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6g1H35Cl和80g3H37C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者所含中子數(shù)之比為1:2
B、分別與足量Na反應時,兩者生成氣體的質量之比為1:6
C、與NaOH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所消耗的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D、兩者所含質子數(shù)之比為9:22
考點: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質量數(shù)與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系
專題:計算題
分析:求出1H35Cl和3H37Cl含有的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根據(jù)n=
m
M
計算出物質的量,然后根據(jù)與鈉、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計算.
解答: 解:1個1H35Cl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1-1+35-17=18,質子數(shù)為1+17=18,36g1H35Cl的物質的量為
36g
36g/mol
=1mol,則含有的中子數(shù)、質子數(shù)均為為18mol,即為18NA;
一個3H37Cl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3-1+37-17=22,質子數(shù)為1+17=18,80g3H37Cl的物質的量為
80g
40g/mol
=2mol,則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22×2mol=44mol,即為44NA,質子數(shù)為18×2mol=36mol,即為36NA;
A、二者所含中子數(shù)之比=18NA:44NA=9:22,故A錯誤;
B、二者與足量的鈉反應分別生成0.5mol1H2、1mol3H2,氫氣的質量比為:0.5mol×2g/mol:1mol×6g/mol=1:6,故B正確;
C、1mol1H35Cl消耗的氫氧化鈉為1mol,2mol3H37Cl消耗的氫氧化鈉為2mol,故C錯誤;
D、二者所含質子數(shù)之比=18NA:36NA=1:2,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質量數(shù)之間的關系、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綜合性較強,準確判斷兩種分子所含的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相對分子質量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氫氧燃料電池已用于航天飛機.以30%KOH溶液為電解質,這種電池在使用時氫氣通入
 
,(填“正負極”)電極反應為
 
,氧氣通入
 
,電極反應為
 
,供電時的總反應為
 
,該電池的優(yōu)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四組物質,其中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
①苯和甲苯 ②1-丁炔和1,3-丁二烯 ③乙醇和乙二醇 ④乙烯和聚乙烯.
A、①②B、②C、①③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呈中性:Ba2++2OH-+2H++SO4_2-=BaSO4↓+2H2O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恰好使SO42-反應完全: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C、次氯酸鈉溶液中通入SO2氣體:2ClO-+SO2+H2O═2HClO+SO42-
D、Fe(OH)3溶于氫碘酸中:Fe(OH)3+3H+=Fe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與第二周期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電子數(shù)的微粒是( 。
A、S2-?
B、NH4+
C、Cl-?
D、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Xm+bYn-兩種元素的簡單離子,若它們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b-a=n+m
B、a-b=n+m
C、核電荷數(shù)Y=X
D、核電荷數(shù)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C+CO2?2CO;(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反應速率為v1),2SO2+O2?2SO3;(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速率為v2),對于上述反應,當溫度升高時,v1和v2的變化情況為( 。
A、v1 與v2同時增大
B、v1 與v2同時減小
C、v1增大,v2減小
D、v1減小,v2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屬元素的是( 。
A、易失去電子的物質
B、能與酸反應的物質
C、原子最外電子層只有一個電子的元素
D、原子核內有11個質子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溶液中的Cl-濃度與50mL 1mol/L的AlCl3 溶液中Cl-的濃度相等的是(  )
A、0.3mol NaCl 溶于100mL水中
B、75mL 1.5mol/L的CaCl2
C、500mL 溶液中含3mol的KCl
D、150mL 1mol/L的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