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常壓下,由A、B組成的混合氣體[Mr(A)>Mr(B)],經(jīng)分析混合氣體中只含碳和氧兩種元素.A和B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若碳氧質(zhì)量比總大于 3:8,則 A1 為CO2,B1 為CO;
若碳氧質(zhì)量比總小于 3:8,則A2 為CO2,B2 為O2.
若B1和B2常溫混合后,碳氧質(zhì)量比總小于 3:8時,B1、B2 必須滿足的關(guān)系是 n(B1):n(B2)<.
有關(guān)范圍討論題的計算;有關(guān)混合物反應的計算. | |
分析: | 根據(jù)氧原子和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分別計算出CO2、CO、O2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質(zhì)量之比,再根據(jù)組合進行計算即可. |
解答: | 解:碳氧形成的化合物有 CO2 和 CO.CO 中,m(C):m(O)=12:16=3:4;CO2 中,m(C):m(O)=12:32=3:8.若要使混合氣體中碳氧質(zhì)量比總大于 3:8,只須在 CO2 中混入CO即可,若要使混合氣體中碳氧質(zhì)量比總小于3:8,只須在CO2中混入 O2 即可.可見,A1 為 CO2,B1 為 CO;A2 為 CO2,B2 為 O2. 設(shè)符合條件的 B1、B2 混合氣體中,B1、B2 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 x 和 y,由題意,“x CO+yO2”中,12x:(16x+32y)<3:8,解得,x:y<2:1. 故答案為:CO2;CO;CO2;O2;<2:1. |
點評: | 本題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diào)了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難度中等.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措施或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顏色變淺
B.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顏色變淺
C.在合成氨的反應中,降溫或加壓有利于氨的合成
D.H2、I2、HI平衡混合氣加壓后顏色變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常溫下反應,①NH3+H+NH(平衡常數(shù)為K1),②Ag++Cl-AgCl(平衡常數(shù)為K2),③Ag++2NH3Ag(NH3)(平衡常數(shù)為K3)。①、②、③的平衡常數(shù)關(guān)系為K1>K3>K2,據(jù)此所做的以下推測合理的是( )
A.氯化銀不溶于氨水
B.銀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鈉有白色沉淀
C.銀氨溶液中加入鹽酸有白色沉淀
D.銀氨溶液可在酸性條件下穩(wěn)定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三種物質(zhì)各15g,發(fā)生如下反應:A+B+C→D反應后生成D的質(zhì)量為30g.然后在殘留物中加入10g A,反應又繼續(xù)進行,待反應再次停止,反應物中只剩余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第一次反應停止時,剩余B 9 g | |
B. | 第一次反應停止時,剩余C 6 g | |
C. | 反應中A和C的質(zhì)量比是5:3 | |
D. | 第二次反應后,C剩余5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用托盤天平稱量時,誤將藥品與砝碼的位置放顛倒了,待平衡時,稱得藥品質(zhì)量的讀數(shù)為9.5g(1g以下用游碼),則藥品的實際質(zhì)量為()
A. | 9g | B. | 10g | C. | 8.5g | D. | 8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 | CaCO3 CaO+CO2↑ | |
B. | Na2CO3+2HCl═2NaCl+CO2↑+H2O | |
C. | 2Cu+O2 2CuO | |
D. | Fe2O3+3H2SO4═Fe2(SO4)3+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電離方程式中,錯誤的是()
A. | H2CO3⇌H++HCO3﹣、HCO3﹣⇌H++CO32﹣ | |
B. | H2SO4⇌2H++SO42﹣ | |
C. | NaHCO3═Na++H++CO32﹣ | |
D. | NaHSO4═Na++H++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guān)于苯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反應①為取代反應,有機產(chǎn)物與水混合浮在上層
B. 反應②為氧化反應,反應現(xiàn)象是火焰明亮并帶有濃煙
C. 反應③為取代反應,有機產(chǎn)物是一種烴
D. 反應④中1 mol苯可與3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說明苯分子中含有三個碳碳雙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