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亞硝酸鈉是重要的防腐劑.某化學興趣小組以碳和濃硝酸為起始原料,設(shè)計如下裝置利用一氧化氮與過氧化鈉反應制備亞硝酸鈉.(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查閱資料:①HNO2為弱酸,室溫下存在反應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將MnO4-還原為Mn2+且無氣體生成.
③NO不與堿反應,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為硝酸
實驗操作:
①關(guān)閉彈簧夾,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濃硝酸,加熱;
②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
③從C中取少量固體,檢驗是否是亞硝酸鈉.
(1)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中觀察的主要現(xiàn)象是溶液變藍,銅片溶解,導管口有無色氣體冒出,D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未反應的NO,防止污染空氣.
(3)經(jīng)檢驗C產(chǎn)物中亞硝酸鈉含量較少.
a.甲同學認為C中產(chǎn)物不僅有亞硝酸鈉,還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生成碳酸鈉的化學方程式是2CO2+2Na2O2═2Na2CO3+O2.為排除干擾,甲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E,E中盛放的試劑應是堿石灰(寫名稱).
b.乙同學認為除上述干擾因素外,還會有空氣參與反應導致產(chǎn)品不純,所以在實驗操作①前應增加一步操作,該操作是打開彈簧夾,通入N2一段時間.

分析 (1)裝置A中是濃硝酸和碳加熱發(fā)生的反應,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依據(jù)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恒和 原子守恒配平;
(2)裝置B中是A裝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通過裝置C中的過氧化鈉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最后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氣;
(3)a、生成碳酸鈉的反應是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發(fā)生的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
b、為避免裝置中的空氣導致產(chǎn)品不純,需要打開彈簧夾通入氮氣排凈裝置中的空氣;

解答 解:(1)裝置A中是濃硝酸和碳加熱發(fā)反應,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故答案為: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裝置B中是A裝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所以反應現(xiàn)象為溶液變藍,銅片溶解,導管口有無色氣體冒出;通過裝置C中的過氧化鈉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最后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溶液變藍,銅片溶解,導管口有無色氣體冒出;除去未反應的NO,防止污染空氣;
(3)a、生成碳酸鈉的反應是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發(fā)生的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2Na2O2═2Na2CO3+O2,通過裝置C中的過氧化鈉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是污染性氣體,最后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氣;為排除干擾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E,E中盛放的試劑應堿石灰,用來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2CO2+2Na2O2═2Na2CO3+O2;堿石灰;
b.為避免裝置中的空氣導致產(chǎn)品不純,需要打開彈簧夾通入氮氣排凈裝置中的空氣,
故答案為:打開彈簧夾,通入N2一段時間.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制備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和信息判斷,物質(zhì)性質(zhì)的理解應用,注意實驗過程中的反應現(xiàn)象分析,掌握基礎(chǔ)是關(guān)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1)配制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20mol•L-1NaOH溶液500mL,請回答如表問題:
應稱量NaOH的質(zhì)量/g應選用容量瓶的規(guī)格/mL除容量瓶外還需要的其它儀器
4.0500燒杯、量筒、玻璃棒、藥匙、托盤天平、膠頭滴管
(2)在配制上述溶液時,下列哪個原因會造成所配溶液濃度偏高B
A.所用NaOH已經(jīng)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線
C.有少量NaOH溶液殘留在燒杯里
D.稱量時誤用“左碼右物”
(3)乙二酸(HOOC-COOH,可簡寫為H2C2O4)俗稱草酸,易溶于水,屬于二元中強酸.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學性質(zhì),進行了如下實驗:
Ⅰ.向盛有1mL飽和NaHCO3溶液的試管中加入過量乙二酸溶液,觀察到有無色氣泡產(chǎn)生.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O3-+H2C2O4=HC2O4-+CO2↑+H2O.此實驗說明乙二酸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強.
Ⅱ.取某濃度的乙二酸溶液25.00mL于錐形瓶中,滴加0.1000mol•L-1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①該滴定過程中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加指示劑.
②滴至20.00mL時,溶液恰好變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變色,則此乙二酸的濃度為0.2000mol•L-1此實驗說明乙二酸具有還原性(填“氧化性”、“還原性”或“酸性”).
Ⅲ.該小組同學將2.52g草酸晶體(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反應所得溶液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電離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導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用文字簡單表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已知:①C(s)+02(g)-C02(g)△H1=-393.5kJ/mol;②CO(g)+$\frac{1}{2}$02(g)-C02(g)△H2=-283.0kJ/mol.
(1)反應C(s)+$\frac{1}{2}$02(g)-CO(g)△H=-110.5KJ/mol;
(2)12g炭在空氣不足時發(fā)生不完全燃燒生成CO,損失熱量約為28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用廢鐵屑(含F(xiàn)e2O3、油污、碳及少量不溶于酸堿的雜質(zhì))制取鐵紅的流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濁液B中一定含有常見的難溶物C(填化學式),熱堿液的作用除去油污;
(2)溶液C加入H2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H2O2+2Fe2++2H+=2Fe3++2H20;
操作II由濁液E得到80.0g Fe2O3按操作順序應為:CED→冷卻→稱量;(選擇合適的選項)
A.蒸發(fā)      B.烘干     C.過濾      D.灼燒      E.洗滌
(3)在C溶液加入H2O2,加熱一段時間后,檢驗Fe2+已經(jīng)反應完全的試劑是D;
A.氯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KMnO4酸性溶液.
(4)已知:常溫下,Ksp[Fe(OH)3]=4.0×10-38;則濁液E中Fe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4.0×10-8mol/L;
(5)若原鐵屑質(zhì)量100.0g,含鐵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70%,得到鐵紅80.0g,則鐵屑中鐵的利用率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以Al(OH)3、H2SO4、工業(yè)(NH42SO4(含F(xiàn)eSO4)為原料制備透明氧化鋁陶瓷的工藝流程如圖1: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氧化步驟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2)如何檢驗中和液中的雜質(zhì)離子已完全除盡?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變紅,則已完全除去;若溶液變紅,則未除盡.
(3)固體NH4Al(SO42•12H2O[相對分子質(zhì)量:453]在加熱時,固體殘留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633℃時剩余固體的成分化學式為Al2(SO43
(4)綜上分析,流程圖中M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NH3、H2O、SO3,M可用一種物質(zhì)吸收以實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該物質(zhì)的名稱是濃硫酸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實驗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驟如下:在圓底燒瓶內(nèi)加入乙醇、濃硫酸和乙酸,瓶口豎直安裝通有冷卻水的冷凝管(使反應混合物的蒸氣冷凝為液體流回燒瓶內(nèi)),加熱回流一段時間后換成蒸餾裝置進行蒸餾,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產(chǎn)品.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燒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濃硫酸和乙酸外,還應放入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實驗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劑和吸水劑.
(2)反應中加入過量的乙醇,目的是提高乙酸的轉(zhuǎn)化率.
(3)若用同位素18O示蹤法確定反應產(chǎn)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寫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學方程式:
(4)如果將上述實驗步驟改為在蒸餾燒瓶內(nèi)先加入乙醇和濃硫酸,然后通過分液漏斗邊滴加乙酸,邊加熱蒸餾.這樣操作可以提高酯的產(chǎn)率,其原因是及時地蒸出生成物,有利于酯化反應向生成酯的方向進行.
(5)現(xiàn)擬分離粗產(chǎn)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圖是分離操作步驟流程圖:

