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已知某純堿試樣中含有雜質氯化鈉,為測定試樣中純堿的質量分數(shù),可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主要步驟如下,請?zhí)羁眨?/p>

① 按圖組裝儀器,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 將a g試樣放入錐形瓶中,加適量蒸餾水溶解,得到試樣溶液;③ 稱量盛有堿石灰的U形管的質量為b g;④ 從分液漏斗中滴入6mol/L的稀硫酸,直到不再產生氣體為止,⑤ 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⑥ 再次稱量盛有堿石灰的U形管的質量為c g;⑦ 重復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形管的質量基本不變,測得質量為d g。

回答下列問題:(堿石灰是一種干燥劑,不能干燥酸性氣體)

(1)裝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2)如果將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換成同濃度的鹽酸,測試的結果將        (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3)步驟⑤的目的是               

(4)步驟⑦的目的是               

(5)該試樣中純堿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為            

 

(10分,每空2分)

(1)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入U型管

(2)偏高

(3) 把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導入U型管中      

(4)判斷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是否全部被排出,并被U型管中堿石灰吸收

(5) 106(d-b)/44a×100%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重要的含氯消毒劑,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與殺菌.以下是過氧化氫法生產亞氯酸鈉的工藝流程圖: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適當條件下可結晶析出NaClO2?3H2O.
②純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氣體或空氣稀釋到10%以下安全.
③160g/L NaOH溶液是指160g NaOH固體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體積為1L.
(1)160g/L 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4.00 mol/L
4.00 mol/L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發(fā)生器中鼓入空氣的作用是:
稀釋ClO2,防止ClO2分解爆炸
稀釋ClO2,防止ClO2分解爆炸

(3)吸收裝置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
吸收裝置中的溫度不能過高,其原因是:
防止H2O2的分解
防止H2O2的分解

(4)吸收塔中為防止NaClO2被還原成NaCl,所用還原劑的還原性應適中.除H2O2外,還可以選擇的還原劑是
a
a

(選填序號)a.Na2O2           b.Na2S            c.FeCl2
(5)從濾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體的實驗操作依次是
b e d
b e d
(選填序號)
a.蒸發(fā)結晶     b.蒸發(fā)濃縮       c.灼燒      d.過濾      e.冷卻結晶
2、在氯氧化法處理含CN的廢水過程中,液氯在堿性條件下可以將氰化物氧化成氰酸鹽(其毒性僅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鹽再進一步被氧化為無毒物質.
(1)某廠廢水中含KCN,其濃度為650mg?L-1.現(xiàn)用氯氧化法處理,發(fā)生如下反應:KCN+2KOH+Cl2=KOCN+2KCl+H2O,再投入過量液氯,可將氰酸鹽進一步氯化為氮氣.請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配平后請在方框內填寫每種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若為“1”也要寫上)
2
2
KOCN+
4
4
KOH+
3
3
Cl2
2
2
CO2+
1
1
N2+
6
6
KCl+
2
2
H2O
(2)若處理上述廢水20L,使KCN完全轉化為無毒物質,至少需液氯
35.5
35.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氨氣性質實驗.利用圖1完成氨的催化氧化實驗,其中箭頭表示氣體流向,A、B表示兩種純凈、干燥的氣體,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裝置已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實驗中所用的藥品和干燥劑只能從下列物質中選取KMnO4、Na2O2、NH4Cl、NH4HCO3、P2O5、堿石灰、生石灰、蒸餾水、濃硫酸、濃氨水

根據(jù)圖1中裝置和反應現(xiàn)象請回答:
(1)若乙中盛有P2O5,此時丙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H4HCO3
  △  
.
 
NH3↑+CO2↑+H2O
NH4HCO3
  △  
.
 
