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近年來,為適應科技發(fā)展而研制出許多____________。它們在信息科學、____________、生物工程和超導等領域得到了____________,它們的化學組成已紛紛超出了____________的范圍。

新型陶瓷材料  航空航天  廣泛的應用  硅酸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工業(yè)、農業(yè)和科技發(fā)展密不可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9?汕頭二模)1,3-丙二醇是生產新型高分子材料PTT的主要原料,目前1,3-丙二醇的生產的路線有:以石油裂解氣為原料的兩條石化合成路線和一條生物工程法合成路線.
【路線1】丙烯醛水合氫化法:

【路線2】環(huán)氧乙烷甲�;ǎ�

【路線3】生物發(fā)酵法:

(1)A的結構簡式為
CH2OHCH2CHO
CH2OHCH2CHO

(2)從合成原料來源的角度看,你認為最具有發(fā)展前景的路線是
3
3
(填1、2或3),理由是
路線3以可再生資源淀粉為原料,路線1、2的原料為石油產品,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
路線3以可再生資源淀粉為原料,路線1、2的原料為石油產品,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

(3)以1,3-丙二醇與對苯二甲酸為原料可以合成聚酯PTT,寫出其化學方程式:

(4)已知丙二酸二乙酯能發(fā)生以下反應:

利用該反應原理,以丙二酸二乙酯、1,3-丙二醇、乙醇為原料合成  請你設計出合理的反應流程圖
①C2H5OH
Na
C2H5ONa;②HO-CH2CH2-OH
HBr
CH2BrCH2CH2Br;

①C2H5OH
Na
C2H5ONa;②HO-CH2CH2-OH
HBr
CH2BrCH2CH2Br;


提示:①合成過程中無機試劑任選,②合成反應流程圖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隨著我國航天科技的迅速發(fā)展,探測火星已成為我國航天科技發(fā)展的遠景目標,但要把人類送上火星,還有許多航天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航天員呼吸所需要的氧氣和消除呼吸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已知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氣6 570 000 L左右,而目前的飛船飛往火星來回一趟需兩年的時間,如果在飛船發(fā)射時攜帶所需的氧氣,則質量很大,將大大提高發(fā)射的成本和難度。

(1)若飛船上有三名航天員,請計算來回火星一趟,理論上需要氧氣________kg。(按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計算;氧氣的密度是1.43 g/L)

(2)有人提出在飛船上供氧的兩個方案:

①通過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流來電解水;

②通過下列化學反應產生氧氣:2Na2O2+2CO2====2Na2CO3+O2

從減少飛船發(fā)射質量和消除呼吸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請你評價這兩個方案最主要的優(yōu)缺點。

(3)也有科學家提出研究使航天員人工冬眠的技術或加快飛船速度,縮短航行時間來減少氧氣的攜帶量。你是否有較好的方案,請舉一例:_______。你提出該方案的簡要理由: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紀至19世紀中葉中西科技成就簡表

時間

歐洲

時間

中國

10—15世紀

遠洋航海技術

明前期

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劃時代發(fā)展

遠洋航海技術

16世紀

哥白尼太陽中心說

明中期

李時珍《本草綱目》

17世紀

伽利略天文望遠鏡、哈維血液循環(huán)學說

波義耳近代化學、笛卡爾解析幾何

牛頓力學體系

明后期

徐光啟《農政全書》

徐霞客《徐霞客游記》

宋應星《天工開物》

18至19世紀中葉

瓦特蒸汽機、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

細胞學說、分子—原子結構學說

進化論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業(yè)的巨大工作為力學、化學、物理學提供了大量可供觀察的材料、試驗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統(tǒng)的試驗科學,這時候才第一次成為可能”�!ā蹲匀晦q證法》)

恩格斯還認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10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薄ā吨峦摺げ柤獮跛埂罚�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復強調“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實錄》)

回答:

(1)根據材料一,說明在10至19世紀中葉,與歐洲相比,中國科技水平所處的地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6至19世紀中葉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異。

           

(2)根據材料二與所學知識,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三個方面,分析歐洲近代科技迅速發(fā)展的原因。

(3)根據材料二三與所學知識,分析清代(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科技發(fā)展停滯的原因。

(4)簡述從中西方科技發(fā)展變化的歷史中得到的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