“>”“<”或“=”).
(3)若HA為強酸,若是pH=2HA V1mL與pH=12Ba(OH)2 V2 mL混合后得到pH=11的溶液,則$\frac{{V}_{1}}{{V}_{2}}$=$\frac{9}{11}$
Ⅱ、現(xiàn)有濃度為0.1mol•L-1的五種電解質溶液①NaHSO4;②NaHCO3;③NaCl;④CH3COONa;⑤NaOH
(1)這五種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順序是①<③<④<②<⑤(填編號).
(2)在上述五種溶液中分別加入Al2(SO43溶液,能產(chǎn)生大量無色無味氣體的是②(填編號);其離子反應方程式為:3HCO3-+Al3+=Al(OH)3↓+3CO2↑.
Ⅲ.已知:
電離常數(shù)(Ka電離常數(shù)(Ka
CH3COOH1.8×10-5HCN5×10-10
H2CO3Ka1=4.2×10-7HClO3×10-8
Ka2=5.6×10-11
(1)在濃度均為0.01mol/L的CH3COONa、NaClO、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 HCl,則體系中酸根離子反應的先后順序為CO32-、ClO-、CH3COO-;(填酸根離子符號)
(2)25℃時,向20mL 0.1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 NaOH溶液,體系中各種量隨著NaOH溶液的加入而變化的圖象正確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圖中,①有機物D為烴類化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為70;②A、C、E的結構中均含有2個-CH3,它們的核磁共振氫譜中均有4個吸收峰.

(1)D的分子式為C5H10;   
(2)A分子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醛基;
(3)反應Ⅲ的反應類型為ab(填字母序號);
a.還原反應      b.加成反應       c.氧化反應       d.消去反應
(4)寫出轉化Ⅰ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2CHCH2CH2Br+NaOH$→_{△}^{乙醇}$NaBr+H2O+(CH32CHCH=CH2;
(5)B和E可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有果香氣味的有機物F,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D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有兩種互為順反異構,這兩種物質的分子結構中均有2個-CH3,請寫出其反式結構的結構簡式;
(7)E的另一種同分異構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能與足量金屬鈉生成氫氣、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其結構簡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1)將等物質的量的A、B、C、D四種物質混合,發(fā)生如下反應:2A+B?3C+2D.當反應進行-定時間后,A,B的物質的量減少,C、D的物質的量增加,反應達到化學平衡.若其它條件不變,只改變壓強,反應速率發(fā)生變化,但平衡不發(fā)生移動.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①該反應中物質D的聚集狀態(tài)為氣態(tài)(填“氣態(tài)”、“液態(tài)”或“固態(tài)).
②若B為固體,則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為K=$\frac{{c}^{2}(D)}{{c}^{2}(A)}$.
③若只升高溫度,反應一段時間后,測知四種物質其物質的量又達到相等,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④判斷,上述反應屬自發(fā)(填“自發(fā)”、“非自發(fā)”)反應.
(2)比較下列溶液的pH(填“>”、“<”、“=”)
①0.1mol/LNa2CO3溶液>0.1mol/L NaHC03 溶液;
②0.1mol/L (NH42CO3溶液<0.1mol/L Na2C03溶液.
③常溫下將0.01mol CH3COONa和0.004molHC1溶于水,
配成0.5 L混合溶液.溶液中有兩種微粒的物質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 mol,它們是CH3COOH;CH3COO-
(3)如圖是鉛蓄電池構造示意圖,其總反應式為:
Pb+PbO2+2H2SO4$?_{充電}^{放電}$2PbSO4+2H2O,
試回答下列問題:①放電時,其能量轉化形式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②放電時,正極反應式為PbO2+2e-+4H++SO42-=PbSO4+2H2O;
③充電時,硫酸溶液濃度的變化是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A、B、C、D、E屬于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已知A 與E同主族,B、C、D、E同周期,A與B可形成兩種離子化合物甲和乙,在甲中A、B 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C的簡單離子半徑是同周期所有離子中最小的,高純度的D單質可制造芯片;又知 C、D的單質都能與強堿溶液反應.
(1)寫出:AO       DSi(元素符號)
(2)寫出乙的化學式Na2O2,化合物乙所含化學鍵類型離子鍵、共價鍵
(3)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
(4)畫出B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5)C單質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6)舉出C單質在工業(yè)上的一種重要用途(必須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溫\;}}{\;}$Al2O3+2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有機物A可由葡萄糖發(fā)酵得到,也可從酸牛奶中提取.純凈的A為無色黏稠液體,易溶于水.為研究A的組成與結構,進行了如下實驗:
(1)稱取A 9.0g,升溫使其汽化,測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的45倍.
實驗結論: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
(2)將此9.0g A在足量純O2中充分燃燒,并使其產(chǎn)物依次緩緩通過濃硫酸、堿石灰,發(fā)現(xiàn)兩者分別增重5.4g和13.2g.則A的分子式為C3H6O3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應,生成2.24L CO2(標準狀況),若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則生成2.24L H2(標準狀況).實驗結論:A中含有的官能團:-COOH、-OH.
(4)A的核磁共振氫譜如圖:實驗結論:A中含有4種氫原子.
(5)綜上所述,A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根據(jù)周期表結構及元素性質變化趨勢判斷,下列關于ⅠA元素說法錯誤的是( 。
①銣是有較高熔點的金屬單質   
②銫在化合物中呈+1價  
③鋰可能與水反應,但不熔化成小球  
④鋰金屬性很活潑,故要保存在煤油中   
⑤鉀單質與水反應劇烈,會在水中上下浮動.
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氣體,左端放置不純的鎳(Ni)粉.在一定條件下,Ni可以與CO(g)發(fā)生如下反應:Ni(s)+4CO(g)$?_{453~473K}^{323~353K}$Ni(CO)4(g)
但Ni粉中的雜質不與CO(g)發(fā)生反應.玻璃管內(nèi)左右兩端的溫度分別穩(wěn)定在350K和470K,經(jīng)過足夠長時間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石英管右端主要物質是Ni(CO)4(g)
B.在石英管右端主要物質是純Ni(s)和CO(g)
C.在石英管左端主要物質是純Ni(s)和CO(g)
D.整個過程可以看作CO(g)將Ni(s)從石英管左端轉移到右端,從而達到提純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