NH3↑+CO2↑+H2O
.若丁中盛有P2O5,此時甲裝置中應選擇的試劑是
濃氨水和生石灰(或堿石灰)
濃氨水和生石灰(或堿石灰)

(2)檢驗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試管中的導管口浸沒在水槽中的液面以下,雙手緊貼試管外壁,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試管中的導管口浸沒在水槽中的液面以下,雙手緊貼試管外壁,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3)當己中充滿紅棕色氣體后,停止甲、丙裝置中的反應,并關閉a、b兩個活塞,將己裝置浸入冰水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氣體顏色變淺
氣體顏色變淺
簡述產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
2NO2?N2O4,正反應屬于放熱反應,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平衡向右移動,NO2濃度減小,所以氣體顏色變淺
2NO2?N2O4,正反應屬于放熱反應,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平衡向右移動,NO2濃度減小,所以氣體顏色變淺
,若將己裝置中的試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紅棕色氣體變?yōu)闊o色,試管內液面上升
紅棕色氣體變?yōu)闊o色,試管內液面上升

(4)已知氨氣在純氧中安靜的燃燒,如圖2,將過量O2與NH3分別從a、b兩管進氣口通入到裝置C中,并在b管上端點燃氨氣.先通入O2,后通過NH3的理由是
氨氣在空氣中不能點燃,逸出造成污染
氨氣在空氣中不能點燃,逸出造成污染

(5)液氨與水性質頗為相似,其電離方程式可表示為:2NH3?NH4++NH2-.某溫度下其離子積常數(shù)為1×10-30(mol?L-12.液氨中的pNH4與水中的pH類似,向1L液氨中加入2.3gNa此時上述平衡
向正方向
向正方向
移動(填“向正方向”“向逆方向”或“不”),完全反應后溶液的pNH4=
29
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2分)Ⅰ、(1)現(xiàn)有濃度均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氫氧化鈉、④氯化銨,則①、②、③、④四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                      。

(2)已知某溫度下,純水中的C(H)=5×10-7mol/L,則此時溶液的C(OH-)為     mol/L;若溫度不變,將pH=11的NaOH溶液a L與pH=1的H2SO4的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則a∶b=             。

Ⅱ、在一個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要求通過調節(jié)體系的溫度使反應A(g)+2B(g)2C( g)達到平衡時,保持容器內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12mol。現(xiàn)向反應容器中加入6.5molA,xmolB,2.0molC。

    ⑴若x=5.5時,需要降低體系溫度使反應在平衡時達到題設條件,則正反應是     熱反應。

    ⑵欲使反應維持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x的取值范圍為              

⑶在一定溫度下的上述平衡體系中,另按1∶2的物質的量之比充入D、E兩種氣體(此時容器中的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要求保持12mol),按D(g)+E(g)2F(g)發(fā)生反應。當反應達到平衡時,D在這三種物質的混合體系中的體積分數(shù)為p%。若向容器中投入m molD,n molF和一定物質的量的E,在這三種物質的新的平衡體系中,D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p%,則所投入E的物質的量為       (用m、n表示;設A、B、C和D、E、F之間均不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岳陽市2010屆高三第四次質檢考試(化學)試題 題型:填空題

(12分)Ⅰ、(1)現(xiàn)有濃度均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氫氧化鈉、④氯化銨,則①、②、③、④四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                      。

(2)已知某溫度下,純水中的C(H)=5×10-7mol/L,則此時溶液的C(OH-)為     mol/L;若溫度不變,將pH=11的NaOH溶液a L與pH=1的H2SO4的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則a∶b=             

Ⅱ、在一個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要求通過調節(jié)體系的溫度使反應A(g)+2B(g)2C( g)達到平衡時,保持容器內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12mol。現(xiàn)向反應容器中加入6.5molA,xmolB,2.0molC。

    ⑴若x=5.5時,需要降低體系溫度使反應在平衡時達到題設條件,則正反應是      熱反應。

    ⑵欲使反應維持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x的取值范圍為              

⑶在一定溫度下的上述平衡體系中,另按1∶2的物質的量之比充入D、E兩種氣體(此時容器中的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要求保持12mol),按D(g)+E(g)2F(g)發(fā)生反應。當反應達到平衡時,D在這三種物質的混合體系中的體積分數(shù)為p%。若向容器中投入m molD,n molF和一定物質的量的E,在這三種物質的新的平衡體系中,D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p%,則所投入E的物質的量為        (用m、n表示;設A、B、C和D、E、F之間均不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