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小組為了證明SO2和Cl2的漂白性,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他們制備Cl2依據(jù)的原理是:MnO2+4HCl(濃)數(shù)學公式MnCl2+2H2O+Cl2↑,應選用上圖A、E裝置中的______(填序號)制Cl2,反應中濃鹽酸所表現(xiàn)出的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
(2)反應開始后,發(fā)現(xiàn)B、D兩個試管中的品紅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氣后,給B、D兩個試管中的液體加熱,B試管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
(3)NaOH溶液分別與兩種氣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該小組同學將兩種氣體混合后通入品紅溶液,一段時間后,品紅溶液幾乎不褪色.查閱資料得知:兩種氣體按體積比1:1混合,再與水反應可生成兩種常見的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解:(1)實驗室制取氯氣所用藥品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應選用固液加熱型裝置,故選E;
實驗室制取氯氣的反應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由HCl生成MnCl2,氯元素化合價不變,
由HCl生成Cl2,氯元素化合價降低,所以濃鹽酸所表現(xiàn)出的性質(zhì)是酸性和還原性,
故答案為:E;酸性;還原性;
(2)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強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利用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質(zhì)生成無色物質(zhì),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暫時的;加熱時,次氯酸漂白過的溶液無變化,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質(zhì)生成的無色物質(zhì)不穩(wěn)定,加熱時能重新變成紅色,
故答案為: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
(3)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和水,離子方程式為:SO2+2OH-=SO32-+H2O,故答案為:Cl2+2OH-=Cl-+ClO-+H2O;SO2+2OH-=SO32-+H2O;
(4)氯氣有強氧化性,二氧化硫有還原性,二者能按1:1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使氣體失去漂白性,反應方程式為Cl2+SO2+2H2O=H2SO4+2HCl,故答案為:Cl2+SO2+2H2O=H2SO4+2HCl.
分析:(1)根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選擇反應裝置,根據(jù)氯元素的化合價判斷其表現(xiàn)的性質(zhì);
(2)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強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利用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質(zhì)生成無色物質(zhì),注意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暫時的;
(3)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和水;
(4)氯氣有強氧化性,二氧化硫有還原性,二者能按1:1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使氣體失去漂白性.
點評:本題考查了次氯酸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難度不大,注意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暫時的,其漂白原理也不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和平區(qū)一模)Ⅰ.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飽和氯水與石灰石的反應,并制取較濃的HClO溶液和對所得溶液中的部分陰離子進行檢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步驟1 在試管中加入過量的塊狀碳酸鈣,再加入約20mL飽和氯水,充分反應,過濾,將濾液分為若干份. 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溶液的黃綠色褪去.
步驟2 將第一份濾液與稀鹽酸混合. 產(chǎn)生大量氣泡.
步驟3 將第二份濾液加熱. 溶液變渾濁,且有大量無色氣體產(chǎn)生.
(1)用平衡移動的觀點解釋石灰石溶解氯水的原因
將石灰石放在水中有CaCO3(S)=Ca2+(aq)+CO32-(aq)平衡存在,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平衡,加入到氯水中又有2H++CO32-=H2O+CO2↑發(fā)生,H+-的濃度減少,平衡正向移動,石灰石溶解了氯水
將石灰石放在水中有CaCO3(S)=Ca2+(aq)+CO32-(aq)平衡存在,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平衡,加入到氯水中又有2H++CO32-=H2O+CO2↑發(fā)生,H+-的濃度減少,平衡正向移動,石灰石溶解了氯水

(2)步驟2、步驟3的實驗目的都是
檢驗HCO3-離子
檢驗HCO3-離子
,為達到該實驗目的,還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另取一份濾液,加入NaOH溶液,觀察有無沉淀產(chǎn)生
另取一份濾液,加入NaOH溶液,觀察有無沉淀產(chǎn)生

(3)請你設計-個簡單的實驗方案,證明步驟1所得濾液中的HClO濃度比飽和氯水中HClO濃度大:
同時將濾液和飽和氯水滴在有色布條上,比較有色布條褪色的快慢
同時將濾液和飽和氯水滴在有色布條上,比較有色布條褪色的快慢

Ⅱ.摩爾鹽[(NH42SO4?FeSO4?6H2O]在空氣中比一般亞鐵鹽穩(wěn)定,是化學分析中常用的還原劑.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按以下步驟制取摩爾鹽:
①用30%的NaOH溶液和廢鐵屑混合、煮沸、冷卻、分離;
②用①處理過的鐵屑和稀H2SO4反應制取FeSO4;
③將②制得的FeSO4溶液與[(NH42SO4溶液混合,結晶得到摩爾鹽.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如何從溶液中分解出摩爾鹽?
(2)如何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證明得到的產(chǎn)品中有Fe2+?
(3)為了確定產(chǎn)品中亞鐵離子的含量,某研究小組用KMnO4酸性溶液進行滴定,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MnO4-+5Fe2++8H+=Mn2++5Fe3++4H2O
MnO4-+5Fe2++8H+=Mn2++5Fe3++4H2O

