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利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部分夾持儀器未畫出)( 。
A.
分離乙醇和乙酸乙酯
B.
分離苯和甲苯
C.
實驗室制備,收集乙烯并驗證其易被氧化
D.
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

分析 A.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
B.苯和甲苯的沸點不同;
C.制備乙烯,應用濃硫酸;
D.乙酸乙酯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可水解.

解答 解:A.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應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故A錯誤;
B.苯和甲苯的沸點不同,可用蒸餾分離,故B正確;
C.制備乙烯,應用濃硫酸,且加熱到170℃,缺少溫度計,故C錯誤;
D.乙酸乙酯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可水解,應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涉及物質的制備、分離提純等,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以及評價能力的考查,為高考高頻考點和常見題型,注意把握實驗的方案的合理性和實驗操作的合理性,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8gD2O(重水)含有的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均為10NA
B.2molSO2和1molO2通入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frac{\underline{\;催化劑\;}}{△}$2SO3(g),反應完成時,生成SO3分子數(shù)小于2NA
C.7.8gNa2O2固體含有的離子數(shù)為0.4NA
D.2.24LH2完全燃燒時,斷裂H-H鍵數(shù)目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工業(yè)上用金紅石(主要成分為TiO2)制金屬鈦,可通過以下反應進行:
①TiO2+2C+2Cl2 $\frac{\underline{\;高溫\;}}{\;}$TiCl4+2CO;
②TiCl4+2Mg$\frac{\underline{\;氬氣\;}}{\;}$ Ti+2MgCl2;
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對于上述兩個反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兩個反應都是置換反應
B.每生成1mol金屬Ti,②中轉移電子數(shù)為2NA
C.①中TiO2作氧化劑
D.②中氬氣作保護氣,可防止金屬Ti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黑火藥爆炸后產物為K2S,N2,CO2,下列物質中是黑火藥的主要成分且在爆炸中做還原劑的是( 。
A.氧氣B.硫磺C.木炭D.硝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有機物在核磁共振氫譜中能出現(xiàn)兩組峰,且其峰面積之比為3:1的是( 。
A.對二甲苯B.均三甲苯C.乙酸異丙酯D.乙二酸二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有機物燃燒產生等體積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0.1mol該有機物燃燒時需0.5mol氧氣,將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通過堿石灰充分吸收后,堿石灰增重24.8g.
請完成下列問題
(1)該有機物中C,H原子個數(shù)比為1:2
(2)該有機物的分子式C4H8O2
(3)若該有機物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則符合該有機物的結構有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和分離方法能到達試題目的是(  )
混合物試劑分離方法
 A苯(苯酚)溴水過濾
 B甲烷(乙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洗氣
 C乙酸乙酯(乙酸)飽和碳酸鈉溶液蒸餾
 D溴乙烷(乙醇)蒸餾水分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維生素C的結構簡式是,它的分子式是C6H8O6.在維生素C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酸性高錳酸鉀顏色褪去,說明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以淀粉和油脂為原料,制備生活中某些物質.

已知:一定條件下RCOOR′+ROH→RCOOR+R′OH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淀粉的分子式為(C6H10O5n,B中官能團的名稱是醛基.
(2)反應④的有機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F(xiàn)的化學式是C17H35COOH.
(3)寫出E所有可能的結構簡式
(4)某地溝油(含油脂甲)與甲醇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乙(一種生物柴油)和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若用18O標記A中的氧原子,寫出含18O的A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218OH+CH3COOH$→_{△}^{濃H_{2}SO_{4}}$CH3CO18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