則試劑a是:飽和的碳酸鈉溶液,分離方法I是分液,試劑b是硫酸,分離方法Ⅲ是蒸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已知2A2(g)+B2(g)?2C3(g)△H=-a kJ/mol(a>0),在一個有催化劑、固定容積的容器中加入2mol A2和1mol B2,在500℃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C3的濃度為x mol•L-1,放出熱量b KJ.請回答下列問題.
(1)a>(填“>”、“=”或“<”)b.
(2)下表為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由此可推知,表中T1<(填“>”、“<”或“=”)T2
T/KT1T2T3
K1.00×1072.54×1051.88×103
若在原來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3,500℃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吸收熱量c KJ,則C3的濃度=(填“>”、“=”或“<”)x mol•L-1,a、b、c之間滿足何種關(guān)系?a=b+c(用代數(shù)式表示).
(3)在相同條件下要得到2a KJ熱量,加入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可能是D.
A.4mol A2和2mol B2 B.4mol A2、2mol B2和2mol C3
C.4mol A2和4mol B2 D.6mol A2和4mol B2
(4)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C.
A.及時分離出C3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B2的濃度                D.選擇高效的催化劑
(5)若將上述容器改為恒壓容器(反應前體積相同),起始時加入2mol A2和1mol B2,500℃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放出熱量d kJ,則d>(填“>”、“=”或“<”)b,理由是由于恒壓容器中壓強比恒容容器中的大,故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較高,生成C3比恒容時多,則放出的熱量也多.
(6)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個容積不變的容器中通入2mol A2和1mol B2及適量固體催化劑,使反應達到平衡.保持同一反應溫度,在相同容器中,將起始物質(zhì)改為4mol A2、2mol B2,則平衡時A2的轉(zhuǎn)化率變大(填“不變”、“變大”“變小”或“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用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1)在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的測定實驗時,下列操作錯誤的是AC(填序號)
A.用環(huán)形銅質(zhì)攪拌棒攪拌反應混合液
B.測量混合溶液的溫度計要一直插在溶液中
C.為了使反應均勻進行,可以向酸中分次加入堿
D.為了使反應進行更完全,可以是堿適當過量
(2)已知在稀溶液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 H2O時,放出57.3kJ的熱量,則上述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
(3)若用等濃度的醋酸代替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則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會偏。ㄌ睢捌蟆薄捌 被颉安蛔儭保湓蚴谴姿犭婋x要吸收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關(guān)B、W、X、Y、Z五種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常壓下,五種元素的單質(zhì)中,Z單質(zhì)的沸點最高
B.W的氫化物比X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高
C.Y元素比W元素的非金屬性強
D.Y、Z的簡單陰離子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都與B原子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