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言簡意賅,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成語描繪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點石成金 B.水落石出 C.滴水成冰 D.拔云見日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與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成物總能量一定低于反應物總能量
B.放熱反應的反應速率總是大于吸熱反應的反應速率
C.應用蓋斯定律,可計算某些難以直接測量的反應焓變
D.同溫同壓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H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兩種化合物A和B只含C、H、O三種元素。若A和B以任意物質的量比混合,完全燃燒后生成CO2的體積都是消耗O2體積的2倍(同溫同壓下測定),即它們的分子組成符合通式:
(CO)x(H2O)y(x、y為正整數(shù))。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是a和b,且a>b。
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若A、B分子中氫原子數(shù)相同,A、B相對分子質量的差值一定是(填一個數(shù)字)
的整數(shù)倍。
(2)試寫出符合此條件且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分子式:A ,B ;結構簡式:A ,B 。
(3)寫出與(2)中B相對分子質量相差14,且不屬于同類物質的兩種分子的結構簡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物質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 | 過氧化鈉可用作潛艇里氧氣的來源 | B. | 單質硅是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 |
| C. | 乙醇可用作燃料 | D. | 食醋可用于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用NaHCO3和KHCO3組成的某混合物進行實驗,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
50mL鹽酸 | 50mL鹽酸 | 50mL鹽酸 | |
m(混合物) | 9.2g | 15.7g | 27.6g |
V(CO2)(標況) | 2.24L | 3.36L | 3.36L |
則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確的是( 。
| A. |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不能計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 |
| B. | 加入混合物9.2 g時鹽酸過量 |
| C. | 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3.0 mol•L﹣1 |
| D. | 15.7 g混合物恰好與鹽酸完全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給定一定物質的量的理想氣體,影響其所占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分子直徑的大小 B.分子間距離的大小
C.分子間引力的大小 D.分子數(shù)目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電離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
A.CH3COOH H++CH3COO-
B.KHSO4 K++H++SO
C.Al(OH)3===Al3++3OH-
D.NaH2PO4 Na++H2P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硫酸銅是一種應用極其廣泛的化工原料。銅不能與稀硫酸直接反應,本實驗中將適量濃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銅粉與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熱使之反應完全,通過蒸發(fā)、結晶得到硫酸銅晶體(裝置如圖1、2所示)。
(1)圖1燒瓶中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2)圖2是圖1的改進裝置,其優(yōu)點有:
① ;② 。
(3)為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如下設計:
方案1:以空氣為氧化劑。將銅粉在儀器B中反復灼燒,使銅與空氣充分反應生成氧化銅,再將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
方案2:將空氣或氧氣直接通入到銅粉與稀硫酸的混合物中,發(fā)現(xiàn)在常溫下幾乎不反應。向反應液中加FeSO4或Fe2(SO4)3,即發(fā)生反應。反應完全后向其中加物質甲調節(jié)pH到3~4,產生Fe(OH)3沉淀,過濾.蒸發(fā).結晶,濾渣作催化劑循環(huán)使用。(已知Fe(OH)3和Cu(OH)2完全沉淀時的pH分別為3.7.6.4。)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方案1中的B儀器名稱是 。
②方案2中甲物質是 (填字母序號)。a.CaO b.CuCO3 c.CaCO3 d.NH3▪H2O
以加入FeSO4為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反應發(fā)生的原因
。
方案3 :將3.2g銅絲放到45 mL 1.5mol/L的稀硫酸中,控溫在50℃。加入18mL 10%的H2O2,反應0.5小時后,升溫到60℃,持續(xù)反應1 小時后,過濾.蒸發(fā)結晶.減壓抽濾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10.6g。
③上述三種方案中,更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填方案1、方案2、方案3)
理由是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