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一定溫度下AgCl水溶液中,Ag+和Cl-濃度的乘積是一個常數
B.AgCl的 Ksp = 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體的溶液中,c(Ag+) = c(Cl-)且Ag+與Cl-濃度的乘積等于1.8×10-10 mol2·L-2
C.溫度一定時當溶液中Ag+和Cl-濃度的乘積等于Ksp值時,此溶液為AgCl的飽和溶液
D.向飽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鹽酸,Ksp值變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甘肅省天水市高二上學期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可用Ba(OH)2溶液同時鑒別AgNO3、AlCl3、NH4Cl、NaCl、Na2SO4五種溶液
②蔗糖、硫酸鋇和水分別屬于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③因為氧化性:HClO>H2SO4,所以非金屬性:Cl>S
④膠體的本質特征是丁達爾現象
⑤除去鐵粉中混有的少量鋁粉,可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反應后過濾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①5Cl2+I2+6H2O===2HIO3+10HCl
②ClO3-+5Cl-+6H+===3Cl2↑+3H2O
下列按物質氧化性順序由強到弱排列正確的是
A.Cl2>ClO3->IO3- B.ClO3->Cl2>IO3-
C.ClO3->IO3->Cl2 D.Cl2>ClO3->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溶液時,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倒入燒杯后,再用蒸餾水洗滌量筒2~3次,并將洗滌液一并倒入燒杯中稀釋
B.玻璃導管蘸水后,邊旋轉邊向橡皮管中插入
C.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加入液體時,為防止滴在試管外面,應將滴管尖嘴處伸入試管口中
D.稱量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時,將稱量物放在紙片上,并置于托盤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4分)某課外興趣小組欲測定某NaOH溶液的濃度,其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并檢查不漏水,且用待測溶液潤洗后,再注入待測溶液,調節(jié)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并使液面處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記下讀數;將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用待測溶液潤洗錐形瓶2~3次;從堿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 mL待測溶液到錐形瓶中。
②將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并檢查不漏水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標準鹽酸,調節(jié)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并使液面處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記下讀數。
③向錐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劑,進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劑剛好變色,且在30 s內顏色不再變化,測得所耗鹽酸的體積為V1 mL。
④重復以上過程,但在滴定過程中向錐形瓶中加入5 mL的蒸餾水,測得所耗鹽酸的體積為V2 mL。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錐形瓶中的溶液從_____色變?yōu)開____色時,停止滴定。
(2)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觀察_____。
A.滴定管內液面的變化 B.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3)該小組在步驟①中的錯誤是__________。由此造成的測定結果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4)步驟②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
(5)如圖,是某次滴定時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讀數為_____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個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2molA和1molB發(fā)生反應2A(g)+ B(g) 3C(g)+D(g),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為W mol/L。維持容器體積和溫度不變,按下列四種配比作為起始物質,達到平衡后,C的濃度仍為W mol/L,該配比是
A.3molC+1molB B.1molA+0.5molB+1.5molC+0.5molD
C.4molA+2molB D.3molC+1molD+2molA+1mol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可逆反應:N2+3H22NH3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相等
B.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C.降低溫度,平衡混合物里氨氣的濃度減小
D.增大壓強,不利于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山東省聊城市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2分)取質量為4.6g的純凈的金屬鈉平均分成兩等份,做如下實驗:
(1)第一塊直接投入適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后得到了氣體A和200mL溶液(甲);
(2)另一塊在干燥氧氣中受熱后轉化成3.5g固體(經檢驗固體中不含金屬鈉的單質),再將所得固體全部投入適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后得到氣體B和200mL溶液(乙)。求:
①同溫同壓下,氣體A和氣體B的密度之比為 ;
②溶液甲的物質的量濃度= ;
③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甲 乙(填 “>”、“=”、“<”、“無法確定”);
④3.5g固體所含成分是 。
A.只含Na2O B.只含Na2O2
C.既含Na2O又含Na2O2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遼寧省大連市高一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一塊銀白色的金屬鈉放在空氣中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表面迅速變暗→ “出汗” → 變成白色固體(粉末),(銀白色→變暗→表面變潮→結塊→變成粉末)。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表面迅速變暗是因為鈉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過氧化鈉
B.“出汗”是因為生成的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CO2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變成碳酸鈉粉末
D.該過程中的所有化學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