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6.氮氧化物和碳氧化合物的綜合治理是當前的重要課題之一.
已知:。甆O(g)+CO2(g)?NO2(g)+CO(g)△H1=+234KJ•mol-1
ⅱ.2NO(g)+2CO(g)?N2(g)+2CO2(g)△H2=-745KJ•mol-1
(1)NO2(g)與CO(g)反應生成兩種無毒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O2(g)+4CO(g)?N2(g)+4CO2(g)△H=-1213 kJ•mol-1
(2)反應ⅰ的正反應的活化能E>△H1(填“>”、“<”或“=”).
(3)一定壓強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ⅰ和反應ⅱ.達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CO(g)的體積分數增大 (填“增大”、“減少”或“無法確定”),原因為升高溫度,反應i的平衡正向移動,反應 ii的平衡逆向移動,均使CO體積分數增大.
(4)向起始溫度為t℃、容積為10L的恒容絕熱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NO(g)和1molCO2(g),發(fā)生反應ⅰ.5min時達到平衡.則:
①下列事實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B  (填選項字母)
A.混合氣體溫度不變B.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
C.NO2和CO的濃度之比為1:1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②t℃時,向另一容積為10L的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NO(g)和1mol CO2(g),發(fā)生反應i.達到平衡的時間< 5min(填“>”、“<”或“=”).
(5)在某密閉容器中充有10mol CO(g)和20mol NO(g),發(fā)生反應ii,CO的平衡轉化率(α)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A、B、C 三點的平衡常數KA、KB、KC的大小關系為KA=KB>KC;p1和p2的大小關系為p2>p1
②A點時.測得容器的體積為10L,則T1℃時,該反應平衡常數K的值為$\frac{1}{9}$.

分析 (1):。甆O(g)+CO2(g)?NO2(g)+CO(g)△H1=+234KJ•mol-1
ⅱ.2NO(g)+2CO(g)?N2(g)+2CO2(g)△H2=-745KJ•mol-1
蓋斯定律計算得到ii-i×2得到NO2(g)與CO(g)反應生成兩種無毒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
(2)反應ⅰ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反應的活化能大于其反應吸收的熱量;
(3)一定壓強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ⅰ和反應ⅱ.達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反應i正向進行,反應ii逆向進行;
(4)①平衡標志是正逆反應速率相同,各組分含量保持不變,結合反應特征和平衡移動原理分析選項;
②t℃時,向另一容積為10L的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NO(g)和1mol CO2(g),發(fā)生反應i.溫度恒定反應速率大于恒溫絕熱容器;
(5)①對于一個給定的化學反應,化學平衡常數的影響因素只有溫度,隨溫度升高CO轉化率減小,說明升溫平衡逆向進行,溫度不變壓強增大平衡正向進行CO轉化率增大;
②A點CO轉化率50%,結合三行計算列式計算得到平衡濃度計算平衡常數.

