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wǎng)將除去氧化膜的鎂條投入到少量稀鹽酸中進行實驗,實驗測得氫氣的產(chǎn)生速率變化情況如圖曲線所示,對該曲線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分析:鎂與鹽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開始反應時,溫度不斷升高,反應速率不斷增大,但隨著反應的進行,鹽酸濃度逐漸減小,反應速率逐漸減小,以此解答.
解答:解:從t1→t2的原因是鎂與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體系溫度升高,反應速率逐漸增大,在鹽酸溶液中,鎂與氫離子反應,與水不反應,則A正確、B錯誤;
從t2→t3的原因是鹽酸的濃度逐漸降低,反應速率逐漸減小,鎂的體積大小不影響反應速率,此時濃度因素大于溫度的影響,則C、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側重于圖象的分析與基礎知識的綜合考查和運用,為高頻考點,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除去氧化膜的鎂條投入到少量稀鹽酸中進行實驗,實驗測得氫氣的產(chǎn)生速率變化情況如圖曲線所示,對該曲線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除去氧化膜的鎂條投入到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產(chǎn)生H2的速率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

圖中t1~t2速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  _,t2~t3速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屆廣東省中山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除去氧化膜的鎂條投入到少量稀鹽酸中進行實驗,實驗測得氫氣的產(chǎn)生速率變化情況如圖曲線所示,對該曲線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從t1→t2的主要原因是鎂與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體系溫度升高

B.從t1→t2的主要原因是鎂與水反應,致使酸的濃度升高

C.從t2→t3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反應的進行鎂體積減少

D.從t2→t3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越來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2011學年廣東省梅州市興寧一中高一(下)期中化學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除去氧化膜的鎂條投入到少量稀鹽酸中進行實驗,實驗測得氫氣的產(chǎn)生速率變化情況如圖曲線所示,對該曲線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從t1→t2的原因是鎂與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體系溫度升高
B.從t1→t2的原因是鎂與水反應,致使酸的濃度升高
C.從t2→t3的原因是隨著反應的進行酸的濃度下降
D.從t2→t3的原因是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越來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