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下列方法可以證明2HI(g)H2(g)+I2(g)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H2的同時生成nmolHI;
②一個H-H 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I鍵斷裂;
③反應速率v(H2)=v(I2)=0.5v(HI)時;
④C(HI)=c(H2)=c(I2)=2:1:1且保持不變;
⑤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某一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
⑥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
⑦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密度不再變化
(2)硫酸生產中爐氣轉化反應為:2SO2(g)+O2(g)2SO3(g)。研究發(fā)現(xiàn),

SO3的體積分數(SO3%)隨溫度(T)的變化如上圖所示: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曲線I上A、C兩點反應速率的關系是:VA>VC
C. 反應達到B點時,2V(O2)=V(SO3
D.已知V2O5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若I表示用V2O5作催化劑的曲線,則II是Fe2O3作催化劑的曲線

(1)②④⑤    (2)AC

解析試題分析:(1)在一定條件下,當可逆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時(但不為0),反應體系中各種物質的濃度或含量不再發(fā)生變化的狀態(tài),稱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所以④⑤正確。①中反應速率的方向相反,但不能滿足速率之比是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不正確。②中反應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滿足速率之比是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正確。速率之比是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因此③中的關系始終是成立,不正確。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因此氣體的總物質的量、體積和壓強始終是不變的,⑥不能說明。密度是混合氣的質量和容器容積的比值,在反應過程中質量和容積始終是不變的,⑦不正確,因此答案選②④⑤。
(2)根據圖像可知,當三氧化硫的含量達到最大值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繼續(xù)升高溫度,含量反而降低,這說明正方應時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進行,A、C正確;C點溫度高于A點溫度,所以C點反應速率大于A點反應速率,B不正確;催化劑不能改變平衡狀態(tài),則平衡時三氧化硫的含量是不變的,D不正確,答案選AC。
考點:考查可逆反應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以及外界條件對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
點評:該題是中等難度的試題,也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和考點。試題基礎性強,難易適中,側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解題方法的指導與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該題的關鍵是明確平衡狀態(tài)的特點,然后結合具體的可逆反應靈活運用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閘北區(qū)一模)某甲酸溶液中含有甲醛,用下列方法可以證明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省上杭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填空題

(6分,每空格3分。少選得1分,多選為0分)
(1)下列方法可以證明2HI(g)H2(g)+I2(g)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H2的同時生成nmolHI;
②一個H-H 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I鍵斷裂;
③反應速率v(H2)=v(I2)=0.5v(HI)時;
④C(HI)=c(H2)=c(I2)=2:1:1且保持不變;
⑤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某一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
⑥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
⑦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密度不再變化
(2)硫酸生產中爐氣轉化反應為:2SO2(g)+O2(g)2SO3(g)。研究發(fā)現(xiàn),

SO3的體積分數(SO3%)隨溫度(T)的變化如上圖所示。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 曲線I上A、C兩點反應速率的關系是:VA>VC
C. 反應達到B點時,2V(O2)=V(SO3
D. 已知V2O5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若I表示用V2O5作催化劑的曲線,則II是Fe2O3作催化劑的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屆河南靈寶第三高級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檢測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下列方法可以證明2HI(g)H2(g)+I2(g)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H2的同時生成nmolHI;

②一個H-H 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I鍵斷裂;

③反應速率v(H2)=v(I2)=0.5v(HI)時;

④C(HI)=c(H2)=c(I2)=2:1:1且保持不變;

⑤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某一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

⑥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

⑦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密度不再變化

(2)硫酸生產中爐氣轉化反應為:2SO2(g)+O2(g)2SO3(g)。研究發(fā)現(xiàn),

SO3的體積分數(SO3%)隨溫度(T)的變化如上圖所示: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曲線I上A、C兩點反應速率的關系是:VA>VC

C. 反應達到B點時,2V(O2)=V(SO3

D.已知V2O5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若I表示用V2O5作催化劑的曲線,則II是Fe2O3作催化劑的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屆福建省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每空格3分。少選得1分,多選為0分)

(1)下列方法可以證明2HI(g)H2(g)+I2(g)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H2的同時生成nmolHI;

②一個H-H 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I鍵斷裂;

③反應速率v(H2)=v(I2)=0.5v(HI)時;

④C(HI)=c(H2)=c(I2)=2:1:1且保持不變;

⑤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某一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

⑥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

⑦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密度不再變化

(2)硫酸生產中爐氣轉化反應為:2SO2(g)+O2(g)2SO3(g)。研究發(fā)現(xiàn),

SO3的體積分數(SO3%)隨溫度(T)的變化如上圖所示。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 曲線I上A、C兩點反應速率的關系是:VA>VC

C. 反應達到B點時,2V(O2)=V(SO3

D. 已知V2O5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若I表示用V2O5作催化劑的曲線,則II是Fe2O3作催化劑的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