解答 解:(1)。甆O(g)+CO2(g)?NO2(g)+CO(g)△H1=+234KJ•mol-1
ⅱ.2NO(g)+2CO(g)?N2(g)+2CO2(g)△H2=-745KJ•mol-1
蓋斯定律計算得到ii-i×2得到NO2(g)與CO(g)反應生成兩種無毒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2NO2(g)+4CO(g)?N2(g)+4CO2(g)△H=-1213 kJ•mol-1,
故答案為:2NO2(g)+4CO(g)?N2(g)+4CO2(g)△H=-1213 kJ•mol-1
(2)反應ⅰNO(g)+CO2(g)?NO2(g)+CO(g)△H1=+234KJ•mol-1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反應的活化能大于其反應吸收的熱量,
故答案為:>;
(3)一定壓強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ⅰ和反應ⅱ.達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反應i的平衡正向移動,反應 ii的平衡逆向移動,均使CO體積分數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升高溫度,反應i的平衡正向移動,反應 ii的平衡逆向移動,均使CO體積分數增大;
(4)NO(g)+CO2(g)?NO2(g)+CO(g)△H1=+234KJ•mol-1 ,
①A.恒容絕熱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混合氣體溫度不變,說明反應大多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
B.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說明文溫度不變,反應是吸熱反應,恒容絕熱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
C.NO2和CO的濃度之比為1:1 和反應比相同,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同,故C錯誤;
D.反應前后氣體質量和氣體物質的量不變,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始終不變,不能說明反應大多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B;
②t℃時,向另一容積為10L的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NO(g)和1mol CO2(g),發(fā)生反應i.溫度恒定反應速率大于恒溫絕熱容器,達到平衡的時間<5min,
故答案為:<;
(5)ⅱ.2NO(g)+2CO(g)?N2(g)+2CO2(g)△H2=-745KJ•mol-1
①化學平衡常數只受溫度的影響,溫度一定平衡常數不變,則KA=KB,該反應放熱,溫度越高平衡逆向移動,K值減小,則KC<KA=KB,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CO的轉化率增大,可知P1小于P2,
故答案為:KA=KB>KC;  p2>p1;
②A點CO轉化率50%,在某密閉容器中充有10mol CO(g)和20mol NO(g),發(fā)生反應ii,
                              2NO(g)+2CO(g)?N2(g)+2CO2(g)
起始量(mol/L)         2              1              0                 0
變化量(mol/L)        0.5       1×50%=0.5    0.25            0.5
平衡量(mol/L)       1.5            0.5            0.25            0.5
平衡常數K=$\frac{0.{5}^{2}×0.25}{0.{5}^{2}×1.{5}^{2}}$=$\frac{1}{9}$,
故答案為:$\frac{1}{9}$.

點評 本題考查了熱化學方程式書寫、化學平衡影響因素分析判斷、平衡標志的判斷、平衡常數和反應速率的計算應用、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已知稀碘水和氯化鐵溶液呈黃色,在少量碘化亞鐵溶液中加入幾滴氯水,振蕩后溶液變?yōu)辄S色.
(1)甲同學認為,反應產生的I2溶于水見黃色;乙同學認為,F(xiàn)e2+被氧化成Fe3+使溶液變成黃色;丙同學認為,溶液的黃色是I2和Fe3+共同引起的;
(2)現(xiàn)提供備選試劑:A.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B.氫氧化納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氯化鉀溶液
為驗證各自的猜想是否正確,甲乙兩同學各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選擇以上所提供的備選試劑,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選用試劑 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
 甲同學的方案  
 乙同學的方案  
(3)實驗結果表明丙同學的結論是正確的,丙同學進行了后續(xù)探究,取原反應所得黃色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出現(xiàn)藍色沉淀,表明此時溶液中還有Fe2+,由此可推斷I2、Fe3+、Cl2的氧化性有強到弱的順序是Cl2>Fe3+>I2
(4)根據上述實驗推測,若在碘化亞鐵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則首先被氧化的離子是I-(填粒子的化學式);若在碘化亞鐵溶液中通入過量氯氣,則相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4I-+3Cl2=2Fe3++2I2+6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已知25℃時有關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
弱酸化學式CH3COOHHCNH2CO3
電離平衡常數(25℃)1.8×l0-54.9×l0-10K1=4.3×l0-7K2=5.6×l0-11
現(xiàn)維持2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各溶液pH關系:pH(Na2CO3)>pH(CH3COONa)>pH(NaCN)
B.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c+(CO32-)+c(OH-
C.向PH=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釋,醋酸的電離度、pH均先增大后減小
D.a mol•L-1HCN溶液與b mol•L-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若pH=7,則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NO2與SO2能發(fā)生反應:NO2+SO2?SO3+NO,某研究小組對此進行相關實驗探究.
(1)硝酸廠向大氣中排放NO2造成的環(huán)境問題是酸雨、光化學煙霧.
