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2.1g的CO與H2組成的混合氣體與足量的O2充分燃燒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體中,固體的質量增加(  )

 

A.

7.2g

B.

3.6g

C.

2.1g

D.

無法確定


考點:

有關混合物反應的計算;鈉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

CO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CO2和再與Na2O2反應,方程式為2CO+O22CO2、2CO2+2Na2O2=2Na2CO3+O2,總方程式為:CO+Na2O2=Na2CO3,可知過氧化鈉增重為CO的質量;

H2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H2O,H2O再與Na2O2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總反應方程式為:H2+Na2O2=2NaOH,可知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為氫氣質量,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CO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CO2和再與Na2O2反應,方程式為2CO+O22CO2、2CO2+2Na2O2=2Na2CO3+O2,總方程式為:CO+Na2O2=Na2CO3,可知過氧化鈉增重為CO的質量,

H2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H2O,H2O再與Na2O2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總反應方程式為:H2+Na2O2=2NaOH,可知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為氫氣質量,

故由2.1gCO和H2組成的混合物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燒,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體,固體質量增加應為CO和H2的質量,即為2.1g,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混合物計算等,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總反應方程式的利用,也可以利用差量法進行判斷,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捕碳技術(主要指捕獲CO2)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被用作工業(yè)捕碳劑,其中一個可逆反應為(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ΔH3,為研究溫度對(NH4)2CO3捕獲CO2效率的影響,在某溫度T1下,將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閉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用氮氣作為稀釋劑),在t時刻,測得容器中CO2氣體的濃度。然后分別在溫度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實驗條件不變,重復上述實驗,經(jīng)過相同時間測得CO2氣體濃度,得到趨勢圖(見圖1)。則:

①ΔH3   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二個溫度區(qū)間,容器內CO2氣體濃度呈現(xiàn)如圖1所示的變化趨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反應在溫度為T1時,溶液pH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如圖2所示。當時間到達t1時,將該反應體系溫度迅速上升到T2,并維持該溫度。請在該圖中畫出t1時刻后溶液的pH變化總趨勢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用干燥、潔凈的玻璃棒醮取待測液滴在 pH試紙(置于表面皿內)上測溶液的pH

 

B.

燒瓶、錐形瓶、燒杯加熱時都要墊石棉網(wǎng)

 

C.

制備Fe(OH)3膠體時,應往沸水中加飽和FeC13溶液,并繼續(xù)加熱至溶液呈現(xiàn)紅褐色為止

 

D.

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試管中加入適量CCl4,振蕩靜置后CCl4層顯紫色,說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標準狀況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25NA

   B. 標準狀況下,14 g氮氣含有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5NA

   C. 標準狀況下,22.4 L任意比的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總數(shù)均為NA

   D. 標準狀況下,鋁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1 mol氫氣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根據(jù)能否發(fā)生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濁液、溶液和膠體

 

B.

在Fe(OH)3膠體中加入過量鹽酸不溶解

 

C.

“血液透析”原理同溶液中固體顆粒的過濾原理相似

 

D.

除加入電解質可使膠體聚沉外,將兩種帶相反電荷膠粒的膠體混合也能發(fā)生聚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和產(chǎn)物如下,如果該化學方程式中S和H2SO4的系數(shù)分別是5和1

(1)請配平下面的化學方程式:

   CuS+  HNO3=  Cu(NO32+  S+  H2SO4+   NO+   H2O

(2)該反應中,發(fā)生氧化反應的物質是 ,發(fā)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  

(3)反應中,1mol 還原劑   (選填“得到”或“失去”)   mol電子.

(4)如在標準狀況下,反應產(chǎn)生336mL氣體,則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從碘水中得到純凈的碘的操作,正確的是:(   )

   A.分液、蒸餾       B.過濾、蒸發(fā)

   C.萃取、分液       D.萃取、分液、蒸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物理量相應的單位表達中,錯誤的是(     )。

A.摩爾質量g/mol                        B.氣體摩爾體積L/mol

C.物質的量的單位Kg                     D.密度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

B.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131I和127I互為同位素,化學性質幾乎相同

C.在黑夜中,我們能看到一束汽車的燈光,是因為我們生活中的大氣是膠體體系

D.鋁制品在空氣中不易被腐蝕是因為鋁的性質不活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