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量含有的陽離子 | H+、Ag+、Mg2+、Al3+、NH4+、Fe3+ |
可能大量含有的陰離子 | Cl-、Br-、I-、CO32-、AlO2- |
Cl2的體積(標準狀況) | 11.2L | 22.4L | 28.0L |
n(Cl-) | 2.5mol | 3.5mol | 4.0mol |
n(Br-) | 3.0mol | 2.5mol | 2.0mol |
n(I-) | x mol | 0 | 0 |
分析 (1)①開始加入2V0無沉淀生成說明發(fā)生的反應是:H++OH-═H2O,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5V0,圖象分析可知生成沉淀增多至最大,反應為Al3++3OH-═Al(OH)3↓,消耗氫氧化鈉溶液3V0,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鈉,沉淀量不變,說明氫氧化鈉和溶液中的銨根離子反應,NH4++OH-?NH3•H2O,消耗氫氧化鈉溶液3V0,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沉淀開始溶解,到加入9V0氫氧化鈉溶液,沉淀全部溶解,發(fā)生的反應為Al(OH)3+OH-═AlO2-+H2O,消耗氫氧化鈉V0;依據(jù)定量關系分析判斷離子存在情況和離子物質的量之比;
②沉淀減少是因為Al(OH)3溶于NaOH溶液;
(2)還原性:I->Br-,加入氯氣11.2L時先與I-反應,反應后溶液中還有I-xmol,則說明通入11.2LCl2只發(fā)生:Cl2+2I-═I2+2Cl-,Br-沒有反應,則原溶液中Br-為2.5mol;根據(jù)氯氣的物質的量求出生成的氯離子的物質的量,即可求出原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
氯氣由11.2L變成22.4L,Br-的物質的量減小,發(fā)生:Cl2 +2Br-═Br2+2Cl-,Cl2+2I-═I2+2Cl-,根據(jù)Br-的變化值求出參加反應的氯氣,再求出與I-反應的氯氣的物質的量,以及I-的物質的量;根據(jù)物質的量之比等于計量數(shù)之比寫出方程式.
解答 解:(1)①根據(jù)圖象,開始加入NaOH沒有沉淀和氣體產(chǎn)生,則一定有H+;由離子共存可知,一定不含有CO32-、AlO2-;
開始加入2V0無沉淀生成說明發(fā)生的反應是:H++OH-═H2O,后來有沉淀產(chǎn)生且最后消失,則一定沒有Mg2+、Fe3+、Ag+,有Al3+;
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5V0,圖象分析可知生成沉淀增多至最大,反應為Al3++3OH-═Al(OH)3↓,消耗氫氧化鈉溶液3V0,
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鈉,沉淀量不變,說明氫氧化鈉和溶液中的銨根離子反應,NH4++OH-?NH3•H2O,消耗氫氧化鈉溶液3V0,
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沉淀開始溶解,到加入9V0氫氧化鈉溶液,沉淀全部溶解,發(fā)生的反應為Al(OH)3+OH-═AlO2-+H2O,消耗氫氧化鈉V0;
沉淀的質量不變,反應為NH4++OH-?NH3•H2O的反應,則有NH4+;
圖中反應現(xiàn)象無法確定是否含K+;綜上所述一定不存在的陽離子為Mg2+、Fe3+、Ag+;一定不存在的陰離子是CO32-、AlO2-;一定存在的陽離子是H+、NH4+、Al3+,物質的量之比=2V0:3V0:V0=2:3:1,
故答案為:Mg2+、Fe3+、Ag+;CO32-、AlO2-;H+、NH4+、Al3+為2:3:1;
②沉淀減少是因為Al(OH)3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鋁酸鈉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為:Al(OH)3+OH-=AlO2-+2H2O.
(2)①當通入Cl2的體積為11.2 L時,溶液中I-還有剩余,即氯氣只與I-反應:Cl2+2I-=I2+2Cl-,生成1mol Cl-,Cl-初始物質的量是(2.5-1)mol=1.5 mol;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Br-初始物質的量是3 mol,當通入Cl2 22.4 L即1mol時,被氧化的Br-物質的量為:n(Br-)=3.0 mol-2.5 mol=0.5 mol,
由反應Cl2+2Br-=Br2+2Cl-可知,消耗n(Cl2)=$\frac{1}{2}$n(Br-)=0.25 mol,
所以Cl2+2I-=I2+2Cl-中反應消耗的Cl2為:1 mol-0.25 mol=0.75 mol,因此原溶液中的I-為:n(I-)=2×n(Cl2)=0.75 mol×2=1.5 mol,
則通入Cl2 22.4 L時,參加反應的Cl2、Br-、I-物質的量之比為:1 mol:0.5 mol:1.5 mol=2:1:3=4:2:6,故離子方程式為4Cl2+2Br-+6I-=8Cl-+Br2+3I2;
故答案為:4Cl2+2Br-+6I-=8Cl-+Br2+3I2;
②由①分析可知:原溶液中的Cl-、Br-、I-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5mol:3mol:1.5mol=1:2:1,故答案為:1:2:1.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含量的測定,題目涉及離子的判斷和計算、圖標數(shù)據(jù)分析的方法和反應實質,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根據(jù)離子的還原性以及表中數(shù)據(jù)判斷反應的程度,結合方程式計算,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考查.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蔗糖中加入濃H2SO4后出現(xiàn)發(fā)黑現(xiàn)象,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 |
B. | 濃硝酸保存在棕色的細口瓶中,并置于低溫陰暗處 | |
C. | 銨鹽都不穩(wěn)定,受熱分解都生成氨氣 | |
D. |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2.24 | B. | 鈉的物質的量為0.2 mol | ||
C. | 反應時,Na、Mg、Al均過量 | D. | 曲線b為Mg與鹽酸反應的圖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根據(jù)用電器(G)中指針的偏轉方向可比較Zn、Cu的金屬的氧化性 | |
B. | 根據(jù)右側小試管中液面的變化,可以判斷鐵釘發(fā)生了析氫腐蝕 | |
C. | 測定中和熱 | |
D. | 根據(jù)兩燒瓶中氣體顏色的變化(熱水中變深、冰水中變淺)可以判斷2NO2(g)?N2O4(g)是一個放熱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