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減少NO2、SO2、CO等有害氣體對大氣環(huán)境的危害,是人類的共同追求.
(1)在原子經濟學原則引導下,化學家用CO與H2在加熱加壓條件合成了液體燃料甲醇,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O+2H2
 加熱 
.
加壓
CH3OH
CO+2H2
 加熱 
.
加壓
CH3OH

(2)以甲醇做燃料的電池,如圖所示,其負極是
b
b
(填a或b),
負極的反應式為
CH3OH-6e-+H2O=CO2+6H+
CH3OH-6e-+H2O=CO2+6H+
,正極的反應式為_
O2+4H++4e-=2H2O
O2+4H++4e-=2H2O

該燃料電池在理想狀態(tài)下,將有96.5%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即消耗1mol液體甲醇所能產生的最大電能達702.1kJ,則通常甲醇燃燒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H3OH(l)+
3
2
O2(g)=CO2(g)+2H2O(l)△H=-727.6kJ/mol
CH3OH(l)+
3
2
O2(g)=CO2(g)+2H2O(l)△H=-727.6kJ/mol

(3)已知:NO2(g)+SO2(g)?SO3(g)+NO(g)△H=+41.8kJ?mol-1 一定條件下,將NO2與SO2以體積比1:2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b
b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
c.SO3和N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時生成1molNO2
當上述反應平衡時,測得NO2與SO2體積比為1:6,則平衡常數K=
8
3
8
3

當給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上述反應升溫時,平衡常數K′
變大
變大
.(變大、變小或不變)
分析:(1)根據CO與H2在加熱加壓條件合成甲醇寫出反應方程式;
(2)燃料電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極為負極,負極上燃料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氧化劑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該燃料電池的電解質溶液呈酸性,所以負極上甲醇失電子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離子,氧氣在正極上生成水;96.5%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即消耗1mol液體甲醇所能產生的最大電能達702.1kJ,燃燒1mol液體甲醇放出熱量為:
702.1kJ
96.5%
,然后寫出其熱化學方程式;
(3)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不變,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變,計算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可計算平衡常數,△H>0,升高溫度平衡正移,K變大.
解答:解:(1)根據CO與H2在加熱加壓條件合成甲醇寫出方程為CO+2H2
 加熱 
.
加壓
CH3OH,故答案為:CO+2H2
 加熱 
.
加壓
CH3OH;
(2)燃料電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極為負極,負極上燃料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氧化劑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該燃料電池的電解質溶液呈酸性,所以負極上甲醇失電子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離子,負極反應式為CH3OH-6e-+H2O=CO2+6H+,氧氣在正極上生成水,正極電極反應式為:O2+4e-+4H+═2H2O;
96.5%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即消耗1mol液體甲醇所能產生的最大電能達702.1kJ,燃燒1mol液體甲醇放出熱量為
702.1kJ
96.5%
=727.6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H(l)+
3
2
O2(g)=CO2(g)+2H2O(l)△H=-727.6kJ/mol,
故答案為:b;CH3OH-6e-+H2O=CO2+6H+;O2+4e-+4H+═2H2O;CH3OH(l)+
3
2
O2(g)=CO2(g)+2H2O(l)△H=-727.6kJ/mol;
(3)a.無論是否達到平衡,體系壓強都保持不變,不能用于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說明濃度不變,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
c.SO3和NO的計量數之比為1:1,無論是否達到平衡,二者的體積比保持不變,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
d.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則每消耗1mol SO3的同時生成1molNO2,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NO2(g)+SO2(g)?SO3(g)+NO(g) 
起始物質的體積 a      2a       0       0
轉化物質的體積 x      x        x        x
平衡物質的體積 a-x   2a-x      x        x
平衡時NO2與SO2體積比為1:6,即(a-x):(2a-x)=1:6,故x=
4
5
a,故平衡常數K=
C(SO3)C(NO)
c(NO2)C(SO2)
=
x 2
(a-x)(2a-x)
=
16
25
=
8
3
,
已知△H>0,升高溫度平衡正移,K變大,
故答案為:b;
8
3
;變大.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電池原理,明確燃料電池中正負極上得失電子,題目綜合性較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環(huán)境污染說法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O2,SO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引起酸雨污染的重要來源.
(1)下列有關酸雨的說法正確的是
D
D
(填序號)
A.SO、NO2或CO2都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B.NO不溶于水,所以不會造成酸雨污染
C.燃煤時鼓入足量空氣,可以減少酸雨的產生
D.采用清潔能源,可以減少酸雨的產生
(2)某興趣小組采用右圖裝置制取并探究,NO2 SO2氣體的性質.
①下列實驗方案適用于圖所示裝置制取所需SO2,NO2的是
BD
BD
(填序號)
A.Na2SO3溶液與HNO3B.Na2SO3固體與濃硫酸
C.將NO與氧氣在C中混合   D.銅與濃HNO3
②組裝完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后,在試管c中加入Cu現象為:
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藍,產生紅棕色氣體
固體逐漸溶解,溶液變藍,產生紅棕色氣體

③若要證明c中生成的氣體是SO2,d中加入品紅溶液后,打開活塞b,反應開始,待d中溶液
紅色褪去
紅色褪去
后,再
加熱
加熱
(填實驗的操作)試管d中的溶液,顏色又恢復,證明氣體是SO2
④指導老師指出應增加一尾氣吸收裝置,并幫助同學們設計了如圖2裝置,其中可能不合理的是
BC
BC
(填序號).
⑤小組同學設計在試管d中加入下列試劑驗證SO2的性質,寫出分別驗證那些性質:
KMnO4
還原性
還原性
;有酚酞的燒堿溶液:
酸性
酸性
;H2S溶液:
氧化性
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三3月質檢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產、生活及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O2、NO2SO2都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B.利用丁達爾效應可區(qū)別蛋白質溶液和氫氧化鋁膠體

C.煤經過氣化和液化等物理變化后可以轉化為純凈物

D.新型氫動力計程車的投入使用有益于減少霧霾的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3年全國各地連續(xù)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給人們的出行及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因此研究NO2、SO2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I.脫硫技術能有效控制SO2對空氣的污染。

1)海水呈弱堿性,主要含有Na+、K+、Ca2+、Mg2+、CI-、SO42-Br-、HCO3-等離子SO2的煙氣可利用海水脫硫,其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向曝氣池中通空氣的目的是 ???????????????????????

空氣后曝氣池中海水與天然海水相比,濃度沒有明顯變化的離子是???

aCl-? BSO42-? CHCO3-

2)用NaOH溶液吸收煙氣中的SO2,將所得的Na2SO3溶液進行電解,可循環(huán)再生NaOH,同時得到H2SO4,其原理如下圖所示。(電極材料為石墨)

圖中b極要連接電的() ?? 極,C口流出的物質是? ??????

SO32-放電的電極反應式為???????????????????????? ??

電解過程中陰極區(qū)堿性明顯增強,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原因 ?? ? 。

II我國的能消費結構以燃煤為主,將煤氣化可減少環(huán)境污染,但煤氣化過程中能產生有害氣體H2S,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可吸收,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

(已知:H2S Kal=91×10-8Ka2=11 ×10-12;H2CO3? Kal=430×10-7;Ka2=561 ×10-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