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實驗原理或操作正確的是


  1. A.
    SO2氣體的還原性較強,不能使其通過濃硫酸干燥
  2. B.
    滴定管洗凈后經(jīng)蒸餾水潤洗,即可注入標準液進行滴定
  3. C.
    用圖1裝置吸收多余的HCl氣體
  4. D.
    用圖2裝置檢驗溴乙烷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
C
分析:A.在氧化反應中,含同種元素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如價態(tài)相鄰,則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B.滴定管如只用水洗滌會導致所量取溶液濃度偏�。�
C.HCl易溶于水,可形成噴泉;
D.乙醇也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解答:A.SO2氣體雖然具有強還原性,但不與濃硫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可用濃硫酸干燥,故A錯誤;
B.滴定管洗凈后經(jīng)蒸餾水洗滌之后,還應用待裝液潤洗,否則會導致誤差,故B錯誤;
C.HCl易溶于水,可形成噴泉而被水吸收,該裝置還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故C正確;
D.乙醇易揮發(fā),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判斷是否生成乙烯,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實驗的評價,題目難度不大,解答該類題目的關鍵是能正確把握相關物質的性質,學習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化學學科中的平衡理論主要包括: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種,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可逆反應mA(g)+nB(g) pC(g)+qD(g)達平衡時,V=k1c(A)mc(B)n(K1為速率常數(shù)),達平衡時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K2,且K1、K2只與溫度有關�,F(xiàn)將4molSO2與2molO2充入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500℃進行反應并保持溫度不變,反應達到平衡時,SO2的轉化率為50%。則起始時正反應速率是平衡時的           倍。5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2          。在溫度不變時,再向平衡體系中加人2molSO2、2molO2與4molSO3,平衡將向         移動。

(2)常溫下,取pH=2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別加入適量的Zn粒,反應過程中兩溶液的pH變化如下圖所示。則圖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變化曲線的是      (填“A”或“B”)。

設鹽酸中加入的Zn質量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質量為m2。則m1      m2(選填“<”、“=”,“>”)。

(3)難溶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存在著電離平衡。在常溫下,溶液里各離子濃度以它們化學計量數(shù)為方次的乘積是一個常數(shù),叫溶度積常數(shù)(KSP)。當溶液中各離子濃度方次的乘積大于溶度積時,則產生沉淀,反之固體溶解。已知常溫下Cu(OH)2的溶度積為2×10,若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生成Cu(OH)2沉淀,應調整溶液pH,使之大于     ;要使0.2mol/L的CuSO4溶液中Cu2+沉淀較為完全(使Cu2+濃度降至原來的千分之一)則應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使溶液pH值為         

(4)常溫下,某純堿(Na2CO4)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紅色。則該溶液呈             性。在分析該溶液遇酚酞呈紅色原因時,甲同學認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純堿樣品中混有NaOH所至;乙同學認為是溶液中Na2CO3電離出的CO水解所至。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給甲和乙兩位同學的說法以評判(包括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