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研究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時設(shè)計了如下兩個實驗方案。
方案①:2.7 g AlX溶液Al(OH)3沉淀
方案②:2.7 g AlY溶液Al(OH)3沉淀
NaOH溶液和稀鹽酸的濃度均是3 mol·L-1,如圖是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別加入NaOH溶液和稀鹽酸時產(chǎn)生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與加入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體積之間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溶液溶質(zhì)為AlCl3,Y溶液溶質(zhì)為NaAlO2
B.b曲線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C.在O點時兩方案中所得溶液濃度相等
D.a、b曲線表示的反應(yīng)都是氧化還原反應(yīng)
選C。n(Al)==0.1 mol
n(HCl)=3 mol·L-1×0.1 L=0.3 mol
n(NaOH)=3 mol·L-1×0.1 L=0.3 mol
據(jù)反應(yīng):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
X為含0.1 mol AlCl3的溶液,Y為含0.1 mol NaAlO2和0.2 mol NaOH的混合溶液,A項錯誤;
曲線a表示向X(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曲線,[滴入NaOH即開始產(chǎn)生Al(OH)3沉淀],而曲線b表示向Y(NaAlO2與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的曲線,曲線a、b表示的反應(yīng)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yīng),B、D兩項錯誤。
曲線a中當生成0.1 mol Al(OH)3沉淀時,得到NaCl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NaCl)==1.5 mol·L-1。
曲線b中當生成0.1 mol Al(OH)3沉淀時,得到NaCl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NaCl)= =1.5 mol·L-1。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滴有酚酞試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顏色變深的是
A.明礬溶液加熱 B.CH3COONa溶液加熱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體 D.小蘇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焰火“腳印”、“笑臉”、“五環(huán)”,讓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更加輝煌、浪漫,這與高中化學中“焰色反應(yīng)”知識相關(guā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非金屬單質(zhì)燃燒時火焰均為無色
B.所有金屬及其化合物灼燒時火焰均有顏色
C.焰色反應(yīng)均應(yīng)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
D.NaCl與Na2CO3灼燒時火焰顏色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yīng)沒有氫氣生成的是( )
A.單質(zhì)鈉投入水中
B.鋁投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C.銅塊放入稀硫酸中
D.往鐵粉中通入水蒸氣,并高溫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90 mL 0.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投入ag金屬鈉,欲使最終無沉淀生成,則a的最小值為( )
A.0.621 B.1.242 C.0.414 D.0.8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單質(zhì)直接化合制得,又可由金屬和鹽酸反應(yīng)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FeCl3 D.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FeBr2、FeI2,若向該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氣,再向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結(jié)果溶液變?yōu)榧t色,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氣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③不能確定通入氯氣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靜置,向上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市場上經(jīng)常見到的標記為Li-ion的電池。它的負極
材料是金屬鋰和碳的復(fù)合材料(碳作為金屬鋰的載體),電解質(zhì)為一種能傳導Li+的高分子材料。這種鋰離
子電池的電池反應(yīng)式為: Li+2Li0.35NiO2 2Li0.85NiO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Li-e-=Li+
B.充電時,Li0.85NiO2既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又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
C.該電池既能用酸溶液又能用堿溶液作電解質(zhì)溶液。
D.放電過程中Li+向正極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汽車尾氣分析儀以燃料電池為工作原
理測定CO的濃度,其裝置如圖所示(上端為多孔電極a,下斷為多孔電極b),該電池中電解質(zhì)為氧化釔-
氧化鈉,其中O2-可以在固體介質(zhì)NASICON中自由移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工作時電極b作正極,O2-由電極b流向電極a
B.工作時電子由電極a通過介質(zhì)流向電極b
C.負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CO+O2——2e-=CO2
D.傳感器中通過的電流越大,尾氣中CO的含量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