(4)現(xiàn)有等濃度的①(NH42CO3  ②(NH42SO4  ③(NH42Fe(SO42溶液,其中c(NH4+)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③②①
③②①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普陀區(qū)二模)某化學小組同學為了驗證日常生活所用火柴頭中的化學成分(含KClO3、MnO2、S等),設計了以下實驗流程(見圖-1);
試回答以下問題:
(1)燃著的火柴按圖-2進行實驗,若試管中能觀察到
KMnO4溶液褪色
KMnO4溶液褪色
的現(xiàn)象,則可證明火柴頭中
含有硫元素.圖中針筒的作用是
使燃燒產(chǎn)生的氣體順利進入試管
使燃燒產(chǎn)生的氣體順利進入試管

(2)為了證明火柴頭中含有氯元素,后續(xù)的實驗步驟是
取少量濾液C置于試管中,先后加入HNO3、AgNO3溶液,若觀察到白色沉淀產(chǎn)生,即可證明火柴頭中含有氯元素
取少量濾液C置于試管中,先后加入HNO3、AgNO3溶液,若觀察到白色沉淀產(chǎn)生,即可證明火柴頭中含有氯元素

(3)有同學提出檢驗火柴頭中KClO3的另一實驗方案:

試劑A為
硝酸(或HNO3
硝酸(或HNO3
,加入NaNO2的目的是
還原KClO3
還原KClO3

(4)設計實驗:簡述驗證濾渣D中含有MnO2的一個實驗方案,并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取少量濾渣D加入裝有少量H2O2的試管中,有大量氣泡放出說明含有MnO2、2H2O2
MnO2
2H2O+O2↑(或其他正確答案)
取少量濾渣D加入裝有少量H2O2的試管中,有大量氣泡放出說明含有MnO2、2H2O2
MnO2
2H2O+O2↑(或其他正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德州一模)在實驗室中用下列裝置進行有關實驗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氣體制備時需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下圖所示各裝置,肯定不符合氣密性檢查要求的是
D
D


Ⅱ.若用下列裝置③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燒瓶內(nèi)裝的試劑是
生石灰
生石灰
.收集裝置應選擇
(填裝置序號).證明氨氣已收集滿的操作是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瓶口,試紙變藍(或?qū)⒄河袧恹}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白煙生成)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瓶口,試紙變藍(或?qū)⒄河袧恹}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白煙生成)


Ⅲ.二氯化二硫(S2Cl2)在工業(yè)上用于橡膠的硫化.為在實驗室合成S2Cl2,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查閱了有關資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將干燥的氯氣在110℃~140℃與硫反應,即可得S2Cl2粗品.
②有關物質(zhì)的部分性質(zhì)如下表:
物質(zhì) 熔點/℃ 沸點℃ 化學性質(zhì)
S 112.8 444.6
S2Cl2 -77 137 遇水生成HCl,SO2,S;300℃以上完全分解;
S2Cl2+Cl2
  △  
.
 
2SCl2
設計實驗裝置圖如下:

(1)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MnO2+4H++2Cl-
  △  
.
 
Mn2++Cl2↑+2H2O
MnO2+4H++2Cl-
  △  
.
 
Mn2++Cl2↑+2H2O

(2)H中冷水的方向為
a
a
b
b
出.
(3)為了提高S2Cl2的純度,關鍵的操作是控制好溫度和
控制濃鹽酸的滴速不要過快
控制濃鹽酸的滴速不要過快

(4)尾氣處理裝置存在明顯的缺陷,如何改正:
在G和H之間增加干燥裝置;G中加防倒吸裝置
在G和H之間增加干燥裝置;G中加防倒吸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下學期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小組同學為了驗證日常生活所用火柴頭中的化學成分(含KClO3、MnO2、S等),設計了以下實驗流程(見圖-1): 

試回答以下問題:

(1)燃著的火柴按圖-2進行實驗,若試管中能觀察到                  的現(xiàn)象,則可證明火柴頭中含有硫元素。圖中針筒的作用是              

(2)為了證明火柴頭中含有氯元素,后續(xù)的實驗步驟是                               。

(3)有同學提出檢驗火柴頭中KClO3的另一實驗方案:

 

試劑A為                ,加入NaNO2的目的是                            。

(4)設計實驗:簡述驗證濾渣D中含有MnO2的一個實驗方案,并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化學小組同學為了驗證日常生活所用火柴頭中的化學成分(含KClO3、MnO2、S等),設計了以下實驗流程(見圖-1);
試回答以下問題:
(1)燃著的火柴按圖-2進行實驗,若試管中能觀察到______的現(xiàn)象,則可證明火柴頭中
含有硫元素.圖中針筒的作用是______.
(2)為了證明火柴頭中含有氯元素,后續(xù)的實驗步驟是______.
(3)有同學提出檢驗火柴頭中KClO3的另一實驗方案:

試劑A為______,加入NaNO2的目的是______.
(4)設計實驗:簡述驗證濾渣D中含有MnO2的一個實驗方案,并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