(2)為了減少SO2的排放,將含SO2的煙氣通過洗滌劑X,充分吸收后再向吸收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既可以回收SO2,同時又可得到化肥.上述洗滌劑X可以是b、d(選填序號).
a.Ca(OH)2    b.K2CO3    c.Na2SO3   d.NH3•H2O
(3)實驗中,尾氣可以用堿溶液吸收.NaOH溶液吸收NO2時,發(fā)生的反應為:2NO2+2OH-═NO2-+NO3-+H2O,反應中形成的化學鍵是共價鍵(填化學鍵的類型).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SO2的離子方程式為SO2+2OH-=SO32-+H2O.
(4)已知:2NO(g)+O2(g)?2NO2(g)△H=-113.0kJ•mol-1
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則NO2(g)+SO2(g)?SO3(g)+NO(g)△H=-41.8kJ/mol.
(5)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使用某種催化劑,改變原料氣配比[n0(NO2):n0(SO2)]進行多組實驗(各次實驗的溫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測定NO2的平衡轉化率以[a(NO2)].部分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①如果要將圖中C點的平衡狀態(tài)改變?yōu)锽點的平衡狀態(tài),應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溫度;
②若A點對應實驗中,SO2(g)的起始濃度為c0 ol•L-1,經過t min達到平衡狀態(tài),該時段化學反應速率v(NO2)=$\frac{{c}_{0}}{5t}$mol•L•min-1
③圖中C、D兩點對應的實驗溫度分別為Tc和Td,通過計算判斷:Tc= Td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利用乙炔(化合物A)合成有機物F 的路線如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注:圖中Ph 代表苯環(huán)
(1)化合物A 與足量溴水反應的生成物的名稱為1,1,2,2-四溴乙烷;
(2)化合物C 中官能團的名稱羥基、碳碳叁鍵;
(3)B→C 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E→F 的反應類型為氧化反應;
(4)寫出D→E 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提示:反應過程中無碘單質生成;Cu 做催化劑)
(5)寫出E 與F 混合后,在濃硫酸催化作用下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6)符合下列條件的F 的同分異構體的數目是12;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屬于二取代苯,其中一個取代基為羧基且與苯環(huán)直接相連,另一個取代基上無支鏈;
(7)請以化合物A 及環(huán)氧乙烷()為主要有機原料(無機原料任選),寫出合成己二酸的合成線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述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選項實驗內容實驗目的
A將Na2SO3樣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BaCl2溶液,觀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檢驗Na2SO3晶體是否已氧化變質
B向沸水中滴加幾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xù)加熱至紅褐色制備Fe(OH)3膠體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H2SO4,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D向2mL1mol/L的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的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的FeCl3溶液證明Mg(OH)2沉淀可轉化為 Fe(OH)3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設 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1 mol MnO2與 40 mL 10 mol/L 的濃鹽酸充分反應,生成的氯氣分子數為 01NA
B.0.1mol 鐵粉與足量水蒸氣反應生成的 H2 分子數目為 0.1NA
C.分子數目為 0.1NA的 N2 和 NH3 混合氣體,原子間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目為 0.3NA
D.用惰性電極電解 CuSO4 溶液一段時間后,若加入 0.05mol 的 Cu2(OH)2CO3 固體恰好能使溶液恢復到原來的濃度,則該電解過程中轉移電子的數目為 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室溫下,HC03-在水中發(fā)生如下變化,該變化過程屬于( 。
A.水解反應B.中和反應C.電離反應D.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通常把原子總數和價電子總數相同的分子或離子稱為等電子體.人們發(fā)現(xiàn)等電子體的 空間結構相同,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H${\;}_{4}^{-}$和 NH${\;}_{4}^{+}$是等電子體,鍵角均為 60°
B.NO${\;}_{3}^{-}$和 CO${\;}_{3}^{2-}$是等電子體,都是平面三角形結構
C.H3O和 PCl3是等電子體,均為三角錐形結構
D.B3N3H6 和苯是等電子體,B3N3 H6 分子中也存在“肩并肩”式重疊的軌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