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用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或塑料泡沫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
T2/℃
HClNaOH
125.125.228.4
225.125.228.3
325.125.228.5
(3)利用本次實驗數(shù)據計算所得中和熱為-54.3kJ/mol (鹽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反應后混合溶液的熱容按4.18J•g-1•℃-1計算).
(4)已知中和熱△H=-57.36kJ/mol,你認為造成上述誤差的原因可能是BC.
A.在量取鹽酸時仰視讀數(shù)
B.把量筒中的氫氧化鈉倒入小燒杯時動作遲緩
C.大燒杯上未蓋硬紙板
(5)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的絕對值偏。ㄌ睢捌蟆薄ⅰ捌 被颉盁o影響”).
(6)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7)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絕對值會偏。ㄌ睢捌蟆薄ⅰ捌 被颉盁o影響”).

分析 (1)根據量熱計的構造來判斷該裝置的缺少儀器;
(2)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
(3)先根據表中測定數(shù)據計算出混合液反應前后的平均溫度差,再根據Q=m•c•△T計算出反應放出的熱量,然后計算出生成1mol水放出的熱量,就可以得到中和熱;
(4)A.在量取鹽酸時仰視讀數(shù),會使得實際量取體積高于所要量的體積,放出的熱量偏多;
B、把量筒中的氫氧化鈉倒入小燒杯時動作遲緩,會導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
C、大燒杯上未蓋硬紙板,會導致一部分能量散失;
(5)不蓋硬紙板,會有一部分熱量散失;
(6)反應放出的熱量和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并根據中和熱的概念和實質來回答;
(7)弱電解質電離吸收熱量.

解答 解:(1)根據量熱計的構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故答案為: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故答案為: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3)第1次實驗鹽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溫度為25.15℃,反應后溫度為:28.4℃,溫度差為:3.25℃;
第2次實驗鹽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溫度為25.15℃,反應后溫度為:28.3℃,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15℃;
第3次實驗鹽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溫度為25.15℃,反應后溫度為:28.5℃,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35℃;
三次溫度差的平均值為3.25℃,用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生成水的物質的量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質量為100mL×1g/cm3=100g,溫度變化的值為△T=3.25℃,則放出的熱量為Q=m•c•△T=100g×4.18J/(g•℃)×3.25℃=1358.5J,即1.3585KJ,所以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frac{1.3585KJ}{0.025mol}$=-54.3kJ/mol,故答案為:-54.3kJ/mol;
(4)A.在量取鹽酸時仰視計數(shù),會使得實際量取體積高于所要量的體積,放出的熱量偏多,實驗測得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大,故A錯誤;
B、把量筒中的氫氧化鈉倒入小燒杯時動作遲緩,會導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放出的熱量偏少,實驗測得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小,故B正確;
C、大燒杯上未蓋硬紙板,會導致一部分能量散失,放出的熱量偏少,實驗測得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小,故C正確;
故選:BC;
(5)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會有一部分熱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將會減小,故答案為:偏。
(6)反應放出的熱量和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熱量偏高,但是中和熱的均是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的熱,與酸堿的用量無關,測得中和熱數(shù)值不變;
故答案為:不相等;相等;
(7)NH3•H2O為弱堿,電離過程為吸熱過程,所以用NH3•H2O代替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偏小,測得的中和熱的絕對值會偏小,故答案為:偏。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反應熱的測定與計算,難度不大,注意理解中和熱的概念以及測定反應熱的誤差等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將鐵粉、銅粉、氯化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和氯化銅溶液,混合于容積合適的燒杯內,充分反應后,試填寫下列空白.
(1)若鐵粉有剩余,則溶液中不可能有的離子是Fe3+、Cu2+(從Fe3+、Cu2+、Fe2+中選填).
(2)若溶液中氯化鐵和氯化銅都有剩余,則不可能有的金屬單質是Fe、Cu(從Fe、Cu中選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已知C5H10O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該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有( 。
A.3種B.4種C.5種D.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瘜W小組設計如圖的裝置制備氯氣并探究氯氣的某些化學性質:

