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2O n 2-可將B2-氧化為B單質,A2O n 2-則被還原為A3+,又已知100mL的0.3 mol·L-1的A2O n 2-與150mL的0.6 mol·L-1B2- 恰好完全反應,則A2O n 2- 中的n值為 ( )
A.4 B.5 C.6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W、X、Y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P、n、m分別是元素W、X、Y的單質,r、q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一種淡黃色粉末,常溫下0.01mol/L s溶液的pH為 12。上述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離子半徑:Y>X
B. 還原性:m>p
C. r、s和q中均含有離子鍵
D. 1 mol p與足量n反應生成氣態(tài)q,放出的熱量為P的燃燒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三個燒瓶中分別裝入含酚酞的0.01 mol/LCH3COONa溶液,并分別放置在盛有水的燒杯中,然后向燒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燒杯③中加入NH4NO3晶體,燒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質.
(1)含酚酞的0.01 mol/L CH3COONa溶液顯淺紅色,其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燒瓶①中溶液紅色變深,燒瓶③中溶液紅色變淺,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水解反應為放熱 反應 B.水解反應為吸熱反應
C.NH4NO3溶于水時放出熱量 D.NH4NO3溶于水時吸收熱量
(3)向三份0.01 mol L—1的CH3COONa溶液中分別加入少量濃鹽酸、NaOH固體、Na2CO3固體,則CH3COO-的水解平衡分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硫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S2(鐵元素呈+2價,硫元素呈—1價)。以下是分析硫鐵礦中FeS2含量的三種方法,各方法的操作流程圖如下:
請同答下列問題:
(1)流程圖中操作①、②、③分別指的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
操作④、⑤用到的主要儀器是: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每空填1~2個儀器)。
(2)判斷溶液中SO42-離子己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用方法Ⅲ測定試樣中Fe元素的含量,需要準確配制KMnO4標準溶液,下列因素導致所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的有
A.砝碼生銹 | B.定容時俯視 |
C.稱量時物質和砝碼位置反了(需要游碼) | D.容量瓶用待裝液潤 |
(4)某同學采用方法Ⅱ分析礦石中的Fe含量,發(fā)現(xiàn)測定結果總是偏高,則產生誤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稱取礦石試樣1.60g,按方法Ⅰ分析,稱得BaSO4的質量為4.66g,假設礦石中的硫元素全部來自于FeS2,則該礦石中FeS2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溫度下,在3個體積均為1.0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2H2(g)+CO(g)CH3OH(g) 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正反應放熱
B.達到平衡時,容器Ⅰ中反應物轉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達到平衡時,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兩倍
D.達到平衡時,容器Ⅲ中的正反應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夾持儀器己略去)探究銅絲與過量濃硫酸的反應。下列實驗不合理的是( )
A. ②中選用品紅溶液驗證SO2的生成
B. ③中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C. 為確認有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觀察顏色
D. 上下移動①中銅絲可控制SO2的產生與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硝酸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
A.濃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濃硝酸與金屬反應不放氫氣,而稀硝酸與金屬反應可置換出氫氣
C.因常溫下鋁和鐵不與濃硝酸反應,所以濃硝酸可盛放在鋁制或鐵制容器中
D.硝酸與金屬反應時,只表現(xiàn)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化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指從技術、經濟上設計可行的化學反應,使原子充分利用,不產生污染物。下列化學反應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
A.制CuSO4:Cu+2H2SO4(濃)=CuSO4+SO2↑+2H2O
B.制CuSO4:2Cu+O2=2CuO;Cu+H2SO4(稀)=CuSO4+H2O
C.制Cu(NO3)2: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D.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