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9.化合物G的合成路線如下:

(1)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羧基,1molG發(fā)生加成反應最多消耗2mol H2
(2)去掉E中含有的少量D的試劑和操作是向混合物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充分振蕩后,靜置,分液,或者蒸餾,或者先分液再蒸餾;下列有關E的說法正確的是ACD(填字母序號).
A.可發(fā)生氧化反應B.催化條件下可發(fā)生縮聚反應
C.可發(fā)生取代反應D.是CH2=CHCOOCH2CH3的同系物
E.易溶于水
(3)寫出A→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H2Cl-CH=CH2+H2O$→_{△}^{NaOH}$CH2OH-CH=CH2+HCl
(4)反應E+F→G屬于下列麥克爾加成反應類型,則F的結構簡式為
+CH2=CH-NO2$\stackrel{一定條件}{→}$CH2CH2NO2
(5)比G少2個氫原子的物質具有下列性質:任寫一種該物質的結構簡式
①遇FeCl3溶液顯紫色;         
②苯環(huán)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種;
③1mol物質最多可消耗2mol Na和1mol NaOH.

分析 據D的結構簡式和B→C,C→D的反應條件可知,B為醇,C為醛,則A為氯代烴,C3H6生成A是烯烴αH的取代反應,C3H6為CH2=CH-CH3,因為D為CH2=CH-COOH,所以CH2=CH-CH3與Cl2發(fā)生ɑ-H的取代反應,生成的A為CH2=CH-CH2Cl,A中Cl被羥基取代轉化為B(CH2=CH-CH2OH),B催化氧化得到C(CH2=CH-CHO),C發(fā)生銀鏡反應生成D(CH2=CH-COOH),D與CH3OH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E,E與F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G,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根據以上分析,D為CH2=CH-COOH,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羧基;根據G的結構簡式,G中含有2個羰基,所以1mol G發(fā)生加成反應最多消耗2molH2,故答案為:羧基;2;
(2)根據以上分析,D為CH2=CH-COOH,E為CH2=CH-COOCH3,飽和碳酸鈉溶液可與羧酸反應,所以除掉E中含有少量D的試劑為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后生成羧酸鹽溶液,充分振蕩后,靜置,分液,或者蒸餾,或者先分液再蒸餾,即可提純;
A、E中含有碳碳雙鍵,可發(fā)生氧化反應,故正確;
B、E中含有的官能團為碳碳雙鍵和酯基,不能發(fā)生縮聚反應,故錯誤;
C、E中含有酯基,可發(fā)生水解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故正確;
D、E與CH2=CHCOOCH2CH3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一個CH2原子團,互為同系物,故正確;
E、E屬于酯,難溶于水,故錯誤;
故答案為:向混合物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充分振蕩后,靜置,分液,或者蒸餾,或者先分液再蒸餾;ACD;
(3)A→B 為CH2Cl-CH=CH2在氫氧化鈉的水溶液中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氯代烴,化學方程式為CH2Cl-CH=CH2+H2O$→_{△}^{NaOH}$CH2OH-CH=CH2+HCl,
故答案為:CH2Cl-CH=CH2+H2O$→_{△}^{NaOH}$CH2OH-CH=CH2+HCl;
(4)根據以上分析,E中碳碳雙鍵發(fā)生加成反應可得G,對比E、G的結構簡式可得F為,故答案為:;
(5)比G少2個氫原子的物質的分子式為:C9H12O3,①遇FeCl3溶液顯紫色,說明含有酚羥基;③1mol物質最多可消耗2molNa和1molNaOH,說明該物質含有1個醇羥基;再根據②苯環(huán)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種,可推出該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合成,明確合成流程中各物質的推斷是解答的關鍵,注意有機物的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標準狀況下H2S和O2混合氣體100mL,經點燃后反應至完全,所得氣體經干燥后,恢復到原來狀況時體積為10mL,該10mL氣體可能是( 。
A.H2SB.O2C.H2S、SO2D.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化合物X是一種環(huán)境激素,存在如圖轉化關系:

化合物A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分子中含有兩個化學環(huán)境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環(huán)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兩種.1H-NMR譜顯示化合物G的所有氫原子化學環(huán)境相同.F是一種可用于制備隱形眼鏡的高聚物.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d
a.化合物A分子中含有聯(lián)苯結構單元
b.化合物A可以和NaHCO3溶液反應,放出CO2氣體
c.X與NaOH溶液反應,理論上1mol X最多消耗6mol NaOH
d.化合物D能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
(2)A→C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  B→D的反應類型是消去反應
(3)化合物C的結構簡式為,化合物C的1H-NMR譜的峰面積之比為1:2: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填寫)
(4)分離物質D和G的混合物時,所采用的分離方法的名稱是蒸餾
(5)寫出B→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寫出E→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7)寫出同時滿足:①屬于酯類,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的D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aX、bY、dZ、W是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只有一種是金屬),b-a=d-b=1,Z與W可形成兩種常見的化合物,其中一種(Q)有強氧化性且在航天、潛水過程中有極為重要的用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Q中只有離子鍵
B.原子半徑W>Z>Y>X
C.Y元素可形成兩種含氧酸,且這兩種含氧酸均為強酸
D.最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Z>Y>X,沸點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由Fe2O3、Fe、CuO、C、Al中的幾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粉末,取樣進行下列實驗(部分產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層清液,通入CO2后無明顯變化,說明樣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質是Al(寫化學式).
(2)Z可能為一種或兩種氣體.
①若Z只為一種氣體,試劑a為飽和NaHCO3溶液,則反應Ⅰ中能同時生成兩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C+2H2SO4(濃)═CO2↑+2SO2↑+2H2O.
②若Z為兩種氣體的混合物,試劑a為適量的水,則Z中兩種氣體的化學式是NO、CO2
(3)向Y中通入過量的Cl2,并不斷攪拌,充分反應后,溶液中的陽離子是Cu2+、Fe3+、H+(寫離子符號).
(4)取Y中的溶液,調節(jié)pH約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溶液呈藍色并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當消耗2mol I-時,共轉移3mol電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Fe2++4I-+3H2O2=2Fe(OH)3↓+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對各平衡體系的建立和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常溫下,氨水溶液加水稀釋,$\frac{c(N{H}_{2}•{H}_{2}O)•c({H}^{+})}{c(N{H}_{4}^{+})}$增大
B.2SO2(g)+O2 (g)?2SO3(g)(△H<0),其它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v(正)增大、v(逆)減小,平衡正向移動
C.某容器中存在H2(g)+I2 (g)?2HI(g)反應,當減小容器體積時,氣體顏色加深,各物質的百分含量不變
D.25℃時Mg(OH)2的Ksp小于MgF2的Ksp,則飽和Mg(OH)2與飽和MgF2相比,前者c(Mg2+)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苯、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溴乙烷、苯酚一定條件下都能與NaOH水溶液發(fā)生反應
C.葡萄糖和蔗糖溶液都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D.乙酸乙酯和纖維素乙酸酯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2Cl-+2H+ $\frac{\underline{\;電解\;}}{\;}$H2↑+Cl2
B.NaHS溶液呈堿性:HS-+H3O+?H2S+H2O
C.過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ClO-+CO2+H2O=HCO3-+HClO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過量CH3COOH溶液 CO32-+2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如圖(字母代表元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R在周期表的第15列
B.Y、Q兩種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HQ>HY
C.簡單離子的半徑:X>Z>M
D.Z的單質能從M與Q元素構成的鹽溶液中置換出單質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