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溫度下,C(s)和H2O(g)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反應:

C(s)+H2O(g)CO(g)+H2(g)  CO(g)+H2O(g) CO2(g)+H2(g)

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c(H2)=1.9 mol·L-1,c(CO)=0.1 mol·L-1,則平衡時CO2的濃度為

A.0.1 mol·L-1              B.0.9 mol·L-1             C.1.8 mol·L-1              D.1.9 mol·L-1

解析:設第一步反應中生成H2或CO的濃度為c1,第二步反應中消耗CO,生成H2或CO2的濃度為c2,則達平衡時,生成H2的濃度為c1+c2,剩余CO的濃度為c1-c2,依題意有:c1+c2=1.9 mol·L-1,c1-c2=0.1 mol·L-1,聯(lián)立解得c1=1.0mol·L-1,c2=0.9mol·L-1,則CO2的平衡濃度為0.9mol·L-1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溫度下,C和水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反應:C(s)+H2O(g)?CO(g)+H2(g),CO(g)+H2O(g)?CO2(g)+H2(g)當反應達平衡時,測得c(H2)=1.9mol/L,c(CO)=0.1mol/L,則CO2的濃度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化學學科中的平衡理論主要包括: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種,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請回答下列問題:
(1)常溫下,取pH=2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別加入適量的Zn粒,反應過程中兩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則圖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變化曲線的是
B
B
(填”A”或”B”).設鹽酸中加入的Zn質(zhì)量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質(zhì)量為m2.則m1
m2.(選填”<“、”=“或”>“)
(2)在體積為3L的密閉容器中,CO與H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c(CH3OH)
c(CO)c2(H2)
c(CH3OH)
c(CO)c2(H2)
,升高溫度,K值
減小
減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500℃,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2nB
3tB
mol?(L?min)-1
2nB
3tB
mol?(L?min)-1

(3)難溶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存在著溶解平衡.在某溫下,溶液里各離子濃度以它們化學計量數(shù)為方次的乘積是一個常數(shù),叫溶度積常數(shù).例如:Mg(OH)2(s)?Mg2+ (aq)+2OH- (aq),某溫度下Ksp=c(Mg2+)[c(OH-)]2=2×10-11.若該溫度下某MgSO4溶液里c(Mg2+)=0.002mol?L-1,如果生成Mg(OH)2沉淀,應調(diào)整溶液pH,使之大于
10
10
;該溫度下,在0.20L的0.002mol?L-1MgSO4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0.10mol?L-1的氨水溶液,該溫度下電離常數(shù)K(NH3?H2O)=2×10-5,經(jīng)計算
(填”有”或”無”)Mg(OH)2沉淀生成.
(4)常溫下,向某純堿(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紅色,則該溶液呈
性.在分析該溶液遇酚酞呈紅色的原因時,甲同學認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純堿樣品中混有NaOH所致;乙同學認為是溶液中Na2CO3電離出的C
O
2-
3
水解所致.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給甲和乙兩位同學的說法以評判(包括操作、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工業(yè)上一般在密閉容器中采用下列反應合成甲醇:CO(g)+2H2(g)?CH30H(g)
(1)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該反應△H
 
O,△S
 
0(填“>”或“<”),則該反
 
自發(fā)進行(填“一定能”、“一定不能”、“不一定”)
②實際生產(chǎn)條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選擇此壓強的理由是
 

(2)某溫度下,將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達到平衡時測得c(CO)=O.1 mol?L-1
①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容器體積壓縮到原來的
1
2
,與原平衡相比,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氫氣的濃度減少    b.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時
n(H2)
n(CH3OH)
增大
③若保持同一反應溫度將起始物質(zhì)改為a mol CO、b mol H2、c mol CH3OH,欲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組成與原平衡相同,則a、b應滿足的關系為
 
,且欲使開始時該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c的取值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屆浙江省高二獎學金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實施以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為基本內(nèi)容的節(jié)能減排政策,是應對全球氣候問題、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ば袠I(yè)的發(fā)展必須符合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總體要求。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1)已知某反應的平衡表達式為:它所對應的化學反應為:                   

(2)已知在一定溫度下,

①C(s)+CO2(g)2CO(g)平衡常數(shù)K1;   ①CO(g)+H2O(g)H2(g)+CO2 (g)平衡常數(shù)K2;

③C(s)+H2O(g) CO(g)+H2 (g) 平衡常數(shù)K3;

則K1、K2、K3之間的關系是:                             。

(3)煤化工通常通過研究不同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以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已知等體積的一氧化碳和水

蒸氣進入反應器時,會發(fā)生如下反應:CO(g)+H2O(g) H2(g)+CO2(g),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的

變化如下表所示:

該反應的正反應方向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若在500℃時進行,設起始時CO和H2O的起始濃度均為0.020mol/L,在該條件下,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             

(4)從氨催化氧化可以制硝酸,此過程中涉及氮氧化物,如NO、NO2、N2O4等。對反應N2O4(g) 2NO2(g)  △H>0在溫度為T1、T2時,平衡體系中NO2的體積分數(shù)隨壓強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C兩點的反應速率:A>C

B.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深,C淺

C.B、C兩點的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B<C

D.由狀態(tài)B到狀態(tài)A,可以用加熱的方法              

E.A、C兩點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A>C

(5)工業(yè)上用Na2SO3吸收尾氣中的SO2,再用右圖裝置電解(惰性電極)NaHSO3制取H2SO4,陽極電極反應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