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醋酸二氨合銅[Cu(NH3)2Ac]溶液吸收CO,能達到保護環(huán)境和能源再利用的目的,反應方程式為Cu(NH3)2Ac+CO+NH3[Cu(NH3)3]Ac·CO。已知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表所示:

溫度/℃
15
50
100
化學平衡常數(shù)
5×104
2
1.9×10-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上述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15 ℃時,反應[Cu(NH3)]Ac·COCu(NH3)2Ac+CO+NH3的平衡常數(shù)為0.5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減小壓強,CO的轉化率減小
D.醋酸二氨合銅溶液的濃度大小對CO的吸收沒有影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CO2(g)+3H2(g)CH3OH(g)+H2O(g) △H<0達到平衡后,改變某一條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加,平衡逆向移動
B.升高溫度,可提高CO2轉化率
C.增加H2的濃度,可提高CO2轉化率
D.改用高效催化劑,可增大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定條件下存在反應:CO(g)+H2O(g)CO2(g)+H2(g),其正反應放熱,F(xiàn)有三個相同的2L恒容絕熱(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 密閉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 和2 mol H2O,700℃條件下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容器Ⅰ、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相同
B.容器Ⅰ、Ⅱ中正反應速率相同
C.容器Ⅰ中CO 的物質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Ⅰ中CO 的轉化率與容器Ⅱ中CO2的轉化率之和大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溫度和壓強 B.反應物的濃度 
C.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性質 D.催化劑的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準確稱取0.4000 g NaOH固體可配成100 mL 0.1000 mol·L-1的NaOH標準溶液
B.催化劑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但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焓變
C.100 mL pH=3的HA和HB分別與足量的鋅反應,HB放出的氫氣多,說明HB酸性比HA弱
D.對于反應2SO2(g)+O2(g)2SO3(g),壓縮氣體體積使壓強增大(其他條件不變),則SO2的轉化率增大,平衡常數(shù)K也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相同溫度下,在體積相等的三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實驗測得起始、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容器
編號
起始時各物質物質的量/mol
平衡時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N2
H2
NH3

1
3
0
放出熱量a kJ

2
3
0
放出熱量b kJ

2
6
0
放出熱量c kJ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放出熱量關系:a<b<92.4
B.三個容器內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③>①>②
C.達平衡時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①>③
D.N2的轉化率: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當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表明下述反應:A(s)+2B(g)C(g)+D(g)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
①混合氣體的壓強   ②混合氣體的密度   ③B的物質的量濃度 ④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⑤混合氣體總質量

A.②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CH4(g)+H2O(g)CO(g)+3H2(g) ΔH>0,測得c(CH4)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10 min時,改變的外界條件可能是升高溫度
B.0~10 min內,v(H2)=0.15 mol·L1·min1
C.恒溫下,縮小容器體積,一段時間內v(逆)>v(正)
D.12 min時,反應達平衡的本質原因是氣體總質量不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能表示反應X(g)+2Y(g)2Z(g)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
①X、Y、Z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2、赬、Y、Z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③容器中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軉挝粫r間內生成n mol Z,同時生成2n mol Y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