(1)欲利用濃鹽酸與B不加熱制取氯氣,則B可選用下列物質中的bc;
a.MnO2   b.Ca(ClO)2 c.KMnO4  d.NaCl
(2)C裝置的作用是安全瓶;C中加入飽和食鹽水 溶液;當C后面的裝置發(fā)生堵塞時,C中的現(xiàn)象是: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3)裝置D用于驗證氯氣的漂白性,①是濕潤的有色布條 ③是無水氯化鈣或五氧化二磷
(4)為探究氯氣與Fe反應的產物與氯氣通入量的關系,設計實驗,并記錄現(xiàn)象如下:
實驗方法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1.取反應初始階段(氯氣不足量)E中產物,用磁鐵除去過量的Fe,剩余產物溶于水中,取上層溶液,①加入KSCN溶液,②加入KMnO4溶液



生成物中沒有FeCl2
生成物中含有FeCl3
2.取充分反應后(氯氣通入足夠長時間)E中產物,溶于水中,加入KMnO4溶液KSCN溶液顯紅色,
KMnO4溶液不褪色
根據實驗結論,氯氣與Fe粉共熱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Fe+3Cl2=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參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⑦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寫出其單質的一種重要用途用作半導體材料(或用作太陽能電池板或制作計算機芯片).
(2)②、⑤、⑥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a>Al>C;⑦、⑧、⑨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ClO4>H2SO4>H2SiO3;上述元素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最穩(wěn)定的是HF.
(3)②的單質與⑧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濃溶液能發(fā)生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2SO4(濃)$\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4)表中⑤、⑥、⑨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之間可以兩兩發(fā)生反應,寫出他們之間兩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OH-+H+=H2O;Al(OH)3+3H+=Al3++3H2O.
(5)X、Y是中學化學中的常見物質,X、Y分別由元素④、⑤和②、④形成,X與Y的反應是潛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氣的來源.X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是離子鍵、共價鍵;寫出X、Y之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當反應中有3.01×1023個電子轉移時,參加反應的Y的質量是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綠色化學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 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的污染.下列轉化符合綠色化學原則,且原子利用率為100%的是( 。
A.CH4+Cl2$\stackrel{光照}{→}$CH2Cl+HCl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CH2=CH2+Br2$\stackrel{一定條件}{→}$CH2BrCH2BrD.3NO2+H2O═2HNO3+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Ba(OH)2+H2SO4═BaSO4↓+2H2O既是放熱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
B.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C.C(石墨)$\frac{一定條件}{\;}$C(金剛石)是吸熱反應,所以金剛石比石墨更穩(wěn)定
D.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變化過程中肯定要放出熱量的是( 。
A.H2→H+HB.H+Cl→HCl
C.C(石墨)→C(金剛石)D.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物質,節(jié)能減排,高效利用能源,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在一定溫度下的2L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通入2molCO2和3molH2,發(fā)生的反應為:CO2(g)+3H2(g)?CH3OH(g)+H2O(g),測得CO2(g)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
①能說明該反應已達最大限度(平衡狀態(tài))的是A.(選填編號)
A.CO2的體積分數(shù)在混合氣體中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每消耗1.2molH2,同時生成0.4molH2O
D.反應中H2O與CH3OH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且比值保持不變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該反應的速率大的是D
A.降低溫度
B.恒溫恒容下充入He(g)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D.恒溫恒容再充入1molCO2和2molH2
③計算該溫度下前10分鐘內H2的反應速率v=0.075mol/(L•min)
(2)某甲醇燃料電池原理如圖2所示.
①M區(qū)電極是負極(填“正極”或“負極”)
②N區(qū)發(fā)生反應的電極反應式為O2+4e-+4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