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按要求填空:
⑴ 下列實驗操作或?qū)嶒炇聦嵉臄⑹稣_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 用稀HNO3清洗做過銀鏡反應(yīng)實驗的試管;
② 配制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酸時,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濃硝酸中,并不斷攪拌;
③ 用堿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000mol/L 的KMnO4溶液;
④ 用托盤天平稱取10.50g干燥的NaCl固體;
⑤ 不慎將苯酚溶液沾到皮膚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⑥ 用瓷坩堝高溫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體混合物;
⑦ 向沸騰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以制備Fe(OH)3膠體;
⑧ 配制Al2(SO4)3溶液時,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⑵ 為了確定乙醇分子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CH3—O—CH3還是CH3CH2OH,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定乙醇與鈉反應(yīng)(△H<0)生成氫氣的體積,并據(jù)此計算乙醇分子中能與金屬鈉反應(yīng)的氫原子的數(shù)目。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 指出實驗裝置中的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實驗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質(zhì)量的無水乙醇,相同條件下,測得的氫氣體積將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③ 請指出能使該實驗安全、順利進行的關(guān)鍵實驗步驟(至少指出兩個關(guān)鍵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 ①②⑤⑧ ⑵ ①廣口瓶中進氣導(dǎo)管不應(yīng)插入水中,排水導(dǎo)管應(yīng)插到廣口瓶底部 ②偏大
③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加入稍過量的金屬鈉;從漏斗中緩慢滴加無水乙醇。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有關(guān)實驗的安全性操作。儀器的精度及誤差分析等內(nèi)容。(1)KMnO4具有強氧化性,可氧化橡膠管,故不能用堿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托盤天平的最小分度值為0.1 g,不能稱量準確至0.01 g的樣品;瓷坩堝成份中含有SiO2可與Na2CO3等堿性物質(zhì)在高溫下反應(yīng);由膠體的制備原理可知,應(yīng)向沸水中加入FeCl3飽和溶液制備膠體,而向堿液中加入FeCl3時只會生成Fe(OH)3沉淀,本題答案應(yīng)為①②⑤⑧;(2)要通過測量排出水的體積確定產(chǎn)生H2的體積,廣口瓶中的進氣導(dǎo)管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而排出水導(dǎo)管應(yīng)伸入到廣口瓶底部。由于等質(zhì)量的水和乙醇,水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乙醇,與金屬鈉作用時,產(chǎn)生H2的物質(zhì)的量增大,故用含水乙醇代替無水乙醇時,所得H2體積偏大。要使該實驗安全順利進行,首先要保證該裝置不能漏氣,為使排出水的體積等于產(chǎn)生氫氣的體積,則乙醇的加入速度不能太快,為確保定量乙醇完全反應(yīng),金屬鈉應(yīng)稍過量。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選項中的兩個反應(yīng),可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選項 | Ⅰ | Ⅱ |
A | Ba(OH)2溶液與過量NaHCO3溶液混合 | NaOH溶液與過量NaHCO3溶液混合 |
B | 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 過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
C | BaCl2溶液與Na2SO3溶液混合 | Ba(OH)2溶液與H2SO3溶液混合 |
D | 少量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 | 少量AlCl3溶液滴入氨水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X和氣體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yīng)
X(g)+Y(g)2Z(g) ΔH<0,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yīng)過程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下
表:
t/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溫度下此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K=1.44
B.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yīng)達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C.反應(yīng)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
D.其他條件不變,再充入0.2mol Z,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液態(tài)氯化氫、固體氯化鉀均不導(dǎo)電,故HCl和KCl均為非電解質(zhì)
B.NH3、SO3水溶液都能導(dǎo)電,故二者均為電解質(zhì)
C.銅和石墨均能導(dǎo)電,所以它們都是電解質(zhì)
D.蔗糖、乙醇在水溶液和熔化狀態(tài)都不導(dǎo)電,所以它們是非電解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就能將組內(nèi)物質(zhì)鑒別出來的是( )。
A.CuSO4 NaOH BaCl2 HCl B.NaCl HCl H2SO4 AgNO3
C.KCl HCl NaOH BaCl2 D.NaOH KOH MgCl2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對于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jié)論一定正確的是
A、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櫦t色石蕊試紙變藍,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有6瓶白色固體試劑,分別是氯化鋇、氫氧化鈉、硫酸鈉、硫酸銨、無水硫酸銅、碳酸鈉,F(xiàn)只提供蒸餾水,通過下面的實驗步驟即可鑒別它們。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
(1)各取適量固體試劑分別加入6支試管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振蕩試管,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被檢出的物質(zhì)的化學(xué)式(分子式)是
(2)分別取未檢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已檢出的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相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
被檢出的物質(zhì)的化學(xué)式(分子式)是
(3)鑒別余下未檢出物質(zhì)的方法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淀粉碘化鉀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鈉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變藍,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亞硫酸鈉溶液,藍色逐漸消失。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氧化性:ClO->SO42->I2 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C.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亞硫酸鈉溶液,氯水褪色
D.溶液中次氯酸鈉與亞硫酸鈉不可共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高氯酸銨(NH4ClO4)是復(fù)合火箭推進劑的重要成分,實驗室可通過下列反應(yīng)制取
(1)若NH4Cl用氨氣和濃鹽酸代替,上述反應(yīng)不需要外界供熱就能進行,其原因是 。
(2)反應(yīng)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0.30和0.l5(相關(guān)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見圖9)。從混合溶液中獲得較多NH4ClO4晶體的實驗操作依次為(填操作名稱) 、干燥。
(3)樣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餾法進行測定,蒸餾裝置如圖10所示(加熱和儀器固定裝置已略去),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按圖10所示組裝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
步驟2:準確稱取樣品a g(約0.5g)于蒸餾燒瓶中,加入約150mL水溶解。
步驟3:準確量取40.00mL約0.1 mol·L-1H2SO4 溶解于錐形瓶中。
步驟4:經(jīng)滴液漏斗向蒸餾瓶中加入20mL3 mol·L-1NaOH 溶液。
步驟5:加熱蒸餾至蒸餾燒瓶中剩余約100mL溶液。
步驟6:用新煮沸過的水沖洗冷凝裝置2~3次,洗滌液并入錐形瓶中。
步驟7:向錐形瓶中加入酸堿指示劑,用c mol·L-1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NaOH標準溶液V1mL。
步驟8.將實驗步驟1~7重復(fù)2次
①步驟3中,準確量取40.00mlH2SO4 溶液的玻璃儀器是 。
②步驟1~7中確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實驗是 (填寫步驟號)。
③為獲得樣品中NH4ClO4 的含量,還需補充的實驗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