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未來新能源的特點是資源豐富,在使用時對環(huán)境無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屬于未來新能源標準的是
①天然氣 ②太陽能 ③風能 ④石油 ⑤煤 ⑥生物質(zhì)能 ⑦氫能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⑥⑦C. ①②⑤⑥⑦D. ③④⑤⑥⑦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合成纖維和人造纖維可統(tǒng)稱為化學纖維
B.酚醛樹脂和聚氯乙烯都是熱固性塑料
C.錦綸絲接近火焰時先卷縮,灰燼為有光澤的硬塊
D.復合材料一般具有強度高、質(zhì)量輕、耐高溫、耐腐蝕等優(yōu)異性能,其綜合性能超過了單一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態(tài)原子有4個未成對電子.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nèi)層電子總數(shù)的3倍,元素Z基態(tài)原子的3p軌道上有4個電子.
(1)Y與Z可形成多種化合物. ①元素Y與Z中電負性較大的是(用元素符號描述).
②離子ZY32﹣的空間構型為(用文字描述).
③寫出一種與ZY2互為等電子體的氧化物分子的化學式 .
(2)Y的氫化物(H2Y)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Z,其原因是 .
(3)含X2+的溶液與KCN、氨水反應可得到化合物K3[X(CN)5(NH3)]. ①基態(tài)X2+的電子排布式是 .
②1mol配合物K3[X(CN)5(NH3)]中含σ鍵的數(shù)目為 .
(4)下圖為X與Z所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的基本結構單元,推測該化合物的化學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100 g冰醋酸、甲醛、葡萄糖、甲酸甲酯、果糖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A. 30% B. 40% C. 50% D. 無法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支持“人文奧運”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是堅決反對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某種興奮劑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有關該物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物質(zhì)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B.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15H18O3
C.遇FeCl3溶液呈紫色,因為該物質(zhì)與苯酚屬于同系物
D.1mol該化合物最多可與含3molBr2的溴水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要求填空:
(1)分子中有18個氫原子的鏈烷烴的分子式:
(2)2,3﹣二甲基﹣1﹣丁烯的結構簡式:
(3)用系統(tǒng)法命名:
(4)CH2=CH﹣C≡CH結構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方式是
(5)有機物的結構可用“鍵線式”簡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簡寫為 , 的分子式為 , 1mol該烴完全燃燒,需要標準狀況下氧氣升;該烴的一溴取代物有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鎂、鋁的混合物共0.1mol,溶于200mL 2.5molL﹣1的鹽酸溶液中,然后再滴加2molL﹣1的NaOH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過程中,沉淀質(zhì)量m 隨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V變化情況如圖所示.當V1=120mL時,則金屬粉末中n(Al)=mol.
(2)V2~V3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過程中,欲使Mg2+、Al3+剛好沉淀完全,則滴入NaOH溶液的體積V(NaOH)=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胡椒酚是植物揮發(fā)油中的一種成分.關于胡椒酚的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①該化合物屬于芳香烴;
②分子中至少有7個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
③它的部分同分異構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④1mol該化合物最多可與2mol Br2發(fā)生反應.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微波是一種高頻電磁振蕩,“微波爐”就是利用高頻電磁振蕩使食品中分子也產(chǎn)生振蕩而發(fā)熱;現(xiàn)代醫(yī)學上使用微波手術刀進行外科手術,其好處主要是使開刀處的血液迅速凝固而減少失血。下列關于其作用原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微波電流迅速中和血液膠粒所帶的電荷而凝聚
B. 微波使局部血液受熱而使血液膠體凝聚
C. 微波電流通過金屬手術刀時產(chǎn)生高溫而使血液凝聚
D. 